信心要怎么个信法?头一个要相信,这佛说的,「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要相信我自己本来是佛。我现在迷失了自性,我现在受很多染污变成这个样子,如果不相信自己是佛,阿弥陀佛来教你也没用处,你也不会开悟,也不会成就。在中国过去传统的教学,学生要不承认本性本善,他就不能成圣成贤,这头一个要相信的。这是蕅益大师在《弥陀经要解》里非常非常强调这桩事情,净宗讲的是三个条件,信愿行。你看《弥陀经要解》,序分他就用信愿行三大科,正宗分也讲信愿行,流通分还讲信愿行,这种判设的方法,古往今来祖师大德都没有这样做过,唯独他的判法不离开信愿行。而信讲了六个,第一个讲自己,信自己;第二个信他,他是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你不信自己,你光信他,你成不了。
头一个,相信自己!我们自己生病,你头一个相信,我的病一定会好,这个病能治得好;你说我不行,那肯定就治不好。为什么?信心决定一切,这个东西多重要。所以修净土的人,头一个就是要相信蕅益大师所说的,要相信自己,我本来是佛,我到极乐世界是作佛去的。我要找一个好老师,阿弥陀佛是好老师,我只要跟着他,他会把我的烦恼习气障碍统统洗刷干净,恢复我本来佛的身分。这个才是极乐世界的好学生,你到极乐世界成佛的时间不会很长。自己不相信自己,什么事情都不能成就。我们自己相信自己,阿弥陀佛的愿力才能加得上,真正加持得上。你自己不相信自己,佛力加不上你,因为你有抗拒。求道所愿,他在这个经上给我们做了典范、做了示范,他用什么心去求道?你看他对待老师的态度,多么真诚,多么恭敬。发四十八愿,那个愿非常圆满,他想得真周到。有愿有行,五劫修行满了他的大愿,愿行成就,这个果就是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自然成就的,阿弥陀佛没有规画、没有设计,没有什么施工建造,没有。智慧、德能之所成就,用这个来供养遍法界虚空界一切有缘众生。什么叫有缘?真相信,真想到极乐世界去,这是有缘众生。没有一个不接引,你是菩萨也好,声闻也好,天人也好,乃至于三途众生,只要你回头是岸,统统接引,真正慈悲到极处!平等心,没有一个嫌弃的,这一点我们要知道。
我们在道场看这个人不顺眼,那个人不顺眼,你想到极乐世界去就去不了。为什么?阿弥陀佛不嫌弃他,你还嫌弃他,你跟阿弥陀佛不是一个心、不是一个愿,阿弥陀佛不会来接你。很重要!不能疏忽。所以要学阿弥陀佛,平常心对待一切众生,欢欢喜喜,没有分别,没有执着,他做什么不善的事情,他有他的果报,与我不相干,我们只是一味尊重,一味用平等心去接待,真诚平等就对了。如果像现在还有一些成见很深,甚至于还有门户之见,造的这些业从哪来的?都从名利上来的,嫉妒障碍,名闻利养,这个东西没有放下,所以产生许许多多的障碍都在造罪业。现前还造罪业,他怎么能往生?这就是这个时代为什么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理由就在此地。克实而论,这些念佛人对于西方极乐世界认识不清楚,对于阿弥陀佛了解得不够透彻,所以许许多多极乐世界不能接受的,他依旧还在干,还认为他很正确,错了。
早年章嘉大师告诉我,学佛这桩事情知难行易!因为知难,所以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教学,不但教学,还得示范,还做出来给我们看,这是知难。行易,放下就是。他教我的方法,看破放下,真容易!那问题就是你能不能看破?能看破就能放下。不能放下,你就得老老实实承认,我还没看破;我要看破了,怎么会不放下?所以用这个来考验自己,真放下了,你就真看破了;还不肯放下,没看破。没看破怎么办?多听经、多读经。读经就是听佛开示,常常熏习。所以古人讲的话非常有道理,「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你看不破,你把这个书从头到尾念一千遍,你看破了。为什么?一千遍下来的时候,心定了,定生慧,慧生起来的时候,这经里头的意思全懂了,这是真理,真道理。杂乱心不行。
所以现在学东西,世出世间法最怕的就是心浮气躁。我们看看现在的年轻人,哪个不是心浮气躁?学校里头请我到学校去上课,因为我在学校还挂了个荣誉教授。我不去,为什么?学生心浮气躁,那有什么意思?我说我倒是很乐意跟教授举行座谈会,他们的年岁大概都是四十以上,稍微比较好一点。学生难教,我看过很多学校,我很留意这个事情。现在心能定得下来、能专心的太少太少了,真的是一千个人当中难得看到一个。不像从前,我们年轻小时候念书的时候,大概专心的至少还可以一个班级里有一半,还有这么一个比例。一半心浮气躁的,一半能够定得下来的,会影响那些同学。所以一般说起来,学生好教。现在学生不好教。在学校教书,也不是一个很理想的行业,所以还是出家,走这个行业。你们来听课,又不是报名来的,也不是缴学费来的,你们是自动欢喜来的,那多少还是有诚意;没有诚意你不来,这不勉强!所以今天真正讲到教学,确实还只有佛门像个样子,同学跟老师还有一点礼貌,学校没有了。学校的老师在台上讲课,学生躺在椅子上,腿翘在桌子上,这个我们是真看到,这不是假的,这常有。学校校方也不制止,管不了,没法子管,他能在这里坐一个钟点就算不错了。所以诸佛剎土里面跟极乐世界一比,极乐世界就太殊胜,显得无比的殊胜。
...
往生真正的条件我们不能不知道,真正条件不是形式,佛讲得清楚,「心净则佛土净」。我们《无量寿经》上把这个条件限制出来了,三等,清净心生凡圣同居土,平等心生方便有余土,后面那个觉是大彻大悟,生实报庄严土。你看,条件都讲得很清楚,在经题里头。这后面两个我们拿不到,前头一个要拿到,就是一定要有清净心。清净心的修法,我也讲过很多次,什么最清净?阿弥陀佛最清净。阿弥陀佛这句名号,六道里头没有,十法界里头也没有,十方三世诸佛剎土里头也没有。哪儿有?西方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那儿有。所以念这句阿弥陀佛就是跟西方极乐世界相应,西方世界是净土,是一切诸佛净土里最殊胜的净土,念这句阿弥陀佛就修最殊胜的净土。
我们现在修这个净土有问题,问题出在哪里?杂念太多。所以我们得好好算算这个帐,一天二十四小时,我有多少小时在念佛,阿弥陀佛,有多少小时是杂念。如果我们的佛念超过杂念,你就向着净土了;如果杂念多过佛念,这一生往生有问题,没有把握往生。一天二十四小时,我们念佛要超过十二个小时,不一定要口念,心里有就行了。经上讲得很清楚,「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忆佛是我心里有佛,常常惦记着佛,心里有佛。口里虽然没有念,心里真有,那叫念佛。念佛是心里有佛,心里没有佛,口念不行,不管用。所以,中峰禅师在系念佛事里讲了两句话,那两句话讲得真好!说「我心即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即是我心;此方即是净土,净土即是此方」。这两句话把阿弥陀佛、极乐世界讲尽了。
极乐世界没有边界的,广大没有边际,包不包括我们的世界?包括。为什么我们见不到?空间维次不一样。你明白之后,阿弥陀佛在哪里?当处出生,就在眼前,随处灭尽,没有距离、没有先后。没有先后,就没有时间,没有距离,就没有空间。那是什么?原来阿弥陀佛极乐世界跟我是一体,一体才没有空间、没有时间。真是一体,一点都不错。所以世尊讲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一体。是什么佛?我们念阿弥陀佛的,就是阿弥陀佛,念毘卢遮那的,就是毘卢遮那。为什么?一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大家都知道。佛没有在这句话加批注,阿弥陀佛例外,华藏世界例外,没有加这个批注。没有加这个批注,就是说极乐世界也是自己心现识变的,华藏世界还是心现识变的,至于阿弥陀佛、毘卢遮那,都是自己心现识变的。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这是事实。所以经典上有句话,「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你真的明心见性,你什么问题都解决了,没有问题了。没有见性,问题很多,见性之后,一个问题都没有了,清净寂灭的德现前了。这都是我们自己本有的,每个人都一样的,没有哪个跟哪个有差别,没有,真正是清净平等觉。我们应当努力为善,决心在这一生当中往生极乐世界,其它的事情都是小事,不值得一提的,不值得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只有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我们这一生就圆满成就了。
...
「至于《净影疏》又有一说」,从这个地方看起,远公大师的批注,《无量寿经》的批注。「疏曰:但能念道,行德显著,不简(拣也)上下,同得往生,故言着于无上下也。若得生彼,神通洞达,无有边际,故云洞达无边际耳。」这段是远公大师在这句经文上的解释,什么叫「着于无上下,洞达无边际」。但能念道,这个地方的念道,直指「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大势至菩萨说的;换句话说,真正能念佛不是口念是心念。有口无心,功夫不会得力,有人念佛念了一辈子,功夫不得力,往生的时候手忙脚乱,无所适从。这什么原因?心里没有佛,这个不行,心里确确实实有阿弥陀佛,就够了。心里为什么没有佛?对阿弥陀佛、对极乐世界认识不清楚,有怀疑。这个现实的世间还舍不得离开,对这个地方还有非常浓厚的情执,有留恋。这就是经论里面所讲的「欣厌」二字,对极乐世界生不起欢喜心,对娑婆世界没有法子生起厌离的念头,于是念佛功夫不得力,一天念十万声佛号,古来祖师大德说得好,「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于是我们就知道了,在念佛之前、读经之前、听教之前,要放下万缘,一心专注,这就有功德,你就有收获。如果是心不在焉,心想着别的事情,就不会有效果,那就真的是喊破喉咙也枉然。远公大师说的「但能念道」。
后头这一句「行德显著」,行德是什么?依教奉行。净宗同学的行德,二十多年前,净宗学会成立,在美国,我们提出行德的五科,五种、五个科目。第一个是净业三福,我们有没有遵守?「孝亲尊师,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我们有没有遵守?这是基本的戒律,从这个基础上出生三皈、众戒、威仪。没有前面的基础,三皈、戒律、威仪都没有立足处,怎么可能生起?这就不可能。所以今天儒家的礼没有了,佛家的戒没有了,儒释道三家变成有名无实,实质没有了。从这个地方,让我们深深体会,儒释道的三个根是多么重要。凡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你细心观察,他没有学过儒释道的三个根,他在日常生活当中与这三个根相应、不相应,你就能看到,没有学过怎么也会相应?它是性德,人心地善良自然就相应、就吻合。人心里面有自私自利、有名闻利养、有七情五欲,那就自然不相应。那就得要修行,把你的思想、行为修正才会相应,没有修正过来不会相应。我们的根不是从小扎的,中年以后才补习,因此劣根性很严重,烦恼习气重,外面稍稍有诱惑,自己就做不了主。这种情形不但现在很普遍,古时候都有。
莲池大师是明朝末年的人,万历年间的人,那个时候风气已经败坏,能说不能行,说得很好听,做不到。今天不但没有行,说的人也没有了,这个问题严重,所以感召来的是劫难,它有因缘的。如果每个人的思想、言行都与性德相应,哪里会有灾难!我们没有听说极乐世界有灾难,也没有听说华藏世界有灾难。我们曾经听说天上有灾难,这是可以相信的,天上人的德行比我们高,可能我们这种败坏德行的风气也影响了他们。神仙里头有没有私下包庇的、贪污的?听说也有,从前没听说过,现在听说也有,所以人间的风气也影响天上。天上现在没有法子影响人间,因为人间这个恶的意念太重了。毕竟天人比我们聪明,警觉性高,而且他们有神通,他们知道灾难、知道后果。
所以行德,净业三福、六和、三学、六度、普贤十愿要显著,就是要真正做到,这叫修净业,净业行人决定与这五科相应。一定要有普贤菩萨的心量,普贤的心是真正的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礼敬诸佛」,包括十方剎土微尘世界统统礼敬,这圆满。「称赞如来」,众生小小一点善都不放弃,再大的恶不放在心上,你说这是什么心量?不但心量广大,心量清净,纯净纯善。纯净是一丝毫恶念没有,众生极大的恶念不放在心上,再小的善行都要赞叹他
。行德显著,这就是身行,身行而后有言教,佛法才能够普度众生。「不简上下」,不简上下是没有分别,一律平等,上指法身菩萨,下到阿鼻地狱,乃至山河大地、树木花草,一个平等心对待,诚敬心对待。平等自然就诚敬、自然就慈悲,自然的,没有一丝毫的做作,为什么?诚敬、平等、清净是自性的性德。只要见性,这些性德(自性里面德行)一定是显著,表现在你的行德当中。「同得往生」,《华严经》上讲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圆是圆满,种智是如来所证得的一切种智,佛果地上圆满的智慧。「故言着于无上下也」,这是解释这一句。版权所有:金刚经福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