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福音网

宣化上人:《心经》能把这三障给破除了,怎么破除的?

发布时间:2024-11-10 01:24:36作者:金刚经福音网
宣化上人:《心经》能把这三障给破除了,怎么破除的?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非台颂解》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于

三藩市佛教讲堂

一九六九年四月二十日至九月十二日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妙智方可达彼岸 真心自能契觉源

法喻立名超对待 空诸法相体绝言

宗趣原来无所得 力用驱除三障蠲

熟酥判作斯教义 摩诃逆转般若船

前边这八句偈颂讲的是这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经题,按照五重玄义 ( 释名、显体、明宗、论用、判教相 ) 来解释。这第一句和第二句是解释题目的意思。

五重玄义:(一) 释名

妙智方可达彼岸。什么是妙智呢?般若就是妙智。你用这般若的妙智,才可以到彼岸。这个到彼岸,就是波罗蜜,这“波罗蜜多”就是到彼岸。

真心自能契觉源。这个“真心”就是说的这个“心”字,也就是说的这个“般若”。你有般若的妙智慧,有这种真心,自然就可以契合觉源。契合觉源,就是和佛的本觉相契合,就是得到那个本觉的体了,契合了。契合就是相合了,和它合成一体了。

法喻立名超对待。这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以法和喻来立它的名字,“般若波罗蜜多”是法,“心”是个喻。“超对待”这是一个绝待的法,不是对待法;它超过去这个对待,而到这个绝待的这种境界上。

般若是什么?般若有文字般若,有观照般若,有实相般若。以文字般若而生出来观照的般若;由观照的般若才来契合本体的实相般若。这个般若又叫究竟的智慧,又叫妙智慧,又叫彻底的智慧。彻底的智慧,是说这个智慧到底了,也可以说是到家的智慧,也可以说是佛的智慧,也可以说是真心。这个真心也就是智慧,智慧也就是个真心。“般若”本来就可以翻译成一个“真心”,《大般若经》可以说是《大真心经》,不是假心的,这完全都是讲真心的,实用的妙理。那么,这一部《心经》呢,是般若心中的心,因为它虽然只有二百六十个字,可是在般若经里边,它好像是一个心,一个主体,所以叫心中的心。现在又加上一个心字,心中的心又心,这是真心里边的真心,所以用一个“心”字,简称叫《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这是法,是到彼岸的法。“心”是一个比喻,比喻这部经就像人的心,是一身的主体一样,所以它是绝对待的,超这个对待的。

每一部经都有通名,有别名。通名就是共通的名字,佛经通通都叫经,所以“经”字是每一部佛经的通名。别名,就是每一部经都有它自己独特的名字,其他的经就不叫这一个名字。“般若波罗蜜多心”就是这一部经的别名,表示这一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般若部里边的一个心中之心。“般若波罗蜜多心”这几个字的意思解释已竟,现在略略地来讲一讲这个“经”字。

什么叫做“经”呢?怎么叫个“经”呢?“经”,是经常不变之法。不能改变的,一字也不可去,一字也不可添,所以这是经常之法,所以叫经。经者“径”也,就是道路,修行所必经过的一条道路。你想要修行,一定要走这一条道路,你若不修行,就不必走这一条道路了。因为什么?因为你不修行。可是这一条道路,你必须要走,你若不走,这条道路就会荒的。怎么叫荒呢?荒就是长草了,这一条道路若没有人走,它就会生草,就荒了。你若常常走修行这一条道路,它不但不会荒,而且会一天比一天平坦,一天比一天光明。经又怎么会荒了呢?我告诉你,这个经若荒了,就是你忘了。你本来不用看本子也可以念的,可是经过三、五个月不念,那就把它忘了,这就是把这条路荒了。

那么念经有什么好处呢?念经啊,没有好处!念这个经,要费很多的时间,费很多的气力。好像在佛前念《金刚经》,你说有什么好处?你从头念到尾,啊!费了很多气力,费了很多精神,费了很多的时间,也没有看见什么好处,这是没有好处。各位居士啊!不要那么愚痴喔!你所能看见的好处啊,都不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凡是有形相,能看得见的,那并不是好处,都不是真的,所以我才说念经没有好处。这个好处你是看不见的。怎么样子呢?你每念一次经,在你的自性里边就经过这么一次的刷洗。譬如念《金刚经》,念一遍,这经中的意思就明白一点;念两遍,更明白一点;念三遍,就更明白多一点。所以,这个念经是在你自性上,智慧会增加的。但是这个智慧增加了多少?你是看不见的,不过只有这么一种感觉,所以念经的好处是说不出来的。

而且你多诵一遍经典,就少生一点烦恼,不要因为诵经又生出烦恼了。不要说:“你念得不对!”“你念得太快了,我跟不上你!”或者“你念得太慢了,要我等着你!”或者“你念的声音不好,我听得不顺耳!”不要在这上面用工夫。况且大家都是初学,谁也不一定会念。但是不管会不会念,大家都一定要念。大家一同念,就叫共同薰修,不是共同在一起,你找我毛病,我找你毛病。但若真要有毛病,大家还是一定要找的,一定要找到毛病。若不找到毛病,那么自己的毛病太多,修行就不相应了。所以,这个念经对自性上是有帮助的。帮助什么呢?帮助开智慧。念《金刚经》也是开智慧,念《心经》更是开智慧的。所以念经虽说是没有好处,其实这好处是最大的,你看不见的。你看不见的,这才是真好处;你能看见的,那完全都是皮毛。

“经”还有另外四个意思,就是贯、摄、常、法。

“贯”就是“贯穿所说义”,把佛所说的义理都贯穿到一起了,好像用一条线把字都穿成一串。

“摄”是“摄持所化机”,经能摄受一切众生的机缘,对症下药。什么叫摄?我常常讲,你看见吸铁石了没有?那个吸铁石,铁块虽然离得很远,它也能把那个铁给吸上来。经也就好像吸铁石一样,所有的众生就都好像铁块似的,又硬又刚强,脾气也大,毛病也多,可是一吸到这吸铁石上,慢慢也就软了,慢慢毛病也没有了,这就是摄。

“常”就是古今不变,也就是永远都不会变的经常的法。无始无终,亘古亘今,由古来到现在,都是依照这个经典去修行,这就是常。古今不变就叫常。

“法”是个方法,就是三世同尊的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干什么的呢?就是用来修行的。这个修行的方法,无论是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都用它来修行,所以叫三世同尊。

“经”又有绳墨的意思。好像古来做木匠的,都有那么一个墨斗,墨斗上有一条绳线,用那个墨 ink 染成黑色。在需要画直线的地方,木匠就把这个墨斗放在上面,把绳一拉出来,用手往前一拎,再放下,这木板上就现出一道黑印了,不像现在有这个尺,有这个铅笔,就可以画一道线。所以这个绳墨也就有规矩、准绳的意思。经就是一个规矩,你若念经就会守规矩,不念经就不守规矩。我们现在研究这个般若,一定要守般若的规矩。你守般若的规矩,就会开启你的智慧。

五重玄义:(二) 显体

空诸法相体绝言。按照五重玄义,第一是释名,解释经名,这部经是以法喻为名。第二是显体。什么是这一部经的体呢?“空诸法相”就是它的体。空诸法相也就是诸法空相,你不要弄错了,说:“那个诸法空相就是诸法空相,这个空诸法相和这个文字不相同啊!”这是相同的!这是中国这个文法上的。这“是诸法空相”也就是“空诸法相”。“是诸法空相”那“空相”也没有相了。这个“空诸法相”的那个“法”,那个“是诸法空相”和这个“空诸法相”,这是一样的。

“体绝言”,以“空诸法相”作它的体,作这个经的体,这是这一部经的体。“绝言”就是没有什么可以说的。这个体就是空诸法相,什么都没有了,你说有什么好说的?所以说“体绝言”,已经就是离言说相、离心缘相、离文字相,“离一切相,即一切法”。这第四句讲的是体。

五重玄义:(三) 明宗

宗趣原来无所得。第五句就是明宗。这部经是以什么作它的宗旨呢?以“无所得”为它的宗旨。经上说:“无智亦无得。”无智亦无得,就是无所得。因此以“无所得”作为这部经的宗趣。

譬如我们人,所有的人都叫“人”,这是人的一个通用的名称,好像所有的佛经都叫“经”一样。你这个人叫什么名字?这就是“释名”了,解释名字。或者叫张三,或者叫李四,就有个自己的名字了。张三又是个什么样子的人呢?是高的、矮的?是黑的、白的?是胖的、瘦的?是个什么样子?他的体是个什么样子的?体是完全的,是不完全的?有没有眼睛?有没有耳朵?有没有鼻子?这就要研究他的体了,这就是显体。显体然后就要明宗。明宗是怎么样?哦!他这个人是很高的,大约可以做苦力,可以做苦工;或者他这个人很有学问,大约可以做一个秘书secretary,或者作 boss,这就叫明宗。我现在是用这个世法来给你们讲佛法。

五重玄义:(四) 论用

力用驱除三障蠲。第四是论用,论他这个人可以做什么?“力用”就是他有什么用?可以做什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可以做什么呢?它可以破除三障。所以“破除三障”就是它的力用。

三障是什么呢?我给大家讲一讲这个三障。三障:第一就是报障,第二就是业障,第三就是烦恼障。

一、报障。报障又分正报和依报。怎么叫正报?怎么叫依报?正报就是正当来受报的,也就是我们这个身体。依报就是依靠这个来生活而受报,也就是衣、食、住等。

我们人这个正报的身体,有好的,有坏的。有的相貌生来就非常英俊、非常的圆满,人人见着人人就欢喜,人人爱敬。见着这个人哪,人人都欢喜他,看着他有这种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样子。什么叫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英文就叫outstanding。这样的人,人人见了都赞叹:“喔!这个人真是有智慧!真是有善根!”这又分出两种。

有的人,你看他有智慧,但没有善根,这是什么呢?这种人多数是妖魔鬼怪来到世界上。什么叫妖魔鬼怪呀?好像山精,在山里头藏的妖怪,就是那个精灵、魑魅、魍魉等,这些妖怪年头多了,成了老妖精,可以吃人的。后来他也死了,死了来做人,他就比一般人多少聪明一点。但是他做事一点也不聪明,尽做糊涂事。什么坏他做什么,啊!专门不守规矩。哪一种事情是对人最有害处,他大约就做这一种事情,所谓“唯恐天下不乱”,专门扰乱社会的秩序。这一类就是有智慧而无善根的。又有些人在前生尽作好事,但是不研究经典,所以智慧就没有那么多,很愚痴的,这是有善根而无智慧。又有的人,相貌既美满,寿命又长,也富贵,也富有;有的人相貌既丑陋,寿命也不长,很小的岁数就死了,这都是前因后果所现出来的正报。

依报,就是我们依以为生的衣、食、住、行。依报也是由前生所种的因来的。你前生种善因,今生果报就好;前生种恶因,今生果报就坏。所以,我们做事情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要种恶因,将来就不会受恶的果报了,这叫报障。

二、业障。业就是事业的业,不论出家人、在家人,一定都有一种事业来做。一做事业,就会有很多的问题,很多困难的事情发生。遇到困难的问题,就会生出烦恼,生出种种不愉快的事情,这就叫业障。

三、烦恼障。我们人都有烦恼,这烦恼多数由什么地方生出来的?多数由贪心生出的,由瞋心生出的,由痴心生出的。你怎么会有烦恼?你有贪心,贪不来,就生出烦恼了。你有脾气,事情不合你的意了,就生出烦恼。你愚痴,不明白了,就生出烦恼。为什么你有烦恼?又因为你有一种慢心,你有一种骄傲心,你看不起人,于是乎就生出一种烦恼。为什么你有烦恼?又因为你有一种疑心,对一切的事情都生出怀疑,一怀疑也就生出烦恼。还为什么生出烦恼?因为你有邪见,见解不正当,所以就有烦恼生出来。如果你有正知正见,你有真正的这个智慧,对一切事情就都会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既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由始至终都非常的明了;你既然明了,就不会有烦恼。所以烦恼障是由贪、瞋、痴、慢、疑、邪见生出来的。

这部《心经》能把这三障给破除了,破除报障、业障、烦恼障。它怎么破除的?因为它有真正的妙智慧,有真正如如不动的真心,所以能把这三障给破除了。我们明白了《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才会有真正的智慧,有了真正的智慧,就能把三障给破除了。

五重玄义:(五) 判教相

熟酥判作斯教义。《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教义属于熟酥,这熟酥是指五时里的第四“般若时”。

佛说法分为五时八教,这五时和八教,都是天台智者大师他判断出来的。今天我就依照权实这两种的智慧,来解说五时。

第一,华严时。《华严经》是佛最初所说的法,说了二十一天。在这个法里头有“一权一实”,一种权法,一种实法;一种权智,一种实智。怎么说它一种权智、一种实智呢?《华严经》里边讲的法界的道理,有事法界、理法界、事无碍法界、理无碍法界、事理无碍法界。那么在这个教义里边,它虽然是为菩萨说的,但是在实智的真实的佛法里边,也有一种方便权巧的法,所以是一权、一实。

第二,阿含时。这个时候是“唯权无实”,只有权法而没有实法。那个时候的众生都像小孩子,不懂佛法,所以要用种种权巧方便的法门,来诱导这一些个众生,来化度这一些个众生。这时佛说的都是方便法门,所以在第二时里只有权法而没有实法,没有实智。

第三,方等时。这个时候是“三权一实”,有三种的权法,一种的实法。为什么叫“方等”呢?因为这时候是四教并谈,同时讲四教的道理。四教就是藏、通、别、圆。所谓“弹偏斥小,叹大褒圆。”弹偏,就是说:“你那个偏的不对。”斥小,是说:“你这个小乘也错了。”叹大,就是赞叹大乘。褒圆,就是褒奖圆教。三种的权法就是藏、通、别,一实就是圆教,所以方等时是三权一实。

第四,般若时。般若时是“两权一实”,有两种权法,一种实法。两权就是通教、别教这两种权教,一实就是讲的圆教。

第五,法华涅槃时

。这个时候是“唯实无权”,只有一个实智,没有权智,没有方便权巧的法。

所以这五时若按着权实来论,法华的时候是唯实无权,般若的时候是二权一实,方等的时候是三权一实,阿含的时候是唯权无实,华严的时候是一权一实,它是有顿渐的。这是按着这个五时来用这个权实二智,来讲这五时。这五时若往详细地讲,那很多很多的,所以我每逢讲经,每讲一次经,就多讲一点你们没有听过的,那么你们听得多了,慢慢懂的也就多了。

摩诃逆转般若船。“摩诃”是大的意思,“逆转”就是倒过来,倒过来什么呢?倒过来般若船。“倒过来般若船,不就没有般若了吗?”不是的!这个教你逆转,逆转什么呢?逆转你那个愚痴。你把你那个愚痴逆转过来,转过来就是般若船,就是般若了!逆转就像逆水行舟似的,要费一点力量,不是容容易易就可以做得到的。虽然不需要三大阿僧祇劫那么长的时间,但也要经过一生、两生、或者三生……,才能得到真正的智慧。“这个都很长啦!我还是不修了!”你不修,也不必勉强,勉强就不是道。所以我对我的弟子,哪一个欢喜堕落,就随你堕落去!你不愿意逆转般若船,那么就是随大流去,顺流而下,越下越远,越流越远。你若逆转,这就上流;你不逆转,这就下流。全看你愿意往上逆流,还是往下顺流而去。

以上是按着五重玄义,解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经题。

恭录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非台颂解》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金刚经福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