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福音网

宽运法师:如何认识佛教---佛学与科学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4-11-27 01:21:44作者:金刚经福音网
宽运法师:如何认识佛教?--佛学与科学的关系

引言

现今社会上许多人对佛教都不太了解佛教,甚至是误解;其实佛教比科学更科学,比哲学更哲学,比心理学更能深入分析人心。
古今中外,许多圣哲伟人,对佛教的真实义理都非常折服与推崇

尼采说:「佛教是历史上唯一能真正实证的宗教。」罗素说:「我觉得不论是智能或人格,佛陀都远远超越其它宗教创教人。」拉哈克斯兰说:「佛陀是把智慧之光投射在人类心灵的第一人。」尼赫鲁说:「要解决任何问题,都必须在和平的气氛中进行,就如佛教的中心思想一样。」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研究过《大藏经》,在他的日记里曾三次提到,并写道:「如果将来有一个能代替科学学科的话,那么这一学科唯一的就是佛教。」「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共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完美的宗教应该是宇宙性的,它超越了一个神化的人,放弃了死板的信条教义,及主从观念,基于物质和精神的经验而浑为一体,那只有佛教才能完全符合这些条件。」
我们的国父孙中山先生也说:「佛学是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换句话说佛学不但合乎科学,而且可以对科学补偏救弊,改正科学研究的错误。
梁启超先生亦说:「佛教乃智信而非迷信,乃入世而非厌世,乃积极而非消极,乃兼善而非独善。」由此可见,佛法妙理堪为科学之父,哲学之母,而时至今日却弘扬乏人,确实令人惋惜。

一、佛教与科学之比较

科学原意为「知识」,是一门利用仪器与学理,专门对自然界与人类社会进行研究与探讨的学问。科学虽然与佛教同是在探讨宇宙和人类的关系,然而科学的知识是从感官而来,是变幻无常的,今日的定律也许会被明日的定律所推翻,并非永远不变;而佛教的教理,却是佛陀以至高无上的般若智慧所证悟、发现的自然法则,这个「法」是宇宙本有,历久弥新的真理,具有普遍性、永恒性。因此,佛学的提倡不但与科学完全没有抵触之处,反而在科学的方法与效用上,提供更精确的检证。

1. 佛教教义与科学理论之分析

在教义方面,佛教的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依物理学来说,世间一切事物没有一样是静止的;既然是动的,也就是无常的;因为无常,所以没有固定的、不变的「我」可得,因此是「无我」。但另一方面,依量子论的观点来看,一切物质可以完全变换成能量,储藏于空间中;空间中弥漫的能量经过聚集后,也会形成物质,所以,一切事物的本性是空寂的。也就是说,不论世间如何动乱,不论万法如何差别,最后都终归于寂静、平等,这就是涅槃的境界。

甚至,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质能关系」也提出:宇宙万象万物都只是「能」的各种不同形态。「能」无法被看到,但科学能证明它确实存在,这正可以验证佛陀所说万法皆「空」的事实;空,虽然看不到、摸不着,却无所不在。乃至佛陀对时空的体认,所谓「因物故有时,离物何有时」?换句话说,时、空是不可分割的,唯有在时、空一体的状态下,一切法的真相才能显现出来,这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说明宇宙是三度空间、一度时间的「四度时空连续区」:如无时空的标准,宇宙并没有客观的存在之理论是相同的。

2.佛教学说体系组织方式与科学知识之研究方法

科学是有组织,有系统的知识,它的研究方法不外逻辑学中的归纳和演绎,而研究科学的精神在于客观,重分析,凭实证,以求出研究的正确结果。佛教经典的组织、结集与传译的作业方式、注疏分析的精密、科判的严谨等,都合乎科学的精神。例如东晋道安大师将佛教经典的组织,分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等三部分,序分又有「如是我闻」等语,具足六种成就(信、闻、时、主、处、众),恰与今日新闻学上的「六何」(是指为何 (Why)、何事 (What)、何人 (Who)、何时 (When)、何地 (Where)、如何 (How))相似,又与科学上作者写实验报告相同。实验报告开头必须将实验主持人、共同实验者、时间、地点、实验目标、使用仪器材料一一列明,再记录实验的本文,以表示此报告的准确性。此种叙述法在二千多年前,已为佛教所采用。

同时,佛经的结集与传译亦是十分合乎科学的作业方式,佛教史上几次的经典结集,每次与会者都在五百人以上,在会中诵出三藏,复经大众同意,定为佛说。佛经的翻译,如中国历史上几次大规模的翻译,人员多达三千,译场中有主译、证文、证义、译语、笔受、缀文、刊定与润文等职别,每人各司其职,分工合作,组织严密,合乎科学的作业方式。

此外,佛教经论的注疏分析也是十分缜密,例如科文是为方便解释经论而将其内容分成数段,再以精简扼要的文字标示各部分的内容;科图则是将科目全部以图表示;对于经论注疏内容繁复者,往往将全书分为若干卷,又将全经三分,再以天干地支细分为若干目,其分析之细腻,较之科学分析,有过之而无不及。

3.佛教教义的实践与科学精神


佛教一向注重解行并重,在经文的「流通分」大都载有「信受奉行」之文,可见佛教崇尚实践,经由实践而与理论相互印证,这是相当具有科学精神的


佛教的修行是有层次、有系统的。例如:禅宗祖师常说「要提起疑情」、「要大彻大悟」,这正是科学家的研究精神。净土宗的修行,主张信、愿、行是往生净土的三资粮,正如离家远行,一要资财,二要粮食,缺此二事,则难到达。再如一般修行的次第「信解行证」,说明学佛的第一步要皈依三宝,这是确立信仰;从发心信仰到究竟证悟,尚有解、行的过程,而且信、解、行、证并非单线的次第,而是一种循环的,是周而复始的。总之,佛教不仅在理论上是有组织、有系统的,就是在实践的法门上,也是循序渐进,相当缜密而科学化的。

二、佛教可助长科学的发明

佛教其实可以说是指引科学的明灯。在佛教教理中,蕴涵许多有关精神与物质世界的深邃思想与概念,可以提供科学研究发展的构思与方向;另一方面,科学越发达,则越能印证佛法的合理性与真实性。例如佛经记载:「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如今透过科学仪器,证实此说非虚。

又如佛的宇宙观,认为宇宙是广大无涯,不可限量。(其间充塞无量无数无边的三千大千世界,我们所见的太阳,周围都有地球、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等九个大行星,及二十七个卫星,一千一百多个小行星。由如是众多星球所构成的太阳系,在佛教名为一个小世界;积一千个小世界,为一个小千世界,以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一个中千世界,再以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个大千世界,每一个大千世界,名为一个佛国土;而宇宙间佛国土之多,实不可限量。


如何认识佛教?(下)

--佛学与科学的关系

《阿弥陀经》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士,有世界名曰极乐」。《药师经》佛告曼殊室利:「东方去此过十殑伽沙等佛土,有世界名净琉璃,佛号药师如来…。」如是东南西北,四维上下,十方都有无量佛国土;然每一佛国土中,皆有无量众生居住,为诸佛教化的对象。

经上说,十方恒河沙世界、三千大千世界,乃至说虚空无量、法界无尽、国土众生无量无边。其中所指的虚空、法界、无量无边,今日天文学家已证实:宇宙中充满了无量无数的银河系、太阳系、星云团、天河、星球等。我们人类所居住的地球,不过是太阳系中一个小行星,而太空中竟然有数不尽的太阳系,不过仍未敢肯定千千万万无数个太阳系中是否有生物存在。如果科学家们,愿意研读佛经,不难再次证明佛经所说,十方世界中,有无量无数众生存在的正确性。

由此可见,佛教天文学不仅开拓了人类的思想领域,尤其证明佛法并不违背科学,甚至超越科学,因为基本上,佛教不仅教义合乎科学的辩证,而且佛经的组织合乎科学的方法,佛法的修行更合乎科学的精神。


三、佛教可平衡科学的发展

近百年来,由于科学的长足进步,确实已改善了人类的生活环境,改善了人的医药服务、卫生设备等等。例如,现代建筑造型的美观,室内设计的进步,卫生设备的讲究,信息科技的便利,以及日常用品的电器化,乃至饮食营养的丰富,较之上古时代,茹毛饮血,固然相去天壤,即与科学落后的国家相比,亦有天堂地狱之差。人们在物质方面,已获得穷奢极侈的享受,当然这些都是拜科学所赐。可惜,与此同时,却间接被科学推往物欲的陷阱,使人生活脱离道德正义之常轨,而日渐堕落迷失,这是何等可悲的事实。

人为了追求更丰富、更奢华的物质享受,不得不拼命去赚取金钱,甚至不惜挺而走险,去偷、去抢,以为有了金钱,名誉、地位、娇妻美眷,洋房汽车......无不随之而来,于是金钱成为人生命的主宰,人竟沦为金钱的奴隶。多少人因金钱而作奸犯科,多少人因金钱而夫妻不和、父子反目,又多少人为追求金钱而神魂颠倒,醉生梦死。殊不知金钱并非万能,世界上很多东西,并非金钱所能买到;何况,有钱人并不一定幸福快乐。因为有钱的人,既要妥善保管财产,免被他人抢劫敲诈;更要投资保值,免遭受贬值的损失。终日营营役役,忙碌不堪,万一股票滑落,或经营失败,个中苦况,更是贫穷的人没法想象的。

此外,所谓「世间无常,国土危脆」,人类所居住的国家,一旦受到外侵或内乱,生命财产,固然难保;而且水火无情,亦可使人财富毁于一旦;近年来,各地天灾不断,人祸连绵,实在令人惨不忍睹;或治安欠佳,盗贼为患;或儿孙不肖,吃喝嫖赌,皆可以令人倾家荡产,一无所有。所以《大智度论》说:「勤苦求财,五家所共,若王,若贼、若水、若火、若不肖子。」

何况人命无常,青春不是永恒的,转瞬白发苍苍,老死将至,家财万贯,又何济于事?再多的金钱仍难免一死!可惜,现代人无法跳脱物欲的束缚,形成人与人争、国与国争的混乱时局。

所幸者,近代西方科学已经察觉到「精神」与「物质」是相连不可分割的,也相信世间万象(物质)的内涵,还有许多目前科学未能解开的谜底,是未来科学研究努力的目标,不过这些努力仍须在佛教所说的「缘起性空」的法则下进行。

因此,佛教强调行解并重,并不单是着重在知识的累积,而是在精神意识的豁达与智慧的开展。佛教深知「精神是物质的内涵,物质是精神的作用」,所以,如果科学家们,能在促进物质文明的同时,兼顾到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采纳佛学少欲知足,自净其意,安贫乐道的思想以修养身心,推展佛教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无我精神,自利利他,使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两方面,均获得平衡的发展,如此,必能补救科学偏于物质所造成之弊患。罗素曾说:「在真理发掘方面,科学需要佛教;在物质文明方面,科学更需要佛教。」确是至理名言,发人深省。

结语

信仰无疑是宗教的出发点。正信的佛教讲求信、解、行,证。而信、解、行、证的「信」,不仅有信仰的含义,更是一种信任,因对佛的信仰、信任而要求去解(认识)佛的教义,通过「行」(实践),得到「证」(证悟),更进一步加强了信念,如此循环往复,直至彻底觉悟。

如前所述,佛经上所说的「三千大千世界」,眼前一滴水,「八万四千虫」,这些在今日都已得到验证,但二千多年前佛是在没有天文望远镜,没有显微镜的情况下证得的。这说明在向外寻求探索、发明仪器扩大人类探测能力的实证科学之外,尚有另外一种从内在体验出发,通过研究人性本心而认识外在世界的悟证途径。

佛教认为,万物皆含识、众生皆有情;而最重要的是,众生皆有佛性。所谓觉悟,就是认识到贪、瞋、痴、慢、疑皆为人类所有之劣根性,因而必须通过解与行,才能回复本有的佛性。爱因斯坦说:「单靠知识和技巧,不能使人类走上幸福和高尚的生活。人类有充分的理由。把那些崇高的道德标准和道德价值的传播者,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之上。对我来说,人类应该感谢释迦牟尼佛和耶稣那样的人物,远比应该感谢所有创造性的好奇的头脑的成就要多得多。」

所以,正信的佛教必然反对迷信,尊重科学,而真正的科学家必然尊重佛教。唯这样的信仰,才能使人类道德趋向高尚,使科学发展有更明确的目标,令一切科学的发明都用于和平的建设上,使社会更文明、和谐,使人们生活得更健康、快乐。(全文完)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金刚经福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