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随喜功德
经文:复次,善男子,言随喜功德者。
普贤十大行愿中的第五行愿是随喜功德。所谓随喜功德,是你对别人做的一些好事生起欢喜心。随是跟随、依顺、不违背的意思;喜是欢喜、不恨、不讨厌的意思。我们众生有很多烦恼,其中嗔的烦恼包含很广,可分为:妒嫉、忿、恨、恼、怒……人类之间产生斗争,多数是由嗔心所引起的。如果你有随喜的心,那很多嗔的烦恼就不会生起,就不会跟众生竞争了。只要众生做一点善事,你心中生起欢喜心,就是随喜。有些人不但随喜,他还会很高兴地参与。比方说,寺庙中放置捐钱箱,上面就写着 随喜功德 。这里的随喜并不是别人做的好事,你也参加一份,而是别人做了好事,当时
你生起欢喜心。随喜有很多功德:能够降伏嗔心,也能够培养慈爱心等等。有随喜心的人经常会看众生的优点,不会看众生的缺点;世间人很爱找别人的毛病,专看别人的缺点。如果你经常看众生的优点,烦恼就减少;如果你专看别人的缺点,那你就很烦恼。不但如此,而且还会把烦恼传回给对方,甚至你还自以为了不起,要纠正对方的缺点。如果你随喜做得好,你的慈心就会越来越强,嗔心就越来越少。我们应该从随喜佛的功德做起。
经文: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从初发心,为一切智,勤修福聚,不惜身命;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一一劫中,舍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头目手足。如是一切难行苦行,圆满种种波罗蜜门,证入种种菩萨智地,成就诸佛无上菩提,及般涅槃分布舍利;所有善根,我皆随喜。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从 初发心 的时候,为成就一切智,勤修福聚,不惜身命。所谓发心,是指发心要成佛的时候。当一个人听到别人称赞佛的伟大,佛的了不起,他也要成佛,这不是发心,这是贪心。发心并不是喜欢佛的种种相好庄严、殊胜功德、慈悲伟大……发心最主要是深知自己的苦,众生也在苦海中漂泊,自己知道能够依据佛的教导,通过修行种种法门,成就种种观行,放下各种执著,就能够脱离苦海,同时也要引导众生出离苦海。然后决定不要先求个人的解脱,要先利益众生,就发心修习种种法门,具足无穷的智慧,以及修习无量的福德,不只要自己解脱,还要成佛广度众生,引导众生出离苦海,如此生起慈悲心。因为他知道世间充满着各种苦楚,却愿意接受这些苦,愿意再来世间救度众生,这才叫做发心。发心是愿承受种种的苦,而不是追求种种的乐。如果一个人
认为佛很好、很美妙、很快乐,他也要成佛,自己乐,大家也乐,那样还不能够算是发心。
所以发心 为一切智 ,一切智就是成佛,佛具备一切智,要知道什么,都能够知道,所以佛被称为一切智者。
勤修福聚 ,当一个人发心要成佛的时候,就要修种种的福德,如果福报不够,就没办法利益众生。一个人发心成佛之前要做菩萨,做菩萨要穿金戴玉,在所有菩萨的庄严相中,除了现出家身的弥勒菩萨、地藏菩萨外,其他的菩萨都穿金戴玉,满身珠宝。为什么呢?因为菩萨要有这些金银财宝来利益众生,所以菩萨一定要 勤修福聚 ,各种各样的福报都要去修、去做,对修习福报绝对不会厌倦;修解脱道的修行者就不是这样。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候,有一个瞎了眼的比丘,不能穿针来缝衣服,他喊有没有人愿意帮他,佛说: 我来帮你。 佛亲自为一个比丘穿针。虽然佛的福慧已经圆满,但是佛为末世众生以身作则,继续修集福德。所以菩萨获知哪里有修集福德的机会,他都会很高兴地去做。因为这对自己好,具足福德后,将来也能够给众生利益。 不惜生命 ,菩萨为了成佛愿意舍弃一切,甚至连生命都可以不要。
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及微尘数劫 ,当他发心以后,就到无量无边不同的佛世界去修道,同时在无量劫里长远地累积智慧与福德资粮。 一一劫中,舍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及微尘数头目手足 ,佛在修道的过程中,有人向他乞求头目、手足,他都愿意布施。不只如此,一切财物,他也愿意布施,甚至连国土、妻子、儿子都布施。世间人认为怎么可以布施妻子呢?佛在行菩萨道的时候,有人跟他化缘,他就把妻子布施出去,这不等于他不爱妻子,当菩萨的功德具足的时候,就有这种愿意被布施的妻子。
我在这里顺便讲一个故事:佛在行菩萨道的时候,有一世做一位很能干的太子,叫做须达拏,因为他的福报,所以有一只很会打战的白象。在古代多数骑马或骑其他的野兽来作战,那只白象很大,它一吼,所有的野兽都跑掉,因此其他国家都不敢来攻打他们。邻国的国王就请教一些人,有个外道告诉国王: 这位太子很爱布施,您就跟他化缘,跟他要
那只象嘛! 国王说: 他哪里会给我那镇国之宝? 外道却持着相反的看法。邻国的国王就去讨,结果太子真的把象布施给他。他这么布施,举国上下的人民都很讨厌他,认为他是一位亡国的太子,连保卫国家最有利的武器都布施出去,哪里有用!因为老百姓的不满,国王没办法,就把太子放逐到别的地方。临走时,国王给他一些金银珠宝,太子没有埋怨,带着妻儿离开。一路上,他把所有的金银珠宝全都布施给了贫穷的人,最后只剩下妻儿,就在树林旁边住下来。后来,他又碰到一个外道来跟他化缘,要他的儿子,他想把儿子布施出去,妻子伤心流泪,哭得很惨,他不理会妻子的哭泣,把儿子布施了。最后,那个外道来跟他化缘,要他的妻子,他也把她布施出去。为什么佛在过去世行菩萨道时,能够这样布施呢?因为他看到世间苦、众生苦,一心只想到要利益众生。为什么他的妻子(耶输陀罗的过去世生)接受被布施呢?因为在燃灯佛降生人间的时候,善慧菩萨(释迦牟尼佛的过去世生)要供养佛,但是他没有东西,看见宫女拿着莲花,他就跟她化缘,宫女看到菩萨相好庄严,很喜欢他,就对菩萨说: 你要我的花,就要发愿生生世世娶我为妻。 菩萨说: 可以,但是我很喜欢布施,我可能把你布施掉。 宫女说: 没有问题。 因为她发愿生生世世要跟着善慧菩萨修行,既然修行就要布施啰!佛什么都布施,包括他自己也布施。曾经有一世,佛也是做太子,在森林里看见悬崖下有一只母老虎,肚子饿得很惨,很想吃掉自己的小老虎。太子从悬崖上跳下去,要让给老虎吃,但是却没死,因为有护法鬼神保护他。他再跳下去,撞到树枝、石头,把自己撞死,然后给老虎吃。这样的布施是很不容易的。我再讲一个故事:释迦牟尼佛的大弟子--舍利弗尊者,在过去世曾经与佛一起发愿要行菩萨道。有一世,有一位天人为了要试探在修菩萨道的舍利弗(过去世生),便化做病人,向舍利弗声称他得了一种病,医生说必须吃人的眼睛才会好,他就向舍利弗化缘,舍利弗将左眼挖出来布施给他。那个人拿了左眼说错了,应该是右眼,不是左眼。舍利弗再将右眼挖出来给他,那个人拿了右眼说: 你的眼睛是臭的,我不要,我不能拿
来做药! 结果就把它丢掉。因为这样,舍利弗想: 哎呀,菩萨太难做啰! 他就退心,改修解脱道,在释迦牟尼佛降生人间时证悟阿罗汉果。你们想不想做菩萨呀?成佛可真不容易,要历尽千辛万难才能完成,所以我们要随喜佛的不可思议的功德。
如是一切难行苦行,圆满种种波罗蜜门,证入种种菩萨智地 ,菩萨除了要行种种难行苦行之外,还要圆满种种的波罗蜜。所谓波罗蜜,就是度到彼岸,即修种种的法门,使你从生死苦恼的此岸,度到解脱的彼岸。波罗蜜有六种,也叫做六度,即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华严经》中复由智慧波罗蜜开出:方便、愿、力和智波罗蜜;总共十波罗蜜。菩萨圆满了这些波罗蜜的功德,就证入种种菩萨的智地。菩萨分很多不同的等级,简单的说有:初地、二地、三地……十地。初地菩萨就能够化现一百个身体,除了能在此世间讲经说法以外,同时还能够在其他的一百个世界做其他的事情。然而初地菩萨还有迷惑,还不圆满;十地菩萨更可分身千百亿到处变化出现,甚至于示现成佛来度化众生。
成就诸佛无上菩提,及般涅槃分布舍利 ,最后成佛,功德圆满之后,果报身要结束就入涅槃,焚化后烧出舍利。所谓舍利,就是佛的骨身,有的一粒粒好像珍珠,晶莹可爱,有的好像花;白色的是骨舍利,赤色的是血肉舍利,黑色的是发舍利,也有杂色的舍利,是骨、血肉、发综合所成,此是佛生前依戒、定、慧熏修,无量功德所成,世间没有东西能损坏。佛的舍利有神变,是活的,不是死的,即舍利子不但会生长、变大、变多,而且还会跑动,有人诚心祈求供养,它就跑来;如果没有诚心供养,它就跑掉。这就是舍利子的神变功德。
所有善根,我皆随喜 ,当我们听闻佛从过去修习菩萨道,乃至最后分布舍利的功德时,都要生起赞叹佛不可思议、不得了,如此的赞叹、生欢喜的心,就是随喜。这里所指的随喜,并没有观想诸佛都在面前,只是随着你知道、听到佛的种种功德时,就生起随喜的心。
经文: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种类所有功德,乃至一尘,我皆随喜。
四生即一、卵生:由母体先生下一个蛋,把蛋加以孵化,然后才有一个新的生命,如:鸡、鸭、鹅等;二、胎生:在母体中先已完成了一个新的生命,到了相当时期就从母体中生出来,如:人、猪、马、牛、羊等;三、湿生:先从母体中生下卵,而卵在阴湿的地方,到了相当时期以后,借着地下的湿气以完成新生命,如:虫、蚁、鱼、虾等;四、化生:不需要这肉体的凭借,而是随业发生的,如:中阴身、天人、地狱众生等。在此世间形成的时候,人是从光音天堕落下而化生人间,不从父母生,除此之外,还有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莲花化生。
乃至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即天趣、人趣、阿修罗趣、畜生趣、饿鬼趣和地狱趣。 四生 即上面所讲的卵生、胎生、湿生和化生。对于生命的分类,佛法依据六道众生以四种生的方式来解说。总之,一切种类、所有众生,只要他们做一点点善法的功德,乃至一微尘那么小,我都随喜
。世间人很难做到随喜一微尘那么小的功德,比如有很多人很讨厌乌鸦,甚至打乌鸦,其实乌鸦有它的功德。所有的飞禽长大后,都离开它们的父母,只有乌鸦会养父母,乌鸦这种反哺的美德--在双亲年老时加以奉养,有些人标称万物之灵,也自愧不如,所以我们要随喜乌鸦的功德。经文:十方三世一切声闻及辟支佛,有学、无学所有功德,我皆随喜。
现在讲小乘的圣人,即声闻和辟支佛。就是说,除了佛以外,那些证果的圣人有两种类:一种是听佛讲法而证果的,叫做声闻,即听闻佛法而觉悟的人;另一种是在没有佛法的时候,自己修行而证果,叫做辟支佛。任何时候都有辟支佛,即在
没有佛法,甚至有佛法的时候都可能有辟支佛。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迦叶尊者本来要成就辟支佛,但是佛出世,他跟佛学习,就成为声闻。迦叶尊者跟佛说过一句话: 佛呀,就算您没有出世,我也能够自己解脱。 佛说: 是的,没错! 也因为这样,有时候释迦牟尼佛让半个座位给迦叶尊者,让他坐在佛的旁边,表示尊敬他。在佛的弟子当中,唯有迦叶尊者获此殊荣。
声闻乘证悟初果、二果、三果的圣人,他们虽然断除了一些烦恼,但还必须继续修学圣道,称为有学圣人。证悟阿罗汉果的圣人已断除烦恼和证得涅槃果,在修道上已无可修学,称为无学圣人。有学、无学中的 学 是指学解脱的法门,不是指学菩萨的法门。所有初果、二果、三果、阿罗汉果的圣人的功德,我都随喜。就是说,有人要去修行,你要随喜,甚至有人要出家,你也要随喜。不论一个人出家的因缘怎么样,甚至是很不对的,只要他有因缘出家,我们都要随喜、赞叹。
经文:一切菩萨所修无量难行苦行,志求无上正等菩提,广大功德,我皆随喜。
一切菩萨在修道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难行苦行,乃至他们发心要成佛,以及种种其他广大的功德,我都随喜。
经文: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喜,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我的随喜功德是只要有众生在的地方……有众生烦恼的地方,见到值得随喜的,我都随喜。
版权所有:金刚经福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