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照大师

法照大师——唐代高僧,中国佛教净土宗第四代祖师

法照大师是唐代高僧,也是中国佛教净土宗第四代祖师,少时舍家为僧,游庐山、衡山,在公元821年在长安圆寂,后被谥为大悟禅师。

在佛教修行的师兄对法照大师有一定了解,他是对佛教发展有着很大贡献的人物,而且法照大师的佛学思想也对众生的修行有很大帮助。只是有些师兄对法照大师了解的并不深,所以不知道法照大师的佛学思想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一起来看看下面的回答吧!

法照大师的佛学思想是什么

净土五会念佛,是法照大师一生自行化他的主要法门,也可以说是大师佛学思想的中枢。五会念佛之法是以《佛说无量寿经》为理论基础,《无量寿经》经文中佛所描述的极乐国土,“或有宝树,砗磲为本,紫金为茎,白银为枝,琉璃为条,水晶为叶,珊瑚为花,玛瑙为实,行行相植,茎茎相望,枝枝相准,叶叶相向,花花相顺,实实相当,荣色光曜,不可胜视,清风时发,出五音声,微妙宫商,自然相合,皆悉念佛念法念僧,其闻音者,得深法忍,不退转至成佛道”,大师以此结合娑婆世界众生的根性而创立五会念佛之法。经文中所谓出五音声,微妙宫商,指的是古乐谱曲所用的“宫、商、角、征、羽”五种音符。然则极乐世界六尘说法,种种妙乐,绝非此界粗音俗乐所能比拟。大师倡导的五会念佛,结合五音的曲调与节奏,一方面可以诱导众生生念佛之兴致,另一方面则可以使念佛者全凭一心专称佛号而成就念佛三昧。

法照大师的佛学思想是什么

五会念佛的意思按大师自己的解释是这样的:“五者是数,会者集会,彼五种音,从缓至急,唯念佛法僧,更无杂念,念则无念,佛不二门也,声则无常,第一义也。”此种说法也合乎《佛说阿弥陀经》中所描述的:“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闻是音者,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的义理。五会念佛的方法按大师所说则是:第一会平声缓念;第二会平上声缓念;第三会非缓非急;第四会渐急念;第五会转急念。第一会至第四会都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唯第五会单念阿弥陀佛四字佛号。其音调则是由缓和次第转急,其要点在于能使念者,收摄意念,渐渐将心识凝聚一处,专注一心称念佛号,长此以往加行用功自然能入念佛三昧。在《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中大师赞叹此五会念佛法者,即于此生能离五浊烦恼,除五苦、断五盖、截五趣、净五眼、具五根、成五力、得菩提、具五解脱,能速成就五分法身。

法照大师的佛学思想是什么

法照大师以如此肯定的语气标榜五会念佛之法具有如此不可思议的功德力,是有他充分的根据的。他在《净土五会念佛观仪》中自述云:“照以永泰二年四月十五日,于南岳弥陀台……每夏九旬,常入般舟念佛道场……至第二七日夜,……至阿弥陀佛所……白佛言:‘有何妙法,唯愿说之。’佛言:‘有一无价梵音念佛法门,正与彼五浊恶世’。……言讫,彼佛国界,佛菩萨众,水鸟树林,皆悉五会念佛诵经。法照粗记少分,……阿弥陀佛言:‘汝但依此五会念佛诵经之时,我此国土水鸟树林,诸菩萨众,无量音乐,于虚空中,一时俱和念佛之声’。”由此可见,大师所传的五会念佛法是于阿弥陀佛所得真传。其音调是以极乐净土的法音为版式,称念之方法等同于极乐净土,当然其功德力用非同凡响了。

...查看更多

佛教中不但有佛法,也有很多高僧的故事,而法照大师就是其中之一。其实法照大师的故事在佛教修行之人是有一定了解的,可是对于刚接触佛法的人来说是陌生的。为了对法照大师有个认识,我们一起来看看法照大师的故事吧!

法照大师的故事

法照大师的一生有许多神奇殊妙的感应事迹。唐代宗大历二年(公元767年),迁居衡州(今湖南衡阳)云峰寺时,一日,于斋堂用餐时,从钵盂中,忽睹五色祥云及寺院、山林、流涧、石门等,距石门约五里处复见一寺,名大圣竹林寺。过些时日,也是在用餐时的钵中,见五色云彩、寺院的亭台楼阁等皆微妙无比,无有此界所见之土石秽恶,纯金色界,众宝交错,万千菩萨杂处其中,种种妙相宛若诸佛严净国土。及至用餐完毕,钵中诸境方才消失。师以所见请问大德,其中有嘉延、昙晖二僧告知曰“圣神变化,不可以凡情测,若论山川之势,乃五台尔”。获知许是五台圣境,师曾萌发朝山之愿,然因有诸障缘,未能如愿。

唐代宗大历四年(公元769年)的夏天,法照大师于衡州的湖东寺(或作湘东寺),启建五会念佛道场,六月初二日,也感得祥云弥漫道场,云中有诸楼阁,见数梵僧,身可丈余,执锡行道。阿弥陀佛及二菩萨现金色身,满虚空中。在会众等,咸皆清楚观见此景,无不欢喜踊跃,焚香瞻礼。此情此景,良久方消。在当天晚间,师于道场外遇一老者,那老者质问师言:“汝曾发愿,往金色界,礼觐大圣,今何辄止?”大师答曰:“唯因时艰路难,不易前往”。彼老者复劝告法照说:“若有坚固愿心,何难之有?”言毕,消然不见其踪。法照大师甚感惊异,思索再三,自认志向未坚,遂即入道场于佛像前重发诚愿曰:“愿以此身,奉觐大圣,准夏满前往,任是火聚冰河,终无退堕。”

法照大师的故事

是年八月十三日,师与数位志同道合者,由南岳出发,行脚北上,一路果无艰险。历时七个多月,终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四月到达五台县境的佛光寺。法照于五台山间蒙大圣普贤菩萨不思议光的摄照,又得善财、难陀二童子的引路,来到了大圣竹林寺,所见景象果如钵中所见,略无差脱。大师即具威仪,入于寺中,至讲堂,见文殊、普贤二大菩萨各据东西狮子座上,万众围绕而为说法。师于二菩萨前,作礼问曰:“末代凡夫,去圣时遥,知识隘劣,障垢尤深,佛性无由显现,佛法浩瀚,未审修何法门,最为其要,惟愿大圣,断我疑网。”文殊菩萨答言:“汝今念佛,今正是时,诸修行门,无过念佛,供养三宝,福慧双修,此之二门,最为善要。我于过去劫中,因观佛故,因念佛故,因供养故,得一切种智。是故一切诸法,般若波罗蜜,甚深禅定,乃至诸佛,皆从念佛而生,故知念佛,诸法之王。”师复问曰:“当云何念?”文殊言:“此世界西,有阿弥陀佛,彼佛愿力,不可思议,汝当继念,令无间断,命终决定往生,永不退转。”开示完毕后,二大菩萨同舒金臂,摩师之顶,为师授记曰:“汝以念佛故,不久当证无上正等菩提,若善男子等,愿疾成佛者,无过念佛,则能速证无上菩提。”师闻此语已,疑网悉除。欢喜踊跃,作礼而退。于顷刻间,所有景象已失所在,大师内心怅然悲感,便于所在之处立石以为标记。

这一年的四月初八释迦佛诞日,大师于华严寺般若院西楼下安止。四月十三日师与五十余僧,同往金刚窟,虔心礼拜三十五佛名,师礼才十遍,忽见其处,广博严净,琉璃宫殿,文殊、普贤与众菩萨俱在一处,大师见此情景,唯自欣喜,未曾言说,默然随众归寺,其夜三更时分,在华严寺般若院西楼,见有诸灯炬于寺东岩壑之畔,随师咒愿,变化无穷,甚为奇妙,此情景甚为激发师之热诚,于是乘夜独诣金刚窟所,五体投地,虔诚顶礼,祈愿得见文殊大圣,幸蒙圣僧佛陀波利(华言觉护。北印度人)的引导,进入一所名为:“金刚般若寺”的道场中,见四处皆异宝庄严,光明闪烁,观见殿堂之中文殊大圣,处位尊严,无以伦比。大师得见此景,信念倍增,念佛修行更加勇猛精进。

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九月十三日,大师与弟子八人:纯一、惟秀、归政、智远、沙弥惟英、优婆塞张希俊、童子如静等,在东台见有白光四道,紧接着便有五色奇特云一红色圆光,微妙无比,文殊菩萨乘青毛狮王,涌现光中,在场大众全都清楚目睹这一殊胜景象。于此同时,天雨雪花,与五色毫光相和,遍布整个山谷。

自此之后,大师的信念与道心益加坚固,专心致志地念佛,修持精苦,日夜无旷。从他能入定往极乐世界亲见阿弥陀佛来看,大师的念佛境地决非一般,往生净土自然不在话下。然而大师的往生日期与情形却无从得知,单据有关史料记载,大师一日正念佛时,有梵僧入道场告言:“汝之净土花台现矣,后三年花开,汝当往矣!”过三年,大师自知生西之期已至,普告大众说::“吾行矣!”言已,端坐而寂。

法照大师的故事

大师住世时,常行般舟三昧,自修五会念佛,也以五会念佛之法教人修行。当时的代宗皇帝于长安城内,常闻东北方有念佛声,遣使寻觅至山西太原地界,果见大师于彼弘教,修行念佛法门。

...查看更多

修行是一个长期的事情,是需要耐心的。但是修行也并不容易,若想自身的修行变得更好,那么可以看看法照大师的修行故事,这样对自身修行是有帮助的。只是有些人对法照大师并不了解,所以对他会有些陌生。为了对法照大师有一定认识,我们一起来看看法照大师的简介吧!

法照大师的简介

唐五会、法照大师,莲宗四祖也。居衡州云峰寺,勤修不懈,蒙文殊以威神力,摄入五台圣境,礼问曰:“佛法浩瀚,修何法门,最为其要?”文殊告曰:“汝今念佛,今正是时。诸修行门,无过念佛,供养三宝,福慧双修,此之二门,最为径要。我于过去劫中,因念佛供养故,得一切种智,是故一切诸法,般若波罗蜜,甚深禅定,乃至诸佛,皆从念佛而生,故知念佛,诸法之王。汝当常念,令无休息。”问云何念?文殊言:“此世界西,有阿弥陀佛,彼佛愿力,不可思议,汝当继念,令无间断,命终,决定往生,永不退转。”并舒金臂摩顶授记:“汝以念佛故,不久证无上正等菩提。”师欢喜作礼而退。于是决志念佛,日夜无旷,誓生净土。忽见梵僧佛陀波利曰:“汝花已就,后三年花开矣。”至期,谓众曰:“吾行矣。”端坐而逝。

法照大师的简介

对于大师一生中那些难以备述的殊胜感应,凡夫俗子固然觉得神奇,然若依经典中佛所说的教义来看,也就不足以为奇了,《般舟三昧经》云:“若人自誓,九十日中常行常立,一心系念,于三昧中,得见阿弥陀佛。”由此可知,般舟三昧修成就时,修行者之色身可不离此界而直接面见阿弥陀佛,请法于佛。是以大师以般舟三昧之功,感应无数的灵异迹象,激发无数行人修净土念佛法门,求生极乐国土。其中最为殊胜的当属感得当朝帝王归信净土,使得朝野上下广行念佛法门,这对于净土宗的发展起了很大促进作用。大师一生之言行堪为净宗行者之榜样,其德业功行,实不愧一代祖师之荣称。他对于净土宗所作的巍巍功德,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在心。

法照大师的简介

以上就是法照大师的简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修行不是随意进行的,所以在修行时一定要认真,也要用心,这样修行过程才能变得更好。

...查看更多

法照大师的介绍

在修行佛法时有许多师兄会去看法照大师的修行故事以及佛学思想,这样可以让自己从中学到不少的...
https://m.jingangjfy.com/ntgopic/tftzds/52775.html

法照大师的劝念佛偈语是什么

念佛诵经是在修行,而且念佛诵经也是有好处的,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都有益。因为念佛诵经...
https://m.jingangjfy.com/ntgopic/tftzds/52777.html

法照大师的生平事迹

在佛教修行时师兄对法照大师应该有一定了解,他是佛教净土宗的第四代祖师,他的出现为佛教发展...
https://m.jingangjfy.com/ntgopic/tftzds/52778.html

法照大师的五会念佛故事

佛教中的故事有很多,其中就包括法照大师的故事。其实关于法照大师的故事很多,其中著名的是法...
https://m.jingangjfy.com/ntgopic/tftzds/52780.html

法照大师的影响有多大

作为佛教中高僧之一,法照大师的影响力是很大的,而且法照大师的佛学思想对众生的修行是有很大...
https://m.jingangjfy.com/ntgopic/tftzds/52782.html

法照大师的著作有哪些

法照大师是佛教净土宗的第四代祖师,也是佛教中的高僧,他的出现让佛教的发展更进一步。其实法...
https://m.jingangjfy.com/ntgopic/tftzds/52785.html

法照大师劝念佛的内容是什么

佛法中蕴含着深厚的智慧和道理,而且念佛也会让人生更加圆满,更加美好,让自己没有烦恼,没有...
https://m.jingangjfy.com/ntgopic/tftzds/52786.html

结语

法照(747~821),俗姓张,佛教净土宗第四代祖师,唐代兴势县大傥里释子山人(今洋县洋州镇孤魂庙村)。少时舍家为僧,游庐山、衡山。大历二年(767),在衡州(今湖南衡阳市)云峰寺,师从承远长老。大历四年(769),于衡州湖东寺起五会念佛道场,作五会念佛法事,念佛,修净土法门。
更多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最新视频更多
查看更多

版权所有:金刚经福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