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福音网

净土法门法师:如何才是真正的信佛

发布时间:2024-05-19 01:24:48作者:金刚经福音网
净土法门法师:如何才是真正的信佛

净空老法师:【如何才是真正的信佛】

至诚礼请尽虚空遍法界诸佛刹土一切众生,同修师兄,在佛光注照下,同沐佛恩师恩,沾法喜,共妙乐,闻佛开慧,依教奉行,真信切愿,发菩提心,老实念佛,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同成佛道,共度众生!

昨天跟诸位讲到皈依供养。在法供养里面,莲池大师的《弥陀经疏钞》,引用华严宗清凉大师的一段话,这是清凉大师讲的。高齐的时候(这是在南北朝时代),大行和尚提倡念佛法门,他以四个字与同学们共同勉励。这四个字就是信、忆,忆佛,念佛忆佛,「信、忆不离于心,称、敬不离于口」,黄念老说,这句话就是本经所讲的「忆念受持,皈依供养」。《弥陀疏钞》里面说:往生净土,一定要有信心,千信则千生,万信则万生。信佛名字,诸佛即救,诸佛就护念你。心常忆佛,口常称佛,身常敬佛,始名深信。这几句话有必要加以详细的说明,怕的是初学的同学望文生义把意思错解了。

什么叫信?信很难,不容易。我在以前曾经跟诸位报告过,早年我在台湾学佛是二十六岁,我学佛七年出家,出家之后就教佛学院,就出来讲经,我是一出家就讲经。在没出家之前,我跟李炳南老居士学经教,学的时间不算长,一年三个月,就是一共十五个月,没有出家之前在台中住了十五个月。可是进度很快,我是一个月学一部经,所以十五个月我学了十五部经。以后一出家就教佛学院,在佛学院教一门课,一个学期教一部经,他三年毕业;三年六个学期,只用六部经,我学了十五部经,我还有九部经用不上,所以进度很快。这样过了两年之后,我才受戒。照规矩,李炳南老居士是我的亲教师,我的佛法是从他那里学来的,所以受戒之后一定要去拜老师,这是中国人的礼节。我到台中慈光图书馆,还没进门就看到老师在里面,他也看到我了,他跟我招手,指着我:你要信佛!说了好多声,一直我走到他面前。我不懂这个意思。

你想想看,我出家那时候学佛九年了,也讲经、也教学了,现在受了大戒,他指着我说:你要信佛。我不信佛,我怎么会学佛?我不信佛,怎么会出家、怎么会受戒?所以这个话就把我搞迷惑了。他叫我坐下来,然后告诉我,他说:你不要以为你受了戒,你信佛了,有很多老修行人到八、九十岁,胡须白了,还不信佛。这我有点明白。怎么样才叫信佛?你要真正明白佛所讲的道理,真正要理解,理解之后要依教奉行。你要是做不到,你不信。原来这么一个标准,这个标准是很值得我们警惕的。

佛所讲的,我们有没有做?做了,做到多少?十之一、二,还有十之七、八我们做不到。做不到是什么原因?不信!所以此地讲,信忆二字不离于心。你要不信,你这个忆佛念佛做不到,唯有真正相信,你心里头才真的有佛。口里念佛,一天念十万声、念二十万声,心里头没有,不信!信佛是什么样一个情形?你心里头真有佛,真的是二六时中昼夜不间断,你心里头真有佛。你真的常常想佛,真的常常记住佛的教诲,你会依教奉行,即使做不到,你会很认真努力要想把它做到,这才叫信。所以不是我们一般普通人讲的泛泛之信。

信佛之人,于此可知,他的心同佛心。佛是什么心?佛门里面常讲,这两句话概括了整个的佛法,「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慈悲为本是佛心,慈悲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爱心,佛的爱心是清净的,是平等的,是真诚的;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佛没有不爱护的,没有不尊重的,没有不帮助的,这是佛心。佛的行,那就是方便。方就是方式,用什么方式帮助众生,使他能早一点成就;便是便宜,用我们现在话是最适合的,方便就是最适合的方式、最适合的方法。这个方法不一定是善是恶,但是这个方法肯定帮助他成就。帮助他,我们现在的话说,快速成长。这个成长是两方面,福慧要成长,帮助他福慧成长,另一方面,帮助他消除业障;业障不消除,福慧不能增长,福慧增长,业障一定要除,这个道理要懂。

我学佛算是很幸运,没有走冤枉路,亲近真正善知识。所以出家师父我只有两个,前面一个是章嘉大师,后面一个是李炳南老居士。章嘉大师往生了,我才依止李炳南老居士。我学佛的根底是章嘉大师那个地方养成的,我跟他三年,他教我看破放下。看破,福慧增长,放下,消除业障,我们的信心从这个地方生的。信心清净,《金刚经》上说的「信心清净,则生实相」。所以那个方便是高等的智慧,是无比希有的因缘。

我在入佛门没多久,那时在家,我还在工作,章嘉大师告诉我,「佛氏门中,有求必应」。这他教我的,我这一生得他的受用,真的得殊胜利益。他告诉我,果真以此深心奉尘剎,奉是奉事,不但是奉事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如来,还要奉事遍法界虚空界里面的九界众生,要奉事一切众生。这个奉事用现在话就是为他服务,全心全力帮助一切众生。这章嘉大师告诉我的,他说你要真能发这个心,你这一生佛菩萨照顾你,你什么都不要操心。我肯定了老师的教诲,所以一生从来没有为自己着想过。为什么?我用不着想,都是佛菩萨照顾,一饮一啄都是佛菩萨照顾到;今天没饭吃,也是佛菩萨照顾,大概要我饿一顿,看看什么滋味。佛菩萨替我安排的有顺境、有逆境,顺境要放下,放下贪爱,逆境要放下,放下瞋恚。这就是我们在讲席里头常常劝勉同学的,消业障。你业障不消除,你智慧不能现前。

实实在在讲,什么是业障?业障就是起心动念。业障消除了是什么现象?心是平静的,就是我们在见色闻声,六根接触外头六尘境界,不会分别,不会执着,不会起心动念,业障就消除了。所以在境界里面时时刻刻考验自己、提醒自己,天天在勘验。我们的心,首先想到是不是一年比一年清净,今年比去年清净多了,进步!这一个月比上个月又有进步;如果做到每天不一样,那不得了,这个人往生极乐世界,肯定是实报庄严土上上品往生。这个我们现在还做不到,我现在充其量只能够说一个星期跟一个星期相比,每个星期都有进步,但是进步的幅度有高有低,最低的限度也有一点小进步,所以才有法喜充满。

从什么地方去勘验?就是逆境恶缘没有瞋恚心。在初学的时候是压,佛这么说的,我不能不做!可是我这个功夫,三十年之后真的压住了,不要再起心动念的压了。虽然能伏住烦恼,逆境恶缘不会起心动念,可是心里头还有微细的波浪,不过它不起作用就是,你就知道多难。四十年之后,我学佛是五十三年了,四十年之后逐渐逐渐平稳了;五十年之后,微细的波才没有,不但没有,我感谢、感恩有这么多境界来考验我,就好像我参加考试。大风大浪,如如不动,平平安安,欢欢喜喜,快快乐乐,这是业障消除的现象。这要感谢佛给我消灾、延年益寿,如果真的我要四十五岁死了,那个时候死了,那个时候我那个烦恼压不住,勉强压住,不起作用,心不平。所以我们从这个过程当中觉得寿命很重要,就是你熏习的时间要长,你没有那么长的时间熏习,你伏不住烦恼。顺境不生贪爱,一丝毫留恋都没有,真正做到随缘而不攀缘。

经本展开,我平常读经,我天天都在读经。我很用心,读得很详细,你们翻开我的经本,我都用有颜色的笔把它做成记号,但是上台来讲未必用得上。前两天所讲的都不是这些批注的,所以今天我要把批注里面东西跟诸位来做一个研究讨论。经论当中、批注当中字字句句无量义,你没有契入境界,你看不出来。契入有浅深不同,契入少分,你能看出少分的义趣,契入得深,你就看得深广。经典的深是没有底的,我们在《华严经》上明白了。

《华严经》上跟我们讲,微尘里面有世界。微尘,我们肉眼看不见的。佛在经上告诉我们,阿罗汉的天眼能看到微尘。但是还有比微尘更小的,更小的微尘叫色聚极微,比色聚更小的叫极微之微,那个阿罗汉看不到。《华严经》上讲的微尘是极微之微,阿罗汉、辟支佛、权教菩萨都看不到。什么样的菩萨才能看到?我们一般的想法,总是八地以上才能看到,八地是不动地

。佛说这个微尘里头有世界,跟我们外面这个世界一样大;微尘并没有放大,世界也没有缩小,微尘里面的世界跟外面世界是一样的。于是我们自自然然会联想到,那个微尘世界里头还有微尘,那个微尘里头还有世界,于是重重无尽。这才讲佛法其深无底,我们才真正体会到真的是无底,不是一般讲的无底。如果不读《华严》,确实你体会不到这个其深无底怎么讲法。其广无边,我们还笼统能想象得到,其深无底怎么讲法?微尘里头有世界,微尘世界里头有微尘,微尘又有世界,重重无尽,这叫无底。

什么人能契入微尘世界里面?那微尘世界里有无量佛,也去参学;微尘世界里头有无量无边的众生,也去帮助佛去度众生。佛说了,普贤菩萨能入。这个普贤菩萨,克实而论,应当是当位普贤,当位是等觉,等觉普贤。可是我们把这个意思引申出来,因为其深无底、重重无尽,我们想象当中,菩萨位次亦复如是。譬如,圆教初住菩萨修普贤行,他是普贤菩萨,他是真的不是假的。普贤菩萨在西方极乐世界是四土三辈九品,在华藏世界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初住菩萨,这是最浅的,可能在重重无尽的微尘世界里面,他入第一层,第二层他就不行了;二住菩萨能入两层,三层他就不能入了。所以到等觉菩萨能入四十一层,到如来果位,那就重重无尽。这个道理跟事实真相,应当是这样的一个境界。

现在科学家发现,微观世界他发现了,发现最小的物质,发现了。但是最小物质里头有世界,他没有发现,这是科学我看很难做得到的。那里头有世界,佛这个说法,我们怎么能相信?我们在理论上能通,为什么?理论是法性,法性没有大小,法性没有来去,法性没有前后。正是《中观论》上所讲的,法性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垢不净、不一不异。从这个理论上,我们能够信得过。那要很深的禅定才能把这些障碍突破,才能够见到事实真相,那是普贤菩萨的信心。

但是要知道,西方极乐世界是普贤菩萨的法界,我们这个经第二品「德遵普贤」,第一句话就说「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所以修净土的人应当要修普贤行。普贤行是菩萨行门里面最高的、最殊胜的,我们天天念「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天天念,大家都念得很熟。念是念了,有没有想到?先不说做到,你有没有想到?你有没有想到我要礼敬诸佛?想都想不到,当然你就没有法子做到。诸佛是一切众生,所以普贤行高,高在这里,圆,圆在这里。为什么?一切众生皆是未来佛。

大乘教里头佛常讲,一切众生跟我们什么关系?过去父母、未来诸佛。你怎么能不敬?我们如果说在日常生活当中,这个人我喜欢他,那个人我讨厌他,你讨厌他就是讨厌佛,你就是讨厌过去父母,这怎么行?所以礼敬这一条你永远修不圆满,你欠缺太多!不但一切人,人是众生,一切动物都是众生,那蚊虫要来咬你,晓得牠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我恭恭敬敬供养牠;你要是一巴掌打死了,这佛被你打死了,父母被你打死了,这怎么行?所以首先要有认知,你要认识,你要明了,然后你心里头就有了,真的是常常念,「我要礼敬一切诸佛」。

既然有礼敬,你还能害佛吗?所以慈悲心从这个地方油然而生,慈悲心是性德,你的性德就透出来了。大慈大悲没有任何条件,为什么?知道遍法界虚空界跟自己是一体。称赞如来,你还能毁谤人吗?你还能造谣生事吗?所以你都懂得这个意思,心上真有了。勉强去做,这个做是要长时间,长时间慢慢就做成习惯了,开始做总是很难,常常犯过失。但是常常犯,常常改,年年有进步,这样就好。我跟诸位同修做的这个样子,我是搞三十年才熟了,会不会犯?还是会犯,四十年犯的就很少,五十年大概就不犯了,这就进步!由此可知,「信忆」之难,你看到这两个字,好像有的时候含糊笼统、马虎就过去了,这两个字里头意思太深太深了。

文摘恭录:净空老法师主讲《大乘无量寿经》第167集片段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金刚经福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