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如梭,一晃半年就这样过去了。半年才把《感应篇》学了两遍,第一遍还算认真;第二遍的时候被中途的事情打断了,自己的状态也调整了很久,至今还未完全调整过来。断断续续的学完了这个课程,在提交报告前脑子里还是一团浆糊,但是必须逼着自己提交报告,不能再出现之前学《弟子规》课程时拖沓的毛病。随后自己整理了笔记,只能将印象较为深刻的内容按照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总结三个部分叙述如下,望师兄们批评指正!
一、学习内容
(一)“吉凶祸福”的根源
首先要明了“因、缘、果报”的根源在哪里,明白命运的主宰,我们才晓得对症下药。
1、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了凡四训》、《感应篇》里面说这么多话,实在讲就说一个:“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就是一个大的“因、缘、果报”。
2、命运自己主宰的,跟别人没关系
◇这就说明,人有命运。命运从哪里来的?要知道,命运是过去生中所造善恶业,业力主宰着命运。命运不是鬼神主宰的,不是司命之神主宰的,是自己主宰的。自己能够断恶修善,你的命运当然好;你如果是毫无忌惮,随顺自己烦恼习气,无恶不作,那你的命运当然不好。佛菩萨不能为我们增减一丝毫,司命之神也没有权力增减。
◇正是所谓“自作自受”,不是有什么天神、鬼神来安排的,没有,世出世间一切法就是一个“因、缘、果报”而已,佛法也不例外
。3、起心动念是根源,转变要从心念上下功夫
◇“转恶为善”要懂得从根本上转,根源是起心动念。
◇一个妄念就是一个业因,业因遇到缘果报就现前。善念有善报,恶念一定感到恶报。“善恶果报,丝毫不爽”,这个就是这篇文章里面讲的“吉凶祸福”的根源。
◇最重要的是你的存心。因好,遇到恶缘后来结果还是好的,种善因得善果。
◇每一天你能把过失发现了,这在佛家讲这叫“开悟”。改过来这叫“真正修行”,这是真实的功夫,后福无量无边。“改过”一定从心地上改,心是根,祸福之根。一个善念,福之根;一个恶念,祸之根。
◇心善,没有一样不善,言语、行为、作恶也是善;如果心要不善,言善、身善,假的不是真的。
(二)明辨善恶,断恶修善
除了明白“吉凶祸福”的根源,还要晓得怎么去修行,这就要晓得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晓得标准是什么才不会走偏斜了。
1、善恶标准
◇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感应篇》是最好的标准。
◇“善恶”两个字看起来好像很容易,实际上很难辨别,所感得的果报,吉凶祸福,非常微妙!
◇“善恶”有个标准,不算是很高的标准,是个普通的标准:我们要晓得凡是有益于人、有益于众生的是善;凡是有益于自己的是恶。所以世间人往往只看表面没有看到“用心”,世出世间圣人教我们“用心”。
◇造作一切不善的思维,不善的造作那叫“业”,业障碍了我们的菩提心,所以菩提心不能显现,道理就在此地。那么我们造一切善业行不行呢?善业也障碍了菩提心,你这个善不是真善,你这个善是善恶之善。善恶之善不行,无济于事,只能得三界有漏的福报,不能开智慧,所以佛教导我们断恶修善,这个里面不夹杂分别执着,那就叫真善。
2、读书明理
◇所以“善恶”没有能力辨别,许许多多在眼前似是而非的事情往往就错了,没有智慧、没有眼光,原因在哪里?不读圣贤书之过。常读圣贤书自然就可以避免许许多多的过失。所以整个社会问题,总归结就是教育问题。
◇读书就是为了明理,明理就能辨别是非邪正,不一定在做官。真正明白道理的人,明了是非的人,无论过什么样的生活,即使是做乞丐他也是圣人,他也得人生最高的享受。这是真的这不是假的。
◇所谓“少成若天性”,这很有道理。到中年、到老年,在这个社会染缸里面已经被严重染污了,虽然听到是很有理,也点点头,但是境缘现前依旧放不下,原因是认知不够透彻,才会有这个现象发生。那么由此可知:教学多么重要!
3、改过修行
◇知道过失就是开悟,把过失改过来就叫做修行,要认真去做,要默默去做。
(三)明了因果,安守本分
“解行相应”,真正明了和承认“因、缘、果报”就会心安理得,心安理得就会晓得尽我本分,同时也才有畏惧心,所谓“举头三尺有神明”,这才晓得踏踏实实的改错念佛,这才是真正幸福美满的生活。
1、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十法界”依正庄严,诸佛如来果地上的“一真法界”也离不开“因果的原则”。
◇大家都知道,《华严》讲的“五周因果”,《法华》讲的“一乘因果”,世出世法离不开“因果”,这是真理。“因果”讲到究竟处,古来的祖师大德们给我们做了个总结,“理不出心性,事不出因果”,这两句话把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的教学说尽了。
◇所以佛法才说“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怎么不空?“因果”转变不空,“因”会变成“果”,“果”又会变成下一个“因”,“因果”永远在循环、永远在流转,这叫“因果不空”。这些业因果报、吉凶祸福永远在循环,这就是“相续不空”,这是大道理,这是事实真相。所以佛教给我们“离相”,世间相不能执着,佛法相也不能执着。
◇帮助别人应该以什么为主?帮助他开智慧,要以这个为主,这才是真正的慈悲救护,真正帮助他离苦得乐,永脱轮回,不再搞这些生死麻烦,你是真的救济他。不是缺衣送衣服给他穿、缺食送食物给他,你救他一时,你救不了永久。你帮助他这一生,他来生怎么办?佛菩萨帮助这一切苦难众生,跟我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所以佛家的教学是教人明了“因缘、果、报”,知道我们现在这个状况是什么因缘造成的,我们要用什么样的方法来修正、来改善,这是真正的救济。不了解因缘果报的理论与事实,断恶修善他很难做到。
2、安守本分,学习真干
◇行善是自己的本分,有什么值得炫耀?!尤其是自己分内的工作、本分的工作,应当要做好,尽心尽力去做,这是本分;做不好是过失,不值得炫耀。本分工作能做好,这就是大善。真正能做好,要面面周到,相当不容易,所以没有智慧、没有学问,你就没有善巧方便。
◇知道自己从哪里来的,知道自己往哪里去,知道这个世间种种“业因果报”我们心才能安,所谓“理得心安”。这些道理事实真相不明了你心怎么可能安?这些事情我们不能不知道、不能不清楚不能不学习。“学”还要“习”,“习”是真干,你才能有真正体会。
二、学习方式
在《感应篇》的讲解当中,净空法师多次讲到我们修行不得力的原因,我根据自己的听经感受,将它们归纳到学习方式当中,这些也是我本人的毛病所在,希望在后面的学习当中能逐渐改掉这些缺点毛病。
(一)好学之心
1、好学心切,请佛住世
◇闻佛法最重要的自己要有一个真正好学之心。为什么呢?真正好学之心是自己能感,佛菩萨就有应,佛在经上讲的“佛氏门中,不舍一人”。我们以妄心学佛,不能跟佛菩萨感应,跟妖魔鬼怪感应。
◇所以佛法教学——“信、解、行、证”。你为什么做不到?“解”的不够透彻。如果你理解透彻了,你一定去做,不需要人鼓励,自动去做。“解”得不够彻底,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还是一句老话,不好学,不肯学!谁能够学到?好学的人,肯学。
◇我前面跟大家讲“好学心切”,你们就差这四个字,真正具足好学心切,你对于时间一分一秒都不会让它空过。所以同学在一起聚会,时时刻刻都在研究讨论,我们学讲经,一个讲,几个人听,听完之后提出意见、提出批评,帮助改进。这个帮助改进不是帮助一个人,所有的人都得到帮助,每个人都提升境界。哪有空闲的时间去打妄想?这才叫真正的办道。
◇佛菩萨住世不住世、住世时间长短,都看我们学习的态度是不是真的认真,所以我们自己想想我们是被佛菩萨看中了,还是被佛菩萨遗弃了。
2、信心不足,熏习不够
◇学佛的人常常接触圣人的经教,对于这些理论、事实真相,听的机会比较多,为什么转不过来?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大多数人不信,佛菩萨所讲的未必是真的。所以我们看到许多学佛的人,是抱着怀疑的态度来学佛,因此虽然听清楚、听明白了,境界现前,还是随着境界流转,回不了头来。
◇往往境界现前把持不住,第一个是读经太少,佛法熏习的力量敌不过烦恼习气。
◇为什么得不到效果?实在说熏习的时间不够,我们的烦恼习气太重,我们的意念太恶了。纵然我们的口善、行善,意不善。那个口善、行善不踏实,所以功夫不得力,劫难不能避免,道理在此地。必须做一个真实转变,真实转变里面关键的所在:深入经藏。
3、得少为足,自以为是
◇最难的是当中这一截,自以为聪明,自以为是,自己跟自己做障碍,就犯下了大错。诸佛菩萨教化众生就以这一部分作为对象,最难教的,刚强难化。对于上上下下根几个小时就解决了,哪里需要四十九年啊?!四十九年是对我们这些人的,自以为聪明,哪里晓得真是迷惑,迷惑就造业。
(二)不能间断
◇无论做什么事情一定要定一个期限,必须在这个期限之内完成,这样子才有进步。比如读书,我这一部书要用多少时间把他读完。如果是无限长的时间人心就涣散了,精神意志就不能集中,许许多多人失败就是这个原因。
◇注解里面有几句话,我在这里念一念大家听听:“不要空为美言而实行不副。”希望我们都能够说到、做到,要有恒心,要始终如一。许多的人开头还不错,很像样子,但是时间久了就懈怠、就放逸。我们不避嫌疑,也不避冤枉,不因循,不间断。
(三)放下爱欲嗜欲
◇所以修道而不能成就,不知道原因在什么地方。这些我常讲的爱欲、嗜欲,“嗜”是嗜好,嗜好的欲望,贪爱的欲望,这是根本烦恼,这个东西不断你还会有什么成就?!要连根拔除。根是什么?念头。日常生活当中,这个念头再也不会生起了,这根拔掉了。这是很难克服的一个关口,我们从难克的地方克服过去,种种贪爱、种种嗜好都把它舍得干干净净,我们才能得清净心。
◇实在讲菩提道上最大的障碍是私欲,自私自利,爱欲嗜好放不下,这才是我们真正的障碍,我们要常常反省。
(四)能忍
◇不是你们想象那样,觉悟的人一定很自在、很快乐,事实跟这个恰恰相反。觉悟的人受尽一切冤屈、受尽一切侮辱,受尽一切折磨,这些委屈、侮辱、折磨从哪里来的?从不觉众生那边来的,你要能受得了!好人受恶人的欺负,好人怎么样呢?好人还是做好人,甘愿做好人,好人是个明白人,跟这些不明白的人相处,好人还要帮助他觉悟,还要受他的折磨,受他的委屈,不是真正觉悟的人做不到。唯有真正觉悟人,心地真诚、清净、平等,大慈大悲,都流露在生活上。
◇我们有多大的耐心,你就有多大的成就。
(五)弦外之音
在学习的过程中,看似平常的句子,等到听了法师讲过才明白过来,这里面其实有“弦外之音”,学习中要注意举一反三。
《感应篇》中所列的条目,在现前这个时代我们其实每条都犯了,为什么会觉得自己没有犯?那是因为“解”的不够深。比如说听到“凌孤逼寡”这一段的时候,结合老法师所讲的内容有一些体会,之前总认为这条我没犯,听了之后才体会到:这条的意思不是说你没欺负孤寡就算没犯,它的“弦外之音”是:如果你看到孤寡受苦你不去尽力帮助他们,那这条你就是犯了。在《感应篇》里面应该有很多这个类似的情况。所以后面的学习需要注意不要只按照字面意思去做判断。
三、总结
拼拼凑凑完成了这份报告,学习至此,还是如盲人摸象一般,对于整个《感应篇》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甚至连《感应篇》具体的条目都记不住,只记住了只言片语,然而这也只停留在“知道”这个层面,离“懂得”和“做到”还有很远的距离。没有实干体会支撑的报告终究还是空洞乏味的。这半年来的所作所为确实值得自己好好反省。
在课程中净空老法师提到,“印祖的提倡就是叫我们把这篇文字要当做佛经一样的尊重一样的学习”,缺乏诚敬、没有好学之心、毅力不够经不起诱惑是自己最大的毛病。
以前总在心里笑话别人的报告只晓得摘抄句子、粘贴复制,没有真实体会;如今轮到自己的时候,才晓得跟你笑话的人差距有多大?!
版权所有:金刚经福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