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首先要承认,梁武帝是被他手下的叛将造反,而将他软禁的。但是,梁武帝是饿死的吗?他究竟是多大岁数死的呢?
也许大家都不知道吧,梁武帝在位48年,享年86岁,是秦始皇以来,我国历史上第二位长寿的皇帝,仅次于清朝的乾隆皇帝,以86岁高寿而终。
再者,据明朝高僧的经典中记载,梁武帝本自就虔信佛法,在他被软禁后,更是常持八关斋戒,过午不食,但是那时他已经身体老迈,毕竟是八十六岁的老人了,所以一定体虚病弱,所以,佛也开许,在这种情况,如果过午不食,遇老病弱者,佛容许弟子们吃些“石蜜”做为药食,保养身体。所谓石蜜,就是冰糖。
他那个囚禁他的叛将侯景也算不错,没将这位往昔的主人杀害掉,而且还一直奉养了那么长时间,但是,如果梁武帝还开口问他要这个要那个,尤其是比一般食物更难找到的石蜜,那他就更是不胜其烦了,所以后来就没有供给他。
所以,我曾看过一位喇嘛师父讲八关斋戒的功德的,喇嘛师父说,如果过午不食,但有病要吃药,不吃就会死的,这种情况还能守戒不吃的这种人,尤为是功德殊胜,这种人的后世所得的福报会更为巨大。
所以,梁武帝那么大岁数,也真是高寿了,他虔信佛法,所以,宁守八关斋戒,不给我石蜜吃,我就过了午我就什么都不吃吧,所以,他就是这么样被传说成“饿死台城”的。
盛传达摩祖师去见梁武帝,批评梁武帝是“并无功德”,说他梁武帝一生修的是“福德”,但福德不是功德,功德可以出三界,了生死,只福德是不行的。
但是梁武帝一生的福德确实没白修,我们没有神通,不知道他死后往生何处。但就仅论他,虽沦为阶下囚,但仍然能保全性命,就这个一条,已经是古今就少见了。更有他那么样的际遇,饱受过山车似的起起落落,还能有那么高寿而终,这就是对一个平常的老人来说,也都相当不容易了。
所以,我们佛门这一位大护法,要论他人生,又有福,又坎坷,但却蒙佛菩萨关照,大灾难中,还能保全性命,还能得高寿而终,这已经蒙佛菩萨的广大灵感,莫大的恩德,真实不虚了。南无阿弥陀佛!
【附录】:
梁武帝的轮回——听经三载得人身【转载】
华夏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君主帝王芸芸。除了历史上的三武一宗灭法事件外,没有哪个君王不尊佛崇道。并且,有不少的帝王在推动促进佛道的兴盛上,起了很大的作用。南北朝时期的南朝皇帝梁武帝萧衍(464-549)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位。
萧衍是汉代相国萧何的后代,在位48年,寿86岁,是秦始皇以来中国历史上第二长寿皇帝,仅次于清朝的乾隆。萧衍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武都精专的帝王。《资治通鉴》说梁武帝“博学能文,阴阳、卡篮、骑射、声律、草隶、围棋元不精妙。”而其天生就具备的文采和军事才能,在他7、8岁时就给他带来了显赫的声誉。
萧衍在佛教兴盛的历史上,作用极大。他不但自己勤修不辍,还热衷于弘扬佛法。汉地僧人戒荤腥吃素的戒律,就是在他专门写了《断酒肉文》后,极力提倡并大力推行的。僧人头上留戒疤,也是渊源于梁武帝。他为了超度其下了地狱的妻子而写下的《梁皇宝忏》一直在佛教徒中盛行不衰。佛教徒超度孤魂野鬼的盂兰盆节也是源自他的带头作用。盂兰盆大斋就是普食的意思。据说地狱里的罪人,因梁武帝设斋造经二事,得消一切罪业,地狱一度曾为此一空。据说在他的统治区域内,佛法最鼎盛的时候几乎有近五成的百姓出家!他在位期间用过的年号也很特别:天监、普通、大通、中大通、大同、中大同、天清。
南朝梁武帝萧衍留下了许多传奇,采撷史料,这里有一些关于他和自己的子民们轮回转生的故事。
一、听经三载得人身
东晋后年,济南泰安的兴国寺(今千佛寺的前身)里,大通禅师关房前天井里墙角边上,有一条有灵性的白颈蚯蚓。禅师日日只诵《法华经》,诵经三载,这蚯蚓也听经三载。终于有一天禅师闭关期满出来,偶见关房前草深数尺,唤小沙弥锄草。小沙弥不知道墙角有条蚯蚓,无意中把它给挥为两段。小沙弥连声说:今日伤了一命,罪过,罪过!掘些土来埋了蚯蚓。无故而杀生就是罪过。蝼蚁虽小,也是生命。
人身难得。这蚯蚓因为听得修炼人诵经,积下修炼的佛缘,以宝贵的人身转生。他转生于徂徕山(在今江苏)附近一个姓范的穷苦人家,刚长大就父母双亡。于是他舍身徂徕山西南光化寺中做了伙夫,在空谷法师座下跟着修炼,取法名普能,他老实肯吃苦,慇勤伏事长老。
普能虽不识字,却把一部《法华经》背诵如流,早晚一有空闲便诵经修炼,30余年勤勤恳恳。一日听说兴国寺大通禅师坐化去了,去得甚是脱洒,动了想转生的念头,来到师父面前磕头说:范道在寺多年,一世奉斋,并不敢有一毫贪欲,也不敢狼藉天物。今日拜辞师父回首,师父慈悲,给个安身去处。师父道:你起来,我与你说。你虽也跟着修行,毕竟还没有摸着门迳。于是给范道授记。师父道:安净坚守,不要妄念,去投个好去处。轮回转世,位列侯王帝主,修行不怠,方登极乐世界。于是普能便坐化而去。
二、再次历劫为执著
贫苦的考验过去了,范道这次转生到一个富贵人家。转生到几十里外盱眙县的一个叫黄岐的大员外家里。这员外夫妇一生积德行善,到了40多岁得了这么一个端然秀拔的儿子,自然如珍宝一样珍爱。可是这孩子一生下来就没完没了地哭,连奶都不吃,叫这俩口子心急如焚。有人就告诉他们说:20里外光化寺的空谷法师能知过去未来,你去拜求一下,看这孩子这是怎么回事。
见到法师说明情况。法师知道,是那范道今生想求得师父授记。于是法师赶到黄员外家里把手摸着小儿的头,在小儿的耳朵边轻轻说了几句,小家伙就再也不哭了。看到这场面众人都很惊异,那黄员外恭敬地对法师说:待满周岁就送到贵刹寄名出家。小孩周岁的时候,就抱到空谷法师那里取了法名黄复仁。到了6岁的时候,村子里的人都知道了这个聪明伶俐的孩子是光化寺里范道转生来的,日后必然富贵。可是偏偏这个黄复仁却一心修炼。
这县里有个童太尉,有个女儿与复仁同年,两家自幼便许下媒约。而这聪明过人的姑娘也是喜欢读佛经,一心出家。到了15、6岁,两人一心只要出家修行,不愿嫁娶。双方家长一看这哪行啊,于是就把两人的婚事给办了。这两人结婚后却不做夫妻,一起把家当作佛堂,每日念经打坐修炼。
3年过去了,一日两人正入定呢。黄复仁忽然看见一个美人儿过来要缠绵。他刚有些动心,就回转过心神,可是刹那犹豫中,突然一声响见到火光缭绕,惊醒过来了。复仁就对妻子说自己几乎着魔的事。童小姐比他悟性好,告诉他:最好我们去见空谷法师。
见得法师,法师说:欲念执著一起,就被羁绊住了。你得再转生从其他方面解脱,最后才能圆满,你们俩都去转生吧。过去的修炼真的是太不容易了,就因为这么一个执著乍起,就得再历轮回之苦。师父又告诉他们:夫也亡去住,妻也履福田。休休同泰寺,荷荷极乐天。师父就是师父,你哪辈子什么时候会起什么执著遇到什么难,早就知道了,也早就给你安排好一生一步往下走了。
俩人拜辞师父回到家里,对养娘和两个丫鬟说:我们要跟你们告别了,要去转生了。养娘就着急地说:我跟你们俩这么多年,也一起修炼,怎么就不带我一起走呢!复仁说:恐怕你的缘份还没到。于是两人就一起坐化了。而那养娘回到屋子里,自己也坐化了。看来,一个群体里来的人,怎么都要一起走的。
三、故人相聚心意合
贫而不移,富而不骄,那就有更大的福德等着了。5月初5,那复仁坐化的时候,正好是世胄之家,兰陵萧顺之的妻子张氏将要分娩的时候。萧顺之就是齐高帝的族弟。张氏夜里梦见一个身长丈余衮服冕旒的金人。一群红衣人,车从簇拥,来到萧家堂上歇下。这个金身人,独自进到张氏房里,望着张氏下拜。张氏惊慌之下正要问,恍惚间梦里醒来,就生下一个儿子。
此子自生来便会啼啸,状貌奇伟,虎目龙颜,颈项有一道圆光,右手有纹印曰武。取名萧衍。8、9岁时,身上异香不散。聪明才敏,文章书翰,人不可及。亦擅长谈兵,料敌制胜,谋无遗策。萧衍稍大,博学多通,好筹略,有文武才干,时流名辈都对他推崇十分。他的居室上常有云气,见到他的人都不由自主地肃然起敬,连长辈都不敢随意和他开玩笑。
当时他与沈约、谢朏、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等好友被称为“八友”,其中萧衍最有胆识。黄复仁化生之时,原来奶娘转世为范云,二侍女一个转世为沈约,另一个转世为任昉,与萧衍同在竟陵王西府为官,既然有这么大的缘份,自然义气相合。后来范云在萧衍手下任谘议,任昉为参谋,沈约为侍中。萧衍称帝后沈约写了《宋书》、《齐纪》等书,而谢朓则是当时有名的诗人。
一朝君子一朝臣,轮回转生中,恩也好怨也好,大家所遇到的其实都是故人。
四、法师看护避大祸
齐明帝萧鸾在位只有5年就病死了,他无能的儿子宝卷即位,只知道吃喝玩乐、荒淫无度。宝卷治国无术,却很残忍,做皇帝后杀掉了很多大臣,对一些功臣也妄加杀戮。当时担任雍州)在今湖北襄阳)刺史的萧衍逐渐和他对立起来,暗地里招兵买马、屯粮积草,砍伐竹木,沉入檀溪之中以备造船之用。宝卷听说萧衍的举动,便派郑植到雍州要刺杀萧衍。
此事惊动了光化寺空谷法师,就托梦给萧衍:法师拿着一卷天书,书里夹着一把利刃,递予萧衍。萧衍醒来,思忖一个僧人拿这夹刀的书卷给自己,莫非有人要来杀我?
次日有人来报,朝廷使郑植奉诏书要加爵。萧衍心里全明白了。先不与郑植相见,使人在宁蛮长史郑绍寂家里安排酒席。宴会上萧衍对这名刺客说:“朝廷派你来杀我,今天的酒席上可正是下手的好机会啊!”参加宴会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把郑植弄得十分尴尬。萧衍又说道:“朝廷使卿来杀我,必有诏书。”郑植赖道:“没有此事。”萧衍喝一声道:“与我搜看。”立刻就把郑植拿下,搜出一把快刀来,又有杀萧衍的密诏。萧衍道:“我不负朝廷,如何要杀我?”宴会以后萧衍陪着这位刺客参观所有的府库和军备,看得他郑植心灰意冷,哭着回去了。
五、业力轮报从未错
萧衍策议起兵。其他大臣,带兵夜入皇宫,杀死在国难当头还在醉生梦死、歌舞不断的宝卷,然后将他的头颅送出,献给萧衍。宝卷死的那一天,一个叫侯景的人出生了。
天监二年,有一天,武帝问宝志法师道:“国有难否?”宝志用手指指喉和颈(暗示侯景)。后来侯景在梁作乱,攻占建业,武帝被囚禁饿死。简文幽禁被压死,梁武帝的宗族子弟几乎全部被侯景所杀。当时的人都说侯景是东昏侯的后身。武帝杀东昏侯是天意,可是不该枉杀其无辜族人;结果侯景不杀武帝,却几乎杀尽其族人。天网恢恢,业力轮报看来是从来不差错的。
萧衍登得帝位之后,改国号为梁。佛性人人都有,他一心修佛,而且受了戒。他很喜欢寻找那些得道高人。当时有个叫榼头的僧人,修炼十分精进,梁武帝非常敬佩他。一天派使臣下诏书叫榼头晋见。当时武帝正和沈约下棋,想要杀上一段,这里使臣连禀三次,他全不听得,口里说:“杀却。”使臣以为要杀榼头,马上就把榼头推出去杀了。武帝下完棋就说:“叫榼头师进来。”使臣回答:“已奉旨杀了。”武帝大惊,才明白是杀棋时误听之故:“他临死前说什么没有?”使臣说:“他说,我没有罪,前世做小沙弥的时候,用铁锹锄草,错送了一条蚯蚓的命,武帝当时是那个蚯蚓,今生该还他命。”武帝听了流泪悔恨,不过也没用了。虽然那榼头僧人欠武帝一命,可是榼头此生已经是一个修炼人了,杀修炼人的罪过可是天大的。
六、休休同泰终荷荷
因为榼头的事情,武帝一连好几天闷闷不乐。沈约看出了他的心思,于是派人四处探访高僧。闻得都城10里外就有一个法号叫道林支的高僧在结庐修行,于是赶紧报告给了梁武帝。武帝听了很高兴,就大起銮舆,旗幡鼓吹的一齐出城去那茅庵里来迎支公。支公已先知了,庵里都收拾停当准备起行了。武帝与沈约到庵里,武帝屈尊下拜,尊支公为师。行礼已毕,支公说道:“陛下请坐,受小僧的拜。”武帝说道:“哪曾见师拜徒?”支公答道:“亦不曾见妻抗夫。”只这一句话,武帝听了,就如提一桶冷水,从顶门上浇下来,遍身酥麻,心不知怎地豁然洞彻,就省悟了前世黄复仁、童小姐之事。原来那童小姐投生在支家。二人一笑解意。武帝就请支公一同回朝,支公住在便殿斋阁里。武帝每日退朝便到阁中与支公切磋。支公与武帝道:“我在此终是不便,与陛下别了,仍到庵里去住吧
。”武帝道:“离此间30里,有个白鹤山,最是清幽仙境之所。朕去建造个寺刹,请您到那里去住。”支公应允了。武帝差官资费百万督造这个山寺,极土木之美,殿刹禅房数千百间,僧人千百余。取名同泰寺,夫妇同登佛地之意。东魏的叛将侯景投奔梁朝,可不久又举兵反梁。这时江陵地方有一居士叫陆法和,在侯景遣将进攻江陵的时候,陆法和与他的弟子800多人,把侯景击败了;欲协助武帝讨伐侯景,武帝恐怕他作乱,不听,陆法和对武帝说:“我一个修佛的人,怎么会垂涎你的王位?只不过与你有缘,知道你正在遭宿报,所以才打算救你。既然你不相信我,那你和侯景之间当是定业,不可转移。”
侯景杀进了建业,侯景自称丞相。时年已86岁的梁武帝被困于台城。一日武帝梦见榼头笑眯眯地向他走来,醒来后懊恼地说:“唉,真是报应啊!我如果不是误杀了榼头大师的话,佛祖将让我活到百岁开外的,区区侯景又何足道哉!我既已修佛,却又嗜棋,这不是对佛最大的不敬么?”
一日武帝觉得嘴里极苦,叫内侍找蜜也找不到,口中已经不能说话,于是“荷荷”中死于文德殿。同时那道林支法师也在同泰寺中坐化而去了。
版权所有:金刚经福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