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第十四讲
净界法师讲述
好!请大家打开讲议第十九面
第三十九章 教诲无差
佛言:「学佛道者,佛所言说,皆应信顺。譬如食蜜,中边皆甜。吾经亦尔。」
消文 大智慧的佛陀说,佛弟子们在修学过程中,对佛陀所说的一切佛法,「皆应信顺」,佛法不是作为比较、分析之用,我们对佛法是要相信而随顺,这与世间学问不同。世间学问都是先大胆的假设怀疑,然后再找答案。佛法与世间学问正好相反,若怀疑佛法即是一种烦恼,这是贪、瞋、痴、慢、疑等根本烦恼中的疑烦恼,若起怀疑,对佛法就不得其门而入。所以学佛法与学世间法的心态不同,我们不能对佛法作虚妄分别的怀疑,而是要先仰信甚深的教法,由仰信而解、行、证入。因此业障深重的弟子们,对于佛陀所说教法,应该以相信随顺之心来修学。对于教法为什么要相信呢?「譬如食蜜,中边皆甜。」佛所说的大小乘教法,有如蜂蜜,无论是中间或两边的蜂蜜,甜度皆相同。佛法亦复如是,无论大、小乘教法皆能使众生离苦得乐,关键点是要有皈依之心。
释义 这段经文是劝勉弟子们,以信心作为修学佛法的根本。不过这里也牵涉到一个问题,虽然我们对佛法有信心,但佛陀一生讲经四十九年,说法三百余会,后世弟子所结集的大藏经就有一百册,佛陀说法如此广博,后世弟子在遵循佛陀教法,有时不知如何取舍,这是严重的问题。若生长在佛世,礼拜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为善知识,善知识可为我们取舍佛陀的教法,但生长在末法时代的众生,则很难知晓这教法所代表的特殊功能在哪里。幸好有天台智者大师的判教,他在中国佛教被尊称为东土小释迦,的确是有他的真实功德。智者大师把佛陀一生所演说的教法,作归纳整理,使末世众生善知取舍。智者大师五时八教的判教非常广泛,这里不做详细说明,现在只对判教的基本概念作简单的解释如下:
判教的思想,简单的把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判为实法与权法。智者大师解释《妙法莲华经》的经题,九旬谈妙,把妙字解释权法妙、实法妙,权实不二。佛弟子在学习佛陀教法,把佛陀的教法分为两类:
(一)权法:这是权巧方便的法门。有如一栋十层楼房,走到顶楼是我们的目标,这是真实圆满的境界,但由地上一楼到达十层楼,中间须靠阶梯,这过渡的阶梯就是权法,若离开权法就得不到实法,所以必须为实施权。权法有哪些呢?智者大师说,权法有三:
(1)声闻法。
(2)缘觉法:声闻法及缘觉法,它偏重在「从假入空」的出离法,引导众生从有相境界,出离到无相的空性,这是声闻法的特色。
(3)菩萨法:菩萨法偏重「从空出假」,修大悲心,若停滞在空观中无法修大悲心,因为大悲心一定要以众生为所观境,所以他必须从空性中出来,观察众生的根机,施设种种的方便来教化众生,这是假名、假相、假用的观察。智者大师认为,佛陀权法的权巧方便中,有声闻、缘觉空观的调伏对治法门,也有菩萨假观的善巧方便的调伏对治法门。
(二)实法:实法是真实圆满的一佛乘法门,是真空妙有,妙有真空的中道实相教法。
有以上权法与实法的判教思想,我们的修学就有遵循的方向。譬如修净土者,就以往生净土,作为一生修学的最终目标,为菩萨道求生净土。修圣道门者,修观心法门,以明心见性为实法。修净土者,以求生净土为实法,为了达到临终的正念而往生净土,可将人生分成三个阶段:
(一)净罪集资期:在修学之初的烦恼粗重阶段,可加强声闻、缘觉法的对治法门,多多修学如何调伏内心烦恼的法要,这是从假入空或摄用归体的法门,这法门在此阶段特别契机。
(二)弘法利生期:当自己的烦恼已调伏到一定的程度,内心戒定慧的力量已渐渐增长广大,开始有一份的悲心,想要为众生做一些事情,这时就进入弘法利生、积功累德的阶段,这时若修空观就不契机了,而是要修假观,把佛陀教法中能广度众生的善巧方便,作为自己的主修,此时假观法门就特别契机。
(三)赡养专修期:到了晚年,自己要为临终正念作最后的冲刺,这时声闻、缘觉的出离法门,对自己又变成非常重要了,需要加强修无常观、无我观,消灭自己在积功累德时,所产生的有所得攀缘心,而一心一意安住在万德洪名的佛号上。由以上可知,我们应该善知方便,佛陀的教法是如此的众多,你要清楚自己是处在什么阶段,应该修什么法门。若在正法时代,只要礼拜一位圣人做善知识,他就会告诉你适合修什么法门。在缺乏大善知识的情况之下,我们要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有调伏自己烦恼的净罪集资期,有利他的积功累德期,及最后冲刺的赡养专修期。这三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对治,而这些对治的过程,是为了完成人生的最后目标—求生净土,为菩萨道求生净土,这是真实的法门。所以我们在学习教法上,主要是掌握权法,有些法门是在某一个阶段的一时对治,有些法门是终生必须奉行的真实法。我们在学习解门时,最好根据智者大师的权法妙、实法妙,作为学习时分配的依据。
第四十章 行道在心
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消文 前一章是解门的修学,这一章是说明行门。佛陀讲出一个譬喻:有一个修行圣道的沙门,不愿像拉磨石的磨牛一样,古时以石头把麦磨成粉,再以麦粉做成面条,牛在拉石头磨麦时,身体虽一直在拉石头,「身虽行道,心道不行。」牠内心没有生起观照力,牠不知拉石头有何宗旨,有何目的,所以只好打妄想或是无记,内心与拉石头根本不相应,牠身体所做的与内心所想的不相应,这样就不能成就真实的功德。反过来说,「心道若行,何用行道。」真正的修行,身体造作时要配合内心的观照,如此才能成就真实的功德。
释义 前一章书讲到解门的学习方法,这一章是说明在实际的修行上,所应注意的要点。在大乘佛法的修行上,目前有两个传承:(一)汉系佛教。(二)藏传佛教。我刚出家时,都是在汉系佛教中学习,后来也自修研究藏传佛教的特色。我发觉汉系佛教与藏传佛教在修行上,各有其特色。汉传佛教的修学,重点是要我们老实修行,只管打坐,所以在行法上偏重「止」,要求无分别住,靠行力突破障碍,这法门非常微妙。藏传佛教则不同,它在行法上重视「观照」,若要修观,则要掌握观照的宗旨宗趣,所以藏传佛教在修学每一个法门之前,一定要有上师的口授传承,这口授传承即开导修学者法门的宗趣,也就是在身体行道时,内心要随顺这个道而转。在藏传佛教的传承中,它基本上把法门分成三类:
(一)破恶法门:这法门的修学宗趣,主要是观照众生法界,所观境是观察众生的烦恼障、业障、报障,而生起惭愧心。
(二)生善法门:藏传佛教的生善,主要是强调本尊相应法,对三宝的所缘境,或以阿弥陀佛或以文殊菩萨为本尊,修本尊相应法时,身体礼拜本尊、口业赞叹本尊、意业观想皈依本尊,由身、口、意的礼拜、赞叹、皈依,对本尊的功德产生信、进、念、定、慧,由信心、精进,进入正念、禅定,最后观照自己与本尊不二,入无所得的空观不二法门,所以生善法门偏重在观察三宝的功德,而生起皈依心。
(三)兼具破恶与生善法门:这法门的所观境回归到现前一念心性,也就是观心。譬如拜八十八佛时,先要掌握其宗趣,如果你拜佛的宗趣是灭恶,则拜佛时的所观境是自己的业障,如是产生灭恶的功能。如果拜八十八佛是为生善,则对每一尊佛是生起皈依心。如果拜八十八佛的宗趣,包括了灭恶及生善,则拜佛时你要观心,观察整个法界是自己一念心的造作,也是一念心所成就,也就是说,拜每一尊佛时,你拜下去时是修皈依,譬如拜普光佛,拜下去时你观想普光佛的功德—普遍观照法界的光明,这时你是修皈依;拜佛起来时,你观察自己业障深重,「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我今一切皆忏悔。」拜佛起来时是修忏悔。无论是皈依或忏悔,这都是一念心所发动。若能如是掌握拜八十八佛的宗趣,那么拜这部八十八佛时,就兼具了灭恶与生善的功能。所以藏传佛教在修每一个法门之前,必须有上师开示这法门的宗趣,你才有资格修这个法门。
这一章书「行道在心」,说明了佛陀所开示的法门,它之所以能产生灭恶生善的功能,在于内心的观照,若没有生起内心的观照,则修这个法门能产生什么功德,也就没有人能知道了。若在拜佛时,心里却打妄想,这样就很难产生强大灭恶生善的力量。所以本章说明,行法的重点在于内心的观照。
第四十一章 直心出欲
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消文 佛陀说,我们修学圣道有如牛背负重物,这牛是指修行者,他内心背负着戒定慧的重物,戒定慧对我们来说是生疏的境界,我们要不断的串习修学,因此对我们来说是个负担。「行深泥中」,是指修行戒定慧时,烦恼污泥会障碍我们,这时自己不应该左右顾视,因为修习戒定慧已不容易,除了要有自己的行力,还要调伏心中的烦恼,所以对外在环境的顺逆,无论是恭敬供养的诱惑,或他人毁谤的刺激,都不要管他,等到已离开污泥,你才能休息。一个出家人,观察内心的情欲是比污泥还深厚,因情欲是无始劫来所熏习,非常厚重,所以我们没有太多精神体力去管外在的环境,应该一心一意,专心修学内心的圣道,这才是真正的离苦得乐之道。以上这一章是劝勉我们精进用功修习圣道。
第四十二章 达事如幻
前面的四十一章都是因地的修学,这一章是果地的功德。佛陀以他的智慧眼,观察世间、出世间的一切法,皆如梦如幻,这说明佛陀有法空观,故得大自在。这一段经文说明了修学佛法能成就以下的功德。
佛言:「吾视王侯之位,如过隙尘。视金玉之宝,如瓦砾。视纨素之服,如敝帛。视大千界,如一诃子。视阿耨池水,如涂足油。视方便门,如化宝聚。视无上乘,如梦金帛。视佛道,如眼前华。视禅定,如须弥柱。视涅槃,如昼夕寤。视倒正,如六龙舞。视平等,如一真地。视兴化,如四时木。」
消文 这一段经文说明佛陀事事无碍的法界。佛陀的无碍境界,可从世间法与佛法的自在两方面来说,先看世间法的自在。
「视王侯之位,如过隙尘。」佛陀以他的大智慧,观察世间王侯将相的富贵地位,有如门缝灰尘般的微小,灰尘随风飘荡,所以王侯将相也是无常无我,善业力还在时,自己是王侯将相,得到别人的尊敬,但这不是常住的,等到善业结束,地位也随之消失,因此世间的荣华富贵有如空中的灰尘,不是安稳常住的。以上是佛陀对三界果报的总观,以下说明佛陀的自在。
「视金玉之宝,如瓦砾。」佛陀见美玉珍宝与瓦砾并无差别,它们只是遮风挡雨的材料而已,这是说明佛陀对美丑的无障碍。阿罗汉也是无障碍,不过阿罗汉的无障碍与佛陀的无障碍不同,阿罗汉面对一切境界时,主要是修无我观,或说是我空观,他观察快乐庄严或丑陋痛苦的果报,这些都没有真实的自我,我不可得。至于快乐果报与痛苦果报,这些法的生起因缘,他并不探究,他所谓的自在,就只是他自己消失掉,这是阿罗汉的自在。佛陀的自在则更深入,佛陀修无我观,又修法空观,法空观不只不为物转,又能转物,佛陀不但观察美玉与瓦砾皆没有真实的自我,又能把瓦砾转成美玉,美玉转成瓦砾,他能把美变成丑,也能把丑变成美,这就是法空观的力量,事事无碍的境界。阿罗汉并不能小中变大,大中变小,一为无量,无量为一,他只能在一切杂染法界、清净法界中,观察我不可得,并没有一个我,至于法界是怎么回事,他完全不知,所以阿罗汉有所知障。
「视纨素之服,如敝帛。」纨素是高贵的白色丝织品,佛陀观察高贵的丝织品,与破旧的棉帛品,并无差别,都只是御寒遮羞之物,所以佛陀能把细变成粗,也能把粗变成细,因为他不随物转,故能转物。
「视大千界,如一诃子。」大千世界的土地众多,诃子是像红枣籽般微小,「视大千界,如一诃子。」这是大小无碍,佛陀在法界中,他能小中变大,大中变小,小大中能得大自在。
「视阿耨池水,如涂足油。」相传阿耨池水是印度四大河的发源地,阿耨池翻译成中文为清凉池,清凉池的水众多,涂足油的水是微
小,「视阿耨池水,如涂足油。」这是佛陀一多无碍的自在力,他能一为无量,无量为一,所以《楞严经》说,佛陀与凡夫的最大差别,凡夫心为物所转,如见到小就对小产生执着,见到大也对大产生执着,因此我们就被小或大所障碍,佛陀的心不为物转,所以他能转物。前面都是世间法的无障碍,能美中变丑,丑中变美,或一为无量,无量为一,以下是佛陀在佛法中的自在。「视方便门,如化宝聚。」佛陀的教化众生「以一佛乘,分别说三。」乃至说五乘法,讲到人天安乐果报,二乘的偏空涅槃及权教菩萨的功德,所施设的这些方便法,有如幻化的宝物,带给众生在成佛过程中,得到暂时的安乐,满足众生暂时的需求。
「视无上乘,如梦金帛。」无上乘是究竟圆满的教法,是诸法的寂灭相,或是一心真如,这是珍宝中最为珍贵的金帛,是我们修学最后成就的真实功德,前面只是一种暂时的方便。
「视佛道,如眼前华。」佛陀真谛俗谛的智慧,有如华一般的庄严,佛陀修习种种善法,都是以智慧来庄严。
「视禅定,如须弥柱。」佛陀修习功德时,内心安住于禅定,以禅定摄心,有如须弥山柱般如如不动,无论遇到顺境或逆境,佛陀皆安忍不动。
「视涅槃,如昼夕寤。」涅槃是佛陀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所成就的常、乐、我、净的果报,这涅槃果报有如在白天或晚上的醒悟。众生的无明有如是个梦,佛陀在涅槃中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所以这是个觉悟的境界。前面的佛法界都是自受用,不能与众生共享,以下佛的境界能够他受用。
「视倒正,如六龙舞。」佛陀的智慧眼观察众生的根基,无论是颠倒或转颠倒成端正,有如六条龙在舞动,这六条龙即是六根,众生起惑造业是依止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若发菩提心,修六波罗蜜也是靠六根,只是倒正的差别。这是赞叹佛陀的善巧智慧。
「视平等,如一真地。」这是赞叹佛陀平等的大悲心,有如大地般平等呵护一切众生。
「视兴化,如四时木。」佛陀观察他的教化,有时兴盛,有时衰落,乃至消失,有如树木在春夏秋冬四季中,有时生长,有时凋落,这是正常的因缘。
这一章是赞叹「佛为法王,于法自在。」佛陀在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皆自在无碍的境界。
甲三、流通分
诸大比丘,闻佛所说,欢喜信受。
这是流通分。总之,本经的修学重点有二:
(一)甚深见:这是「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自己要能观照现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从空、假二观的观照,就知道我们心识的水流,过去造了什么业,未来会承受什么果报。
(二)广大行:有了甚深见就能带动广大行,在广大行的修行中,本经有两个重点:
(1)善业力:这是布施、持戒,不过本经也强调,若要成就善业,重点在于能忍辱。积集善业时会有顺境的诱惑,及逆境的刺激,若要成就大功德,必须修忍辱,忍辱以积大德,所以成就善业时要注意安忍,对顺逆境安忍不动。
(2)正念力:这是禅定与智慧的止观修学,这止观主要是修无常无我,我空观及法空观。在修止观时要注意精进,当精进修止观对治烦恼时,我们要永远相信一个真理,心中的烦恼是虚妄相,而心中所依止的法宝,无论是念佛或持咒,这法宝是真实的功德,真实能破除虚妄,因此要坚持「不能念要它念,不能专要它专,不能断要它断。」诸位都有调伏烦恼的经验,平心而论,调伏烦恼的主控权是在于我们自己,不是在于烦恼,若愿意提起佛号,烦恼就消失了,它根本不是你的对手,问题在于你愿不愿意坚持。正念与烦恼的对抗,有如光明与黑暗的对抗,这关键在于自己是否愿意打开灯的光明。有时我们面对烦恼很沮丧,其实你错了,你并没有真实的了解,烦恼并不是你的对手,问题是你对所忆念的法,信心不足。我们要知道,在返妄归真的过程中,我们居于主导的地位,是我们要不要断它,不是它要不要障碍我们。当然若要调伏烦恼,自己一定要精进,并能坚持下去,因为邪不胜正,真实的功德能破除虚妄,问题是自己对真实的功德要有一份的坚持。《四十二章经》就与大家共同学习到这个地方,南无阿弥佗佛。
版权所有:金刚经福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