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手机网民人数的不断增加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方式,推送Twitter、发Facebook、刷微博、刷朋友圈几乎成了现代年轻人每天必做的事。佛教不可能回避铺天盖地、无所不及、无所不在的媒体传播,更不可能无视它的存在。如何客观认识新媒体的利弊,从而扬长避短,将是佛教在新媒体时代下弘法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新媒体;善用;弘扬佛法;
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一种文化、一个宗教要不被时代所淘汰,就必须对自己已有的内容作出调整、改进或者补充,为自己找一个存在的理由。这一点佛教也不例外。从最早的口口相传,到贝叶经文、再到印刷术的应用,佛教传播的方式一直都在随着时代变化、随着科技进步。如今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每时每刻都有海量的信息充斥在人们的眼前,互联网的虚拟世界已经成了很多人的第二家园。虽然作为佛教徒,我们愿意、也希望更多的人在睡前打打坐,在醒后念念经,但如今的现实是,大多数人在睡前和醒后做着同一件事——看手机。然而,新媒体的出现也为佛教的传播增添了一种途径、一个手段,更为想要了解佛教的人打开了一扇窗口。
一、佛教使用新媒体的迫切性
1.网民的迅速增长和人们获取信息方式的改变,推动了佛教采用新媒体弘扬佛法。
2016年1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手机网民规模达6.2亿,占比提升至90.1%,无线网络覆盖明显提升,网民Wi-Fi使用率达到91.8%”。毫无疑问,对于很多人来说,智能手机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日常工具,而以Facebook、微信、微博、微视频为代表的新媒体成果,几乎惠及每一部智能手机,无时无刻不吸引着众人的眼球。很多人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是看手机,吃饭的时候看手机,上下班的路上看手机,上班的时候也想办法偷偷看看手机,而且,睡前的最后一件事也是以看手机来结束一天的生活。可见,人们如今对于手机已不仅仅是喜欢和使用,而是需要、甚至依赖。
2.新媒体环境下,佛法需要主动融入民众的生活中。
古有玄奘西行,历尽磨难、跋涉万里、风雨十七载、方得真经。当时世人知道佛法难得,能够听经闻法已是大福报,若有高僧开坛讲法,则常有道俗云集的盛况。那个时候,佛教的辉煌不仅因为有道心坚定的佛教徒愿意弘扬正法,更重要的是世人对于佛法、对于知识的渴求和敬意。如今,新媒体以其传播范围广、传播受众多、传播速度快等优势,成为社会媒体的重要形式。科技的发展让很多事情变得容易,人们只需要打开手机,动动手指便可以阅尽天下、遍览古今,不再需要背负时间甚至生命的代价去追寻真理,所以人们也很难理解前人对听闻正法的渴望。当佛教经典不再如从前那般需世人苦苦探寻,它便不能再孤标傲世、静静等待着人们去追访、去朝拜,而是要主动融入人们的生活,为数以亿计的网民打开方便之门,给更多的人一个了解佛教的契机。
3.因众生根基不同,佛教徒需应机弘法。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几乎渗透到了世界的每一角落,人类正在虚拟的网络上建立新的家园。从前人类的精神食粮需要人们上下求索、苦苦追寻,而今的精神食粮就纷繁杂乱地摆在互联网营造的无限虚拟空间中,人们每天刷微博、看推送,只需微笑等待着这些食粮送到嘴边,若能选择性地从中挑选信息来吸收已是难得,何况那些不在这虚拟平台上的“食物”,怕是更乏人问津了。因此佛教徒需要主动让更多的非佛教徒有机会接触佛法、了解佛法、进而从佛法中受益。对于那些还不了解佛法的人,尤其是新一代年轻人,佛教宣传有更多的义务为他们创造机会和条件,不仅要让他们有办法知道,更要让他们愿意去知道、主动去了解,而这也正是佛教慈悲与普度众生的体现。所以,在这个以自由和便捷为名而备受瞩目的虚拟空间里,佛教需要占领媒体阵地,充分发挥新媒体在佛教弘法当中的积极作用。从而让佛教在新媒体时代下更多地造福人类、利益众生。
二、新媒体在弘扬佛法中的积极作用
1.借助新媒体共享佛教资源,可以为广大网民提供一个更为方便、持久的途径学习佛法。
通过网络传播佛教三藏文字、音乐视频、文化故事,让佛教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共享。任何人都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查阅三藏,了解佛教,修习佛法。这样一来佛教的受众面就不会仅仅局限于寺庙和道场之内,对于不方便或者没时间到寺院的人就有更多机会接触到佛法。因此这种资源共享的弘法方式不仅方便快捷,而且节约纸张、保护环境。除此之外,新媒体可随时存储内容、且方便查找,对于文学创作和学习研究有其独到的好处。
2.新媒体的灵活性有益于佛教不同家风的弘扬。
新媒体的表现方式十分丰富,可融文字、图画、音频为一体,做到生动、即时、无限地表达和扩展内容,使其图文并茂、鲜活有趣。比如,各个寺院把自己的独特家风、寺院的法会活动安排、重要事件等通过网络予以公布,不仅宣传了寺院、弘扬了家风,而且方便信众获取信息、吸引更多人前来共修。
3.网络新闻的发布有益于教内外人士及时了解佛教动态。同时,把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时发布到网络上,也有益于宗教法律法规的普及,可以促进佛教的健康发展。例如,有报道称“近年来,一些人在藏区和内地冒充活佛招摇撞骗,损害信教群众利益,败坏藏传佛教和活佛群体的声誉。”2016年藏传佛教活佛查询系统在网络上的颁布,可以及时有效地打击假冒活佛骗取信众、歪曲佛教的行为。现在有了活佛查询系统,是不是真正的活佛一查便知,有助于更好地保护藏传佛教界的合法权益,也有助于增进社会各界对藏传佛教和活佛群体的了解。
4.借助网络聊天软件可以促进佛教徒之间的交流。师父与弟子之间、居士与居士之间、师父与居士之间只要借助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通过网络聊天软件发送语音短信、视频或语音通话、发送图片和文字等,实现即时的、免费的、跨越国界的交流和沟通。就拿我们本次会议“第二届海峡两岸青年佛教论坛”来说,参与会议的各位善知识都是来自大陆或台湾等不同地区。在大家来开会之前,我们也没有专门碰过面,而关于会议的安排、入台证的办理等等,其间的交流都是通过微信或者电子邮件来完成,相信在座的各位都能深切感受到新媒体带来的好处。
三、如何善用新媒体弘扬佛法
1.新传媒本身是无忌的,不好也不坏,它只是存在的一项技术或一个事物。
新传媒的好与坏要取决与使用它的方法和动机,使用它的方法和动机若是善的,由它产生的结果也将会是好的;反之,若使用它的方法和动机是不善的,那么也将会产生不好的结果。
“善用”就意味着要用的是时候、用的是地方、用的恰到好处、用的恰如其分。凡事皆有两面,新媒体在宣传上有巨大的优势,必然对佛教来说也存在很多的不利之处。佛教的修学分为闻、思、修三大块
。闻指听闻,包括讲经说法、阅读经论等;思指反复思考听到或读到的内容;修指实践、落实所听、所读、所思的佛法。其中,思和修是要每个人亲自去实践的,来不得半点虚假,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谁也替代不了。换言之,在佛法的实修方面不提倡使用新媒体,网络和现代科技都是技术上的东西,对于佛法的体验和修证几乎帮不上忙,而且,还很容易对佛法的体验和修证带来干扰和负作用。作为佛教徒,弄清楚佛教在哪些方面可以借用新媒体,哪些方面不应借用新媒体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旦这个范畴弄错了,很可能会给佛教带来不可预测的负面影响。2.佛教需加强对新媒体的整合和传播管理。
近年来,众多的佛教网站也在国内外纷纷地建立。然而,互联网所产生的问题在佛教网络中也同样存在。网络信息来源良莠不齐、真假难辨;容易滋生邪恶不实的言论,败坏佛教的风气;让世人曲解佛教、误导信众。例如,在Google里搜索“Buddhism”一词,出现32,200,000条结果;在Google搜索“佛教网站”,出现516,000条结果;在里搜索“佛教”一词,出现83,900,000条结果;在里搜索“佛教网站”,则有6,440,000条结果。事实上,很多佛教网站的专业性不强、只能提供基本的佛学常识和浅显的解说,导致很多佛教网站千篇一律、互相重复。这样一来网民不但难以选择想要的信息,同时也浪费了网络资源。另外,许多佛教网站并不是佛教徒或佛教团体建立的,很难保证其中信息的正确、真实和有效性。更有甚者,打着佛教的旗号,实以化缘、募捐、骗取信众的钱财为目的等等。
作为佛教徒,我们的当务之急并不是对其痛心疾首、严词批判,更不能踟蹰不前、因噎废食,而是要迎难而上,担起振兴佛教、维护正法的使命,尽一己之力为混沌的网络世界注入一道清流、点亮一盏明灯。首先,佛教权威机构要打造一批高素质的新媒体运作管理队伍,从而加强佛教网络审核和网络监管的力度,该打假打假,该表扬的表扬。其次,佛教徒应在佛教网站建设上加大力度,宣传具有权威性的知识和信息,为人们提供方便快捷、准确性较高的查阅工具,比如中华电子佛典协会推出的佛教电子大藏经(CBETA)就是佛教新媒体弘法的榜样。CBETA分为网络版和单机版,都是是免费的,它汇集了《大正新脩大藏经》8982卷,《卍新纂续藏经》5066卷,《嘉兴大藏经》1659卷,《历代藏经补辑》972卷,《国家图书馆善本佛典》248卷,《汉译南传大藏经》元亨寺版70册,《藏外佛教文献》1-9辑《正史佛教资料类编》《北朝佛教石刻拓片百品》等。CBETA的问世不仅做到了佛教的资源共享,而且方便查找资料,省时省力。我们致力于宣传这些优秀的佛教网站,而且精益求精、争取提供更优质的信息和服务,才能让更多人学习到真正的佛教知识、从而弘扬佛教的智慧。
3.佛教应利用好Facebook、微信、微视频和影视传媒等新型大众传媒。
佛教文化博大精深、深奥微妙,往往让人望而却步。但一切善法、皆为佛法,不妨在弘扬的过程中加入一些娱乐性,所谓大道至简,至少可以用一种简单的、接地气的方式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如果可以把佛教的道理、佛陀的本生故事、佛教典故、祖师公案乃至中国的各种国粹(中国戏曲、汉字书法、文房四宝、少林功夫、传统中医)等,每个传统文化符号都拍成一个章回体形式的视频或电影搬上舞台和荧屏,我相信这对于弘扬传统文化、弘扬佛教文化一定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经久不衰的《西游记》,虽然很多内容不客观,但是对于佛教文化的宣传还是功不可没的。佛教界还可以推出一些关于素食、佛乐、佛教历史和经典的影视或漫画作品,增加佛教宣传的趣味性。此外,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和手机技术的进步,纸质的书籍已渐受冷落,人们把大多数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在网络搭建的世界中。佛教此时也应该顺应这个潮流,鼓励一部分具有一定佛学造诣的法师或佛教徒通过网络弘法,开通微博、或微信公众号,每天推送一些与佛法和修行相关的、对人们的生活和心灵有益的话题,并设专人或专门机构对其进行管理,让弘扬佛教的使命在新媒体环境下稳定而有效地完成。
4.佛教需掌握网络舆论主动权,及时遏制网络造谣与网络谣言的发酵,对于佛教的一些突发事件、敏感事件不能回避,要做到“不失语”,同时还要做到“不乱语”。
网络是一个滋生谣言的地方,难免会出现诋毁佛教和佛教徒的声音,当负面的评论铺天盖地而来,佛教徒不能只做“沉默的智者”,而是要运用佛陀所授如海的智慧来打破谣言、夺回网络的话语权、维护佛教的名誉。“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既然难以回避网络上负面的声音,我们就要发出更多正面的言论,利用好新媒体平台抑恶扬善、赞叹三宝、弘扬正法,保卫网络世界中属于佛教的一片净土。
总之,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互联网几乎渗透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虚拟的网络空间已经成了现代人的第二个家园。新媒体为佛教的弘法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途径,为更多想要了解佛教接触佛教的人打开了一扇窗口。然而,佛教传播的教义内容没有改变、佛教的精神内涵也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传播的形式。佛教徒只要客观的认识新媒体的利与弊、扬长避短,定能利用新媒体给佛教的弘法带来更多的方便。佛教将会在新媒体时代下更好地造福社会、造福人民。(文:延政法师)
版权所有:金刚经福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