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禅开示
明海大和尚明契法师
(7月24日上午)
明海师:按照我们的计划,今天还有一天的禅坐。你们不要怕,你们已经有过两天的经验了,所以在今天的禅坐中,一定会有比上两天更好的表现和体验。今天上午的禅修课程是由我主持,我们先坐一支香。请大家调整好姿势,单盘可以,双盘更佳。是不是都有盖腿的?没有的话,如果你怕着凉,坐的时候可以把两个手放在膝盖上,就不用结印了,放在膝盖上就好了。先把身体前后活动一下,再活动一下颈部。大家把身体稳定下来,然后深吸一口气,从嘴里呼出来,三次,不要太用力,自然的。把手放好,把眼光招呼好,双目半闭。方法还是上次教给大家的数息,把注意力集中在鼻端的呼吸上,从一数到十,如果中间把数弄丢了,不管弄丢多少次,你都回来,不厌其烦地再回来数一。你只照顾你的呼吸,和每一次呼出去数的那个数,其它的都不要管了。
(坐禅四十分钟)
明海师:刚才我们坐了四十分钟,各位感觉如何?有没有一点进步?(众人齐声:“有!”)我们是有意的,最早让你们一次坐十五分钟,然后三十分钟,今天是四十分钟。通过这种训练,我们发现我们自己的极限,比我们平时所知道的要高得多,所以坐禅也是一个向自我的身心不断挑战的过程。
这次我想着重讲讲坐禅当中如何调心的问题。在初学坐禅的时候,我们要把握的三个主要问题就是调身、调息、调心。我们现在掌握的方法,是从调息入手来达到调心的目的。虽然如此,在坐禅中也会出现各种复杂情况,所以我们也要掌握在坐禅中调心的方法。坐禅调心的核心问题大家应该有所体会,我们遇到的主要困难有两个:第一就是昏沉,是指我们的心识暗昧不明亮,就像电灯电压不够时昏暗的光,心识的光亮度不够,它不能清晰地了知它现在所要把握的对象。比如我们数呼吸时发生昏沉,于是我们对呼吸不能清楚了知,虽然能一直往下数息,但数字不是很清楚。第二个问题就是掉举,接近于散乱,即是心不断改变目标。本来心专注于一个目标上,然后忽然掉了,又去动另外一个念头,这叫掉举。严格来说,掉举和散乱接近,但有一些细微的差别。它们都是指我们的心不能长时间专注在某一个目标上,即是心的专注力差。
我们坐禅遇到的两个问题,一个是昏沉,一个是掉举。而我们要培养的心理素质第一个是专注(相对于掉举和散乱来说),专一在一个目标上,长时间不移动、不改变。这个能力不仅对修行,对学习和工作也是很重要的,如果我们能在日常生活中,在学习和做事的时候保持内心长时间专一于此,那么一定会有收获,所以佛教里讲:“置心一处,无事不办”。心像一匹野马,如果能把它拴在一处,长时间用功夫,那么什么事情都能办成。专注在禅定中有一个专用的名词是“止”。第二个我们要培养的心理素质是:我们对对象总是能清晰地把握它。内心的这种清晰明了,这在禅定术语里叫“观”。我们要培养的就是“止”和“观”,或者说专注与明了。我们内心专注与明了的力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我们的身心就会发生一些调整和飞跃,在身体的感受上,在心智的能力、认识事物的能力上都会有变化。训练止观的方法,我们用的是数息,也可以念佛,也可以观想阿弥陀佛的相好,也可以参话头,不管采用哪种方法,对内心训练的目标都是离不开“止”和“观”的。
在佛学里,有时把“止”用印度梵文的音译表示为“三摩地”。但“三摩地”是从修行的结果来说明,在没有得到这种结果以前我们训练的就是“止”,“止”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有“三摩地”现前,其实汉语中的“三昧”就是“三摩地”。“观”在梵文中为“毗婆舍那”,也是从结果上来说的,我们修行到内心的观照力开发出来,对事物的洞察力获得一个质的飞跃就是“毗婆舍那”,在没有得到这种结果之前的修行和积累就是“观”。
下面我想再谈得深入些,如果各位营员有志于长期禅修,应该掌握佛教中关于调心的技巧。即使抛开坐禅,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可行的,许多在座的营员还在上学,如何感知调节自己的身心状态是很重要的。接下来,我要讲的是佛教的“七觉支”,也叫“七菩提分”,“菩提”就是觉、觉悟。本来“七觉支”的修行像我们都是谈不上的,它是处于资粮位的修行人的工作。所谓资粮位就是修行人在即将见道之前做准备工作的那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修行已经到了关键时刻,每时每刻他的身心都处在非常重要的时刻,所以要采用佛陀开示的各种调心技巧来调整自己。打个比方,这就像汽车拉力赛中的司机,他必须保持高度警觉以对路况的改变不断做出调整。修行就是这样一件技巧性非常强的工作,当然我们刚开始坐一坐还不明显,随着我们修行的深入,修行到了很紧要的时候,我们自我调节的技巧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七觉支”一共是七项,它是一个调节身心的操作系统,这个操作系统是整体的、互相配合的,其中最核心的一项叫“念”,全称应该是“正念”,有一位海外的禅师叫一行禅师,他喜欢用英文“mindful”来表示。“正念”就是我们刚才讲的,没有昏沉、没有掉举,内心保持专一和觉照的状态。如果借用现代管理学的名词,即是信息及时被管理人员知道,信息保持畅通和透明。心保持正念,这是我们修行的前提。如果我们的心失去了正念,处于昏沉状态,或者是在散乱,这个散乱也包括心被种种先入为主的见解,被种种情绪和错误的见解所障碍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自己要么是根本没有了解,要么就是有一个错误的、不全面的、偏颇的了解,这时我们对自己作出的调整肯定是有问题的。所以正念是我们修行的前提,非常重要,其它的“六觉支”都要以正念为前提,以清晰明了地知道自己现在的状况为前提。
以下的“六觉支”都是对治性的,有针对性的,它是针对我们身心的某个具体状态来进行操作的。有一个“择法觉支”,它是指当你在坐禅过程中看到各种境界,比如看到一条路、一个庙,听到一个声音之类,这时你要作一个判断,如果你觉得这是可取的,心就会跟着走了,忘却了当下要做的工作。总而言之,在坐禅过程中,心要运用它的拣择的能力,不断地辨别身心的各种情况。随着坐禅的深入,我们内心对各种情形的判断力,会越来越强,越来越准确,越来越正确,不会被迷惑,这种能力,就是“择法力”提高了。一般表现为心智变得比以前敏锐,通俗的说就是变得聪明,反应敏捷,看事物看得很深,心理学上称为“直觉”能力的提高,不是分析判断,而是直觉。少数修禅的人甚至有一些少见的现象,像古代的高僧经常有这种情况,突然觉得慧力像泉水一样涌出来,觉得一切的学问都不在话下,一切的思想学问在他这里,只是瞟一瞟翻一翻就知道了;或者是诗性大发,随手就是一首诗。在明朝有一位高僧叫憨山大师,他一次突然慧力一下子涌出来,他就不断地写诗,自己想停也停不住,写出来都是很好的诗,直到累了蒙头大睡,醒来以后这种现象就消失了,但他的慧力还是在那里没有消失,只是不会失控地表现出来。像这样的情况是修行中的一种境界,如果执着就会成为障碍。总之,通过坐禅,我们的心智会变得敏锐活跃、充满灵感,如果你是学文科的可能会诗兴大发,写文章下笔千言;如果你是学理科的可能会有一个一直不明白的难题突然明白了。当然,这并不是我们修行的目的,这些都只是我们的心随着修行的深入而出现的变化。但是这里要注意,这就有问题了,我们的心就会浮起来,而且在人的性情上可能会表现出满不在乎、狂妄、一切不在话下,会对佛经里一些本来是很深的境界,冒出一种肤浅但是相似的理解,“啊,我证到空性了”,其实并没有,那只是一种感觉。这些都是说明他的心浮起来了,那么心的专注、往下沉的力量就差了,这时候要用另外一个觉支来调整,那就是“定”。在“七觉支”里所说的概念和名相,并不是一般的罗列,而是具体的操作方法。这种操作都是在两个方向互相平衡的,当心变得敏锐活跃、充满灵感,如果你就让心朝这方面发展,那你的修行也就到此为止了,不能再深入了。所以这时候要用“定”,“定”意味着我们让心沉下来,专一在一个目标上,深入进去。我讲的这些你们也不一定会在坐禅中运用到,但是你们在生活里也是可以用的,观察一下你们的心,有时候会很敏锐、充满灵感,那固然是好,但是你要放纵它呢,你也很难再进步,所以你要让心沉下来。我们要沉下来,“还是老老实实地回到数息!”,或者像古代的大德“老实念佛”,“莫换题目”,“不要搞这些怪名堂!”,都是这个意思,要把心沉下来。这个叫“定觉支”。
另外,在坐禅中随着“定”的修习,我们的心会充满喜悦。前面说的“择法觉支”主要是指心智的判断力、认识力,而坐禅中情感也会发生变化,你会体验到喜悦,看见一切人、一切事物都充满欢喜,内心感觉很高兴,这叫“喜觉支”。这种喜悦,它对我们的修行是必要的,我们需要喜悦。上次我讲到我们众生需要食物,喜悦就是一种食物,它是“识食”,是滋养我们的食物,也是让我们对修行保持兴趣、不放弃的一个重要保障。你们在学校里上学也是一样的,如果没有喜悦,那可就受罪了。没有喜悦,身心就会沉闷枯寂,超过一定限度,还有可能会心理失常。一般来说就是沉闷枯寂,像阴天一样,索然无味。如果你坐禅老是这样索然无味,慢慢地会对坐禅这件事产生厌倦,下次坐禅的时候,一方面因为信仰的力量、同修的劝导或是师父的督促,你不得不坐,另外一方面,内心不断地发出讨厌的信号:“真该死,这个坐禅”,这都是因为心里没有喜悦造成的。坐禅里的喜悦,是由于身心的平衡和谐而自然生起的,这种喜悦与日常生活中的喜悦是不同的,它是一种新的事物,新的法。这种喜悦出现以后,如果你执著于它,沉醉在喜悦之中,它的后果跟刚才的择法是一样的,你的心也会飘浮起来,我们常说“一个人高兴得就像在天上飘一样”,这样你的修行就很难再往前进。在这种时候,我们要用“舍”,佛教里面“舍”的本意是“平等”,喜和不喜都是一样的;修行里面得到一点成绩,和乞丐在街上讨到一点东西都是一样的,通俗地说就是“没有什么”。有了这种平等心,你就能把你现在特别执著、特别在意的感受放下。另外我们要注意,我们在内心体验到的,属于修行范畴的健康的心态不仅仅是喜,但是后果都是让我们觉得舒服,但不一定是喜,有可能是哭。有的居士听到念佛,听到唱炉香赞,他就悲从中来,他就会哭。有时听到师父诵经,内心会突然升起忏悔,眼泪就流出来了;或者是突然发现“啊,过去原来全是错的”,始知今是而昨非;或者是得到一个感恩的体验,“所有的人、所有的一切我都要感谢”,这不是生活中说“谢谢”那样的肤浅,而是从内心的深处,对父母师长,对以前自己没有注意的身边的人,甚至是家里的动物,过去遇到的敌人,遇到的挫折都升起感恩。这样一些感受它不是喜,但是它跟喜的后果是一样,都是让身心得到调整和释放,都是舒服。你别看他在那里哭,其实他很舒服,那是一种舒服的哭,和考不上大学的哭不一样的。所以造成一个后果,有一些人就执著这种感受了,他就放纵这种感受。每次听见师父念经他都悲从中来,每次都这样,那就成了泪人儿了,那不行。这个时候也是要用“舍”的,你不能完全跟着它跑,要用“舍”,就是说“没有什么,放下!”,这样你才可以继续往前走。如果你老是放纵你的这种宗教体验,比如说悲,你可能会出问题,佛经上讲“悲魔入心”。所以不能放纵它,要“舍”,“没有什么”,平常心。即使是开悟的大祖师们也是,开悟之初可能号啕大哭、踊跃欢喜,但是之后他一定还要回到平常心,他不能老那样。你们看“喜”和“舍”它们是一对,“喜”基本上也是向上的、活跃的、往上漂浮的,而“舍”是向下的、平常的。
有时候通过坐禅,身体会变得很健康很轻快,身体特别舒服,以前身体是个负担,现在真是个好东西,每时每刻给自己快乐,这个叫“轻安”。“轻安”是偏重于身体,“喜”是侧重于心灵。有些出家师父吃得很简单,但他很胖,因为他体验到轻安了,当然也不能说是胖,这在佛教中称为“拥满”。他老是轻安,所以他吃饭吃得很香,睡觉睡得质量很高。当然这不是说胖的人都得到了轻安,轻安的人都很胖,但是大概有一定比例的人是这样的。得到轻安以后,我们也容易住着它,心会缘在轻安上面,以至于修行就停滞不前了。这时我们就需要“精进觉支”,精进的意思是什么?就像一匹马已经跑得很快了,精进的意思就是再给它两鞭子,再加快些。就像古人说的“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现在这个轻安没有什么,还要再往前走。你们如果坐禅坐半小时腿不痛,很舒服的话,我建议你们用“精进”,就是下次我要坐四十分钟,让它痛一痛,让自己流一流汗。因为只有精进,你才能前进。但如果精进过头了,又会出现一种情况,身心会觉得疲惫、索然无味、枯燥。因为我们的身心有一个承受的度,如果你用功超过这个度,身体会疲倦,心会厌倦,觉得沉闷无味。在这种情况下,你就不能继续这样精进了,就要用别的觉支,例如用“喜”来调节,这在坐禅里有它自己的方法。你们在平时生活中,如果学习太精进觉得疲倦,你不妨转移一下目标,去打打球、听听音乐、去散散步、跟人聊聊天或者做做其他的体力劳动,这都是使我们获得“喜”的方法。
综合我上面所讲,从释迦牟尼佛所讲的“七觉支”愿意来说,虽然我们都还没有达到那个阶段,但是我们在修行初期和日常生活中也是可以运用这种调整身心平衡的技巧。因为我们的身心是我们的好朋友,是我们学习、生活的利器;但是有时候,我们的身心也会成为我们的敌人,是我们学习、生活的包袱。那么它是成为包袱还是成为利器,这个要靠我们去调整。总而言之,不管生活还是修行,都要用心。我们学《净行品》有一句话叫“善用其心”,要善于不断地调整自己。如果我们要在禅坐上深入,我觉得一定要注意掌握刚才所说的调身调心的技巧,使我们的身心既不飘浮也不沉闷,不会过于活跃,也不会死水一潭、毫无生机,应该使它始终处在一种中道的状态下前进。佛法的修行就是讲中道,昨天有营员问,柏林禅寺生活条件这么好,是不是应该吃点苦。这个问题要这样看,苦不等于修行,如果苦是修行,苦能够使我们觉悟,那么是不是到监狱里面受酷刑,我们就能觉悟啊。(掌声)所以苦不一定是修行,但放逸身心也不是修行,我们要在中间找一条中道,让我们的身心像一根琴弦,既不能太紧让它绷断,也不能太松发不出声音。这也是佛陀使用过的一个比喻。佛陀在得道前经历过六年的苦行,一天吃一颗麦子一颗麻,饿得前面的肚皮贴到后面的脊柱,都快晕倒了,后来多亏一位牧羊女供养他一碗牛奶粥。当然这确实也是个辨证法,如果你没有吃过苦,身心没有体验过那种极限,你也很难体验到一碗粥意味着什么。那个时候那一碗粥对佛陀的意义和对我们完全不一样,他经历了六年的苦行每天只吃一麻一麦,再喝那一碗粥,那很厉害呀,那就是最高的能量,所以他那一碗粥喝下去之后,觉得气力很充足,后来在树下打坐,终于悟道了。所以这个故事给我们一种启发,要保持中道的修行。
我简单地说这么多,下面还有时间,请明契师父就禅修给大家一点开示。明契师父今年已经七十多岁了,但精力还是很充沛的,她是几年前由我们的师父给她主持剃度的。她学佛修行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了,她初次接触禅是通过日本禅师铃木大拙的英文著作,后来她自己开始禅修,在禅修上她是有不错的体验的,我第一次见她是十年前,当时她拿一篇关于禅修体验的文章给我看,我很惊讶,根本没想到是她写的,我还以为从书上抄的呢。她目前代表汉传佛教在瑞士弘法,她经常去大学演讲,去电台广播,出席各种宗教会议,弘法的热情毫不衰减。现在我们欢迎她给我们作关于禅修的开示。
明契法师:你们累不累?(众人齐答“不累”)我希望你们不累,因为我要讲的是你们生活中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关于到底要给你们讲些什么我已经想了六个月了。
我生在美国,美国的宪法允许公民追求他们自己认为的幸福,我很想知道各位来到这里的目的是什么?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都想过幸福的生活,幸福快乐对每个人肯定都有不同的含义,但我想说的幸福不是简单的看电视,与朋友聚餐、聊天所体验的快乐,尽管那也是一种快乐。你们还记得上次最难过的事是什么?在座各位大多数是学生,对学生来说最难过的事可能就是听不懂教授在讲什么,但经过长期刻苦的努力后,你们理解了并且写出了很好的论文给教授看,这种快乐可能会伴随你们好几天。我想讲的快乐是佛陀教给我们的,希望你们能感兴趣。其实要体验佛陀所讲授的佛理,最好的方法并不是像我这样的讲课,佛法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所以不要仅仅被动的阅读佛经,而要积极地在生活中修证佛法。我的讲座分为两部分,中间留出时间给你们回味。大部分年轻人都认为快乐很容易得到,因为你们年轻,身体健康,但如果你们和四十岁的人谈一谈,他们会告诉你,从年轻到老年的确没有快乐,这究竟是怎么形成的?明白这一点,你们就会避免到老年时与他们想法一样。但愿你们知道佛陀所说的“四谛”中的一谛——“苦谛”,我现在把它的含义解释给你们听,苦的根源是“欲”,基本上欲不是一件坏事,每个人都有欲望,如果没有欲望,你会不想吃饭,不想吃饭就会饿死,不想睡觉,不想睡觉就会累死。然后我们就有一种妄想,觉得这种欲望是正确的,我们追随这种欲望并且相信这种欲望会带给我们快乐。
现在,中国的年轻人和外国人一样常常说“我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你要先听哪个?”但我不会给你们选择,我先要告诉你们一个坏消息,我现在告诉你们为什么追求欲望会导致痛苦,第一点,我想你们都会同意,求不得是一种苦,但如果这就是我要告诉你们的,你们可能要去睡觉了,我更想告诉你们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也是一种苦。举个例子,当你得到了你想象中的那么好的东西,最直观的例子是你给孩子一个他一直想要的玩具,他一开始会很有兴趣,但一两天过后,你问起他,他可能都不记得那个玩具被扔到那儿去了。现在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我很喜欢冰淇淋,并且每天都能吃到,从不厌倦,这种情况固然很好,但不要忘记佛陀教导我们的,这个世界是变化的,我们也在不断改变,诸事无常,我们可能一直爱一个人,可是有一天,她不再爱你了,或者你发现你自己不再爱她了,这就是得到想要的东西也是一种苦的两个原因。你们认为自己得到了但那实际是一种幻觉。其次是佛陀教导我们的“无常”,“无常”是一种真实的存在。第三件生活中特别恐怖的事情,就是你在相对长的一段时间得到并拥有你得到的东西依然是一种苦,因为你拥有之后就害怕失去,这也是一种苦,这就是生活中许多人拥有一切却从不快乐的原因。
现在大家回想一下佛陀出家之前的生活状况,当时佛陀年轻、健康、英俊、有用之不尽的金银财宝,还有一个美貌的娇妻和可爱的儿子,她的父亲死后,他就正式登基为王,你们见过多少人能够像他一样舍弃一切寻求苦的意义?所以你们在佛陀面前叩头的时候应该诚心地感谢他为人类找到了苦的真谛,佛陀舍弃一切优越的生活,经过六年的苦修才能得到真谛。我们教徒都相信佛陀帮我们找到了离苦得乐的方式。
下一个讲座中我就会告诉你们佛陀教导的脱离痛苦的方法,我通常讲座之后会回答提问,但今天我不想回答,希望你们自己好好想一想,回味一下!(休息十分钟)
第二部分:
明契法师:我们先等一等没有回来的人,如果那些人只听到坏消息,没听到好消息就太不公平了。(众人笑)
佛陀就是释迦牟尼,那是他证道成佛前就有的称号,但那并不是他的名字,他的名字叫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的意思是释迦族的圣者,释迦族就像大家都是汉族一样。释迦牟尼在经过六年的苦修之后,悟到了什么,就是我想告诉你们的好消息。那个时代虽然没有科学,佛陀却以一种非常科学的态度,用现代科学的思维观察思考事物。曾经有人让我用一句话概括佛教,这当然非常困难,但我还是欣然接受挑战,我苦苦地思考一会儿以后告诉他,佛陀找到的是永不断裂的因果链,意思就是这件事情的因是下一个事件的果,因果因果不断相续,形成了一条不断的链。这一点为什么非常重要呢?因为通过这条链我们就能找到苦的因,通过断除苦的因来断除苦的本身。佛陀相信他找到了苦的因,并且告诉我们究竟是什么,我们大家就能以此来断除苦,这就是我想告诉大家的好消息。
那么现在我们就可以进入“四谛”中的第二谛----集谛。我想你们都知道了苦是欲造成的,欲的原因是无明。我们总是幻想世界是永恒不变的,我们总想依附于一样不变的东西,但我们经常抓不住它。佛陀是如何对待欲的呢?佛陀并没有去压抑,去断除这种欲望,这二者都是不可能做到的。在某些宗教中可能有种称呼叫“原罪”,但佛陀从不说“原罪”,他认为人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不够技巧。说我们不够技巧,是因为我们总是想依附于某物,并且希望那是永恒,但那完全不可能,就像一个运转的叶轮机器,你想把手伸进去试一试,结果就会断掉一只手。佛陀告诉我们,正确的解决方法是“正见”,我们要具有这种正见:这个世界的一切是无常的,没有任何一种东西可以永恒。举个例子,女孩子喜欢写日记,有的男孩子也写,10年、20年以后再翻开当年的日记,你会发现自己已经是完全不同的人了。
佛陀要告诉我们整个世界都是无常,但我们认为“世界不是无常”的无明是很强的,如果我们能断掉这个无明,我们就能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另外,我们内心还有一种很强的错觉,就是对于“我”这个概念的执着,佛陀则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恰恰是没有我的,没有什么是独立存在的,一切都在因果链中。佛陀教导我们断除我执,我们的意识其实是独立存在于我们的愿望之外的,比方说开车的时候你可以用方向盘来控制方向,但意识是没有方向盘的。
我最后要说的非常重要,如果你想记笔记就记下。如果你一旦明白意识是独立于我们的愿望之外的,那么你就会明白整个宇宙也是独立于我们的愿望之外的。希望我的讲座没有让你觉得太疲倦,南无阿弥陀佛!
明海法师:我再解释一下明契师的话,她说世界的真相本来是无常的,我们觉得痛苦是因为不了解真相而认为它“有常”。
营员:佛法修行需要实践,佛陀自己就用了49年的时间来实践,那幺你经过几十年的学习修行,有没有想过要回欧洲为从来不懂得佛法的人教授佛法呢?如果有,你要怎么去做呢?
明契法师:因为时间关系,我只能回答这一个问题。从最后一个问题开始回答,我在瑞士开两部分的课。首先,我会从文化历史的角度向年轻人介绍佛教,如果有人有进一步的兴趣,我会开一些关于修行方面的课程。每个人的根性有差别,那是因为我们还处在六道轮回当中,如果大家都开悟了,大家都会成佛没有差别了,但开悟这个工作需要像我、明海师和净慧大和尚这样的禅师的帮助,我们帮助你发现自己的慧根,而不是改变你。也许听英语你们觉得很无聊,但别忘了,英语对我来说也是外语,我的母语是法语,大家马上要去吃饭了,祝大家胃口好!(法语)(完)
版权所有:金刚经福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