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福音网

仁山法师微课 | 生命大关怀(一)

发布时间:2023-12-19 01:22:51作者:金刚经福音网
仁山法师微课 | 生命大关怀(一)

亲爱的各位莲友,大家晚上好,阿弥陀佛。很高兴在微讲坛跟大家共同学习。从今天开始,我们将会围绕“如何正确认识生命关怀”这一关系到每个人现前生活以及将来如何自在往生的关键问题作相关的探讨和说明。

长期以来,临终助念是念佛同修非常关注的话题,围绕临终助念的各种观点和操作方案也是层出不穷。总体来说,大家的发心都是善良的,总希望能够让身边的有缘人在临命终时减少一些障碍,减轻一些痛苦,能够正念分明,蒙佛接引,带业往生,乃至不退成佛,乘愿再来,普渡众生。

但是,这中间因种种说法,因各自的立场导致念佛同修们有时会无所适从。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就专门说一说“如何理性的去认知临终关怀”。为了更好的更全面地去认识临终关怀,也就是,临终如何去安慰、引导、协助念佛人提起正念、生起信心,能够在佛愿力接引中往生净土。

针对这一话题,我们展开来作细致的说明。之所以我们的话题扩展为生命关怀,而不仅仅是指临终关怀,当然它必然包含临终关怀。这样说的用意,就是让更多的莲友从现实的生活中开始去理解、去运用、去准备。不是说等到临命终的时候才开始去做,而是在生活的当下,在每一天,我们都需要用一种正确的态度去关怀每一个生命,当然也包含我们自己。

社会上所说的生命关怀,主要是指在人生的最后阶段。当生命遇到疾病,或者是绝症,这个时候需要提供有效的关心,其中包括对病者生理的医疗、协助,以及对精神的安慰和灵性的引导。而我们今天所说的生命关怀,则重点是指心理习惯、人生信念,以及如何正确的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念佛以及引导自己身边的有缘人念佛的好习惯。

平常所说的临终关怀,是生命关怀的最后环节,当然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但是,如果没有平常的信愿培养,没有平常的思想互动,没有平常念佛的习惯,临命终时做这些工作的时候可能会有些为难,所以,我们需要注重平常的引导。

客观地说,每个人生活都需要更加的安心,而生命关怀就是从当下安心开始。持续这一种安心的状态,直至我们离开这个世间。将心比心,每一个人都希望这样,因此,这不是说在关注与我们不相干的人,而是发自内心地养成一种尊重生命、守护生命,为生命提供最佳归宿的用心习惯。

我们不少念佛的莲友,平常也经常参加临终助念的活动,有时也在担心自己临命终时是否有人助念,这些忧虑都可以理解。但仅仅是这样忧虑会给我们带来困扰,所以才说,关怀不仅仅是对其他生命的关怀,她也包含对自己的关怀。所谓对自己生命的关怀,正是念佛人应当要有的坚定的信心和恳切温馨的往生的心愿,守护好我们当下的心愿,实际上就是对自己生命的关怀。

为了更好地为大家说明生命关怀的具体内容,我们把生命关怀这一话题,分为两个阶段来讨论。第一个阶段,就是在生之前,也就是我们在断气之前这个阶段,这是从现在开始一直到临命终时。

第二个阶段,是临命终直至后事妥善处理。这个阶段是很多人所关注的就是临终助念,有时包含了断气之后。断气之后,实际上已经属于超度亡灵了,但是当前不少助念的莲友,习惯上也认为这是临终助念。其实临终是在断气之前,否则谈何临终呢?

我们当前讨论的重点是在断气之前,包含了临命终时。断气之前,我们可能想到的是,我们现在还很健康,还没有必要这么着急去了解,这是常人都有的误会。所以我们今天所说的重点,就是从当下开始去正确的认识我们生命的真正的状态。我们现在的生命,其实并非是我们完全能做得了主的。正如佛陀所说:人命无常,在呼吸之间。

我们需要有这样一种觉悟,就是把生活的每个当下都看作是人生升华的关键环节。临命终时,就是这一关键环节的具体体现。但是谁又能确定临命终时什么时候会到来呢,所以才说我们需要把关注临命终的这一种状态扩展到平常生活的每一个当下。

这样说来,生命关怀在临终之前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修行。其实啊,修行本身就是生命大关怀,自然也包含了临终关怀。所以,是没有必要把临终关怀当作一种特殊的现象,或者说特殊的修法去看待的。他是包含在我们修行的具体的操作环节当中的。

首先我们需要在自己日常生活中坚定念佛的信心,坚定往生的愿力,进而养成念佛的习惯。这一种信念的坚定程度足以能让我们忘记无常的恐惧,乃至临命终时也不会有任何的担心。这正是念佛人对自己的关怀。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以自己能够做到的方法给身边的家人朋友,尤其是身边的长辈带去生命关怀。

家中健在的长辈,比如爸爸、妈妈、年长的爷爷、奶奶。只要自己现在有这样的缘分,从现在就可以开始对他们做生命的关怀。具体的做法: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要发自内心的去关注长辈的生活。这需要我们自己根据长辈的生活习惯,慢慢地去跟长辈交流分享,渐渐地植入念佛的元素。

平常多说一些跟念佛相关的话题,不用担心长辈会排斥、不相信、难以接受。我们也是从最初不相信、慢慢了解、最终欢喜念佛,现在信心很坚定发愿要往生净土,因此我们需要多一些耐心。如果现在我们没有这样的耐心细致的说明、关怀。那么临命终时所剩时间不多,谁又能保证我们一说他们就会相信了

。所以这是我们平常的一种生活态度。

这一种做法可以有效地将临命终时手忙脚乱、临时组织人去助念,找不到人手或者大家兴师动众、过于劳累,把这样一种临时抱佛脚的现象得到有效的改善。所以,我们试着去倡导让每一个念佛人都成为生命关怀的最佳人选,让每一个念佛人都成为自己家人最佳的生命关怀员。

作为念佛人,我们要直下承担这份责任和义务,不必等到临命终时由其他人来帮助我们,如果有,当然是最好不过。但如果没有呢,我们需要现在就开始。由一个人变成一家人,一家人彼此可以互相关怀。这样化整为零,可以有效地将临终助念的这一种宗教式的活动似的变成一种生活化的平常化的人性化的家庭化的生命关怀模式。

关于念佛人自己念佛和劝家人平常也要知道念佛。这一类的开示,印光大师当年是有这样的教诲。我念一段跟大家分享一下:所以平素,即要彼等知其利害,要常与说,到自己临终,彼等即是助道之人。岂但与己有益,实亦与彼等均有大益。若只知自己修持,绝不与彼说其利害,则汝临终时。

若只知自己修持,绝不与彼说其利害,则汝临终时,彼等决定是破坏正念之人,决不助汝净心,令得往生也。这是在民国二十年印光大师写给许熙唐居士的书信中所说的一段话。

这段话意思非常通俗,而且直指重点。所以平素,就是说因为这样的缘故,所以在平常既要彼等知其利害,念佛人就要跟家人多说跟念佛、跟临终往生这一系列相关话题,让家人知道。要常与说到自己临终,彼等即是助道之人。经常说这一系列相关的话题。那么临命终的时候,自己就可以得到家人的助念,正确的帮助自己往生净土,这只是其一。

其二,岂但与己有益,实亦与彼等均有大益。这样不仅仅可以如法地成就自己往生净土的资粮因缘。同时,也是我们真正报家人恩德、引导家人往生净土的最佳缘分。如果平常不说,要等什么时候呢?如果这一生作为眷属我们没有掌握这个机缘,那以后我们在生死轮回中,在芸芸众生中再遇到,我们岂不是有负于人吗?眼前是一家人,正好可以为将来在净土共同聚会做准备。

所以印光大师说,这样做不仅仅是可以成就自己往生的殊胜因缘,其实。也是在利益家人。这是一举两得的做法。其实,这正是刚才我们所说的,将关注临终助念的这样一个环节扩展到平常生活中,每一个跟家人沟通的机会,让我们这样一种用心成为一种习惯。所以说,生命关怀本身就是修行的习惯。如果仅仅是盯着临终助念,只认为这样才是临终,才是生命关怀未免就会有些狭隘。

后面印光大师又特别提醒念佛人:若只知自己修持,绝不与彼说其利害,则汝临终时,彼等决定是破坏正念之人,决不助汝净心,令得往生也。这段话非常现实。意思是说念佛人如果只知道自己念佛而忽略跟家人分享念佛的好处、往生的利益。因种种原因顾虑而不敢说不愿说不能说。认为我只需要自己念佛,念到往生自在就可以了,这有一种隐患,那就是临命终时家人有可能会来障碍。

而这一种障碍,多半也是出于好心。因为家人并不理解跟念佛相关的做法。所以他自然会用世俗的常情,比如说,临命终时来劝你不要念佛,说你念佛一辈子已经很累了,该休息了。又或者孝顺的儿女,这个时候要表孝心,一边哭一边闹,这样肯定会影响念佛人当下的心念。纵然是信愿十分坚定的念佛人,遇到这样的障碍也难免不受干扰。当然,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说家人是冤家债主,其实这样说是有些不负责任的,既然是一家人应当好好沟通。

如果临命终的时候再来沟通,可能就有些措手不及了,时常遇到去临终助念的一些莲友,看到家亲眷属很难配合。纵然费了不少的口舌让家人配合了,也很难心心相映,大家只能说这是个人的缘分不同。其实这些现状是可以提前做些工作加以改善的。所以我们现在讨论的重点是放在临终之前,让我们对自己的念佛信心、念佛往生的愿力不断加强、念佛的习惯不断养成的同时,要注重在我们身边去分享念佛的好处。

由一个人念佛,成为一家人共同念佛。由临终时手忙脚乱找人助念到每一个念佛人的身边都是可以互助的做临终关怀。这与临终关怀的相关做法。我们在后面还可以更加细致地讨论,今天跟大家说分享的重点,就是生命关怀的定义。我们将对临命终时的这种关怀扩展到我们当前的生活中。生命关怀的目标,就是让每个有缘遇到佛法、听闻到念佛法门的众生都能自在安详的蒙佛接引生净土。

生命关怀的具体做法:就是加强自己念佛的信愿和念佛的习惯,同时要注重在平常去关注自己的家人,尤其是长辈,多去分享念佛相关的一些说明,让自己生活在“念佛生命大关怀”这样一个氛围当中。同修莲友之间也可以彼此建立念佛生命关怀的联系网。

由一个人到一家人,由一家人到家庭念佛互助关怀。这样我们就将临终助念关怀这样一种活动式的临时的不确定状态的做法,可以渐渐地完善为日常化、家庭化、人人都可以直接参与的生命互助关怀模式,希望大家能从这里获得一些启发。今天的分享,先到这里。祝福大家身心吉祥,阿弥陀佛!

仁山法师.微课实录 2018.3.27

请点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金刚经福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