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故下云“不肯作善、治身修业”。“业”指正业。表恶人不肯自修其身,不务正业。
“修行”,修身为本。“修”是修正,“行”是行为。
“行为”分三大类:起心动念是“意业”;言语是“口业”;身体的造作叫“身业”。造业再多,不出这三大类,佛法讲的“身口意”。佛教没到中国来,我们的老祖宗、古圣先贤就知道,《大学》里面所说的“上自天子,下至平民,皆以修身为本”。佛在此地教给我们修身,是什么?“三皈、五戒、十善”,这是佛法修身之本,不在根本上扎根,道业不能成就。所以佛法重视戒律,因“戒”得“定”,为什么修戒律?是为得定的。为什么要得“定”
?“定”能开“慧”。这个“慧”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是佛法修证的总纲领、总原则。离开这个纲领就不是佛法,真正的佛法是什么?可以说就是“戒定慧”,所以称为“三学”。用“戒”来帮助你入“定”。为什么要入定?自性本定,自性是真心,真心是定的,妄心是动的。妄心是什么?念头,你看前念灭了后念生了,一个接着一个妄念。正念,也叫正念,叫自性,真心不动。惠能大师开悟的报告上有,“何期自性”,没想到自性,记住“自性”就是真心,“本无动摇”,这就说明真心本来是定的,“定”就是真心。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可以帮助我们修行。
修行怎么修?方法再多,总出不了放下万缘,放下就“定”了。不放下,你行善作恶,做完怎么样?放在心上,心上还想着它、还念着它,这叫造业,这个问题严重了。修行人怎么?诸佛菩萨他也修善,他也造业,跟我们不一样,他不放在心上,他心上干干净净什么都没有,高明就高明在这一点。
我们六根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不起心、不动念,这就是佛,佛没起心动念;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着,这是菩萨,菩萨还没成佛,就是有起心动念。现在量子力学家也发现了,发现起心动念,那个念头就变成物质现象。“物质”从哪来的?是意识。意识就是我们讲“念头”,念头引起的,引发自性,物质现象发生。如果把念头打掉,没有念头,那个物质现象很快自然就不见、就没有了。科学这个报告我们听了,有感受,听得懂,诸法实相如是如是。所以菩萨比佛低一级,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着;阿罗汉又要差一等,阿罗汉有分别、没执着;凡夫起心动念、分别执着都有,六道凡夫。纵然六道最高非想非非想天还是执着,没能放下,他如果能放下,超越六道轮回。六道轮回怎么来的?执着变出来的;十法界从哪里来的?十法界、四圣法界,分别而来的;一真法界从哪里来的?一真法界是不起心动念来的。这叫做功夫,这叫真修,我们不能不知道。
无论什么事情做过了,过了就过了,痕迹都不着,别人来问你的时候,样样都知道,为什么?自性本自具足。你说我过去无量劫以前,做的事情知不知道?知道,开悟的人知道。为什么?他那些业相回归自性,你明心见性,哪有不知道的道理?全都知道了。知道晓得那是幻起幻灭,就好像作梦一样,梦醒了忘掉了,如果你要是开悟了,你过去所作的梦,你要想知道统统现前,妙极了!自性本来具足,它没有相,不起心不动念不现相,起心动念就现相。现的这个相,你没有把它放在心上,这相很快就消失、就没有了。
版权所有:金刚经福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