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农历二月十九,时值观世音菩萨圣诞日法华法会,师父在皈依仪式以及学佛小组开班仪式上的开示:
各位善男信女,今天恰好是观音菩萨圣诞,我们举行皈依仪式,还有佛学班的开班仪式,因缘很殊胜。有些同修学佛很久了,有些也是刚刚入门。龙泉寺道场一直以来比较重视教育的,佛教也是一种教育,也是一种文化,传统文化,一种心灵的教育。那我们皈依,也就是到寺庙里面来接受教育,开班也是种系统化的教育。
那我们究竟要得到什么,我们怎么来接受教育?今年寺院的主题是“安住道场,广结善缘”。安住道场,怎么才能安住?怎么叫做广结善缘?《金刚经》中有讲到“云何应住,云何降服其心?”。也就是说,我们如果心安住了,“应住”也就是住在我们应该住的地方,那他就不起烦恼了。如果你不能够安住,不能住在自己心所应该住的地方,那么你就会起烦恼。起烦恼,你就要想办法来降服烦恼。所以,如果你能够安住,你就不需要降伏烦恼了;如果你不能安住,你就要来降伏烦恼,这是两个问题。也就是,如果你第一个问题做到了,安住了,第二个问题就不会发生。第一个问题,第一件事情你没有做到,不能够安住,那第二个问题那他要用反面的方法,要来降伏烦恼。
怎么样安住?这个心是与外境有关系的。心跟我们人的六根有关系的,六根、六境、六识,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识,色声香味触法六境。六识要透过六根来外缘六境,所以六根是我们心的一个桥梁作用,那么我们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乃至意念,我们每天去缘什么,是很重要的。也就是如果这六根向外缘,那就是攀缘了,如果我们六根往内缘,我们看自己,听自己内在的声音,那就是,我们人的心、人的六根,不会被外在的境界所转,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我们看到外在的一个境界,好看的,好听的,好吃的,好玩的,我们内心就会被外在的环境所动摇。所以这个用功的方法,用心的方法,是不同的。那我们一天到头,过堂、拜佛、念经,参加寺院里面的各种活动,遵守寺院里面的各种规定等等,我们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就应住在所应住的地方,人就不会散乱,就不会放逸,不会懈怠。如果没在照我们这套要求来做,那这个人的心就会随着自己的妄想在走,随着自己内心的妄想来做。现在累了要休息一会,现在辛苦了,要休息一会,现在口渴了,要喝点水,现在寂寞了,要找人说会话,他都是人的妄想,他一天到头都是随着自己内心里头的妄想来转动。
在佛教里的《金刚经》,为什么叫金刚经呢?不动心,不变心,不坏心,金刚不坏,金刚不动,金刚不变,他遇到什么境界,他都如如不动,遇到什么境界,内心不动摇,遇到什么境界,菩提心不会坏,什么境界他都能过得去,这就是金刚心。他再大的外境,再强的外境,不会影响到我们的心。内在没有这种金刚心,菩提心,那全是妄想,那妄想,每个人都在妄想,妄想就会着相,那我们内在的菩提心就会迷失,那我们人的菩提心,原本就有菩提心,是因为我们迷惑了,所以我们的菩提心就变成妄想。就是内在的觉悟,内在的金刚不动、不变、不坏的心,不起作用了,那就在轮回。
孔子有个学生叫做颜回,有一天出门,就坐船,刚好下大雨,又刮大风,他过海的时候,摇船的人功夫很好,他非常轻松就过去了。他觉得很奇怪,这又有大风大浪,怎么这么容易就过去了。他就问他,你什么功夫,你这个划船一下子就划过去了,那个划船的人就问颜回,你会不会游泳?他说不会。他问你会不会潜水,他说不会,他就不回答了。不回答是什么问题。颜回就很纳闷,我问了,你答非所问,我问你怎么划船,你问我会不会游泳。那回到家里,他一直想不通,孔子就问他你在想什么问题,颜回就把今天发生的事,给孔子讲。孔子说,会游者轻水,善游者忘水。会游泳的人,他不把水当成回事,很会游泳的人,善游水忘水,他已经不知道有水了,所以他能够游好。划船也是一样,他已经没有把这个境界当成一个很强的境界,他内在的金刚心,菩提心如如不动。
那我们学佛法的人也一样,境界,外在的境界都是风,都是海水,都是波涛,那我们内在的心只要把握住,才能够不动摇。《八识规矩颂》里边讲:“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為風。”前面七识都是波浪,境界是风,那么我们内在的心,如果没有把握住,那就不好办。那我刚才讲这一段。可能刚刚学的人。不一定会听得很清楚这是什么意思。我这开示是有连贯性的,一直是围绕我们从今年开始的这个主题往下讲的,所以你要把我今天的话听明白,那你要把我过去的开示全部搬出来看,不然你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讲,你更不明白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佛法这种教育,教育什么?教育你内心有功夫、内心有力量、自己很坚强,能够来克服一切困难。你觉悟了就知道能够怎么办、就知道怎么做,觉悟了就不迷、不迷惑嘛,我们内在的金刚的菩提心就不迷惑,找到了、恢复了,我们的本来就有、所具有的我们的本能就可以了。时时刻刻只要让我们的这种本能不迷失、不忘失,迷是迷惑、忘是忘记掉了。我们大部份的人都是因为人的妄想,色受想行识:想,想取相了,见闻觉知以后脑子里面的影子,然后随着这个影子在想,想它最后变成了一种念头。念头最后推动我们的行为去造作、去做,所以就随着妄念在走、随着妄想在走,他自己不知道,所以他就越做不清楚、越做越迷惑,都是这样过来的。
我们学佛法,佛是觉悟,法就是规则,他知道这些规则是什么。规则到最高的程度,最高的规则就刚才我举喻一样。你游泳、划船他都非常轻松的,但初学的人他就会告诉你这游泳要怎么游啊、注意什么。这个船要怎么样才不会出问题,那些都是最基础的动作。那么最基础和最高级别的它是不一样的,那我们可能一下就下去的话人也死了,船也被风刮走了或沉到大海都是有可能的。这就是说你道理明白了,你不一定说就能做到,道理明白了和做到了是两回事情。佛经的经文你能看得懂,你会解释只是说明能说你会解释,你能够理解、能够讲它是什么意思而已,你的解释并不等于是自己的体会、不等于是自己的经验。经验和解释是两回事,经验它已经超出了经文它本身的意思了。解释是照本宣科了,照这个文字表面的意思来解释。经验是我们过来人这个事情你做过了、会做了、你做好了,他的这种经验就非常的轻松、就非常简单,但他这个意义却非常深刻。我们人一天到头、一年到头、一生到头,乃至多生多世、生生世世都是在重复我们的行为,就是我们的行为一直在重复,但是我们一直重复自己的行为,我们希望得到一个不同的结果,这是不可能的事情,重复自己的行为你得到的只有相同的结果没有不同的结果。我们要得到不同的结果、我们要得到好的结果,那么你必须要有不同的行为,这是肯定的,你才会有不同的结果。要想成佛、成菩萨啊,佛菩萨的形为跟一般人的行为就不一样的。行为就是因,结果就是果嘛,就是因果。那么你说什么叫做不同的行为呢?就是人的心不同,用心不同、发心不同、意乐不同,那他行为就不同了,结果就不同了。八万四千法门他都回归一心,他一心都能开出八万四千法门。八万四千法门不是说有八万四千个心,他一心就能变化出八万四千个法门出来。心也是无形无相的,心因为无形无相所以它能够、会有种种不同的法门来适应不同根基的众生,就如同我们进这个见行堂里面,它有这么多个门从哪个门都可以进入。中间、左边、右边、旁边都有门,这些门目的是为了让大家能够非常方便、不拥挤、有序进入到佛堂里面来拜佛、参加活动。来寺院拜佛、参加活动这只是我们的目的、让大家有受用这是一个目的。那么很多初学的人就觉得,哎,你学什么?你学禅宗、你学净土宗、你学密宗
版权所有:金刚经福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