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作者:青衫文斋
善昭禅师以奇迹般的方式,从繁华与因缘中解脱 | 文 青衫文斋
善昭禅师剃发受具后,游历诸方,参访大德高僧七十一人,最后在首山省念禅师会下大悟,并嗣其法。后来行脚游历于湘、衡之间,每至一处,稍作停留,随机叩发。无论来到何处,善昭禅师很少出去游玩,山水入境而不生心,与当时许多号称大德的禅师们喜好游山观景的风气大相径庭。每到一处,除了参访高僧,便是坐榻参修,不惹红尘因缘,有人由此讥讽善昭禅师,说他没有参禅之人的洒脱和韵致,嘲笑他粗俗缺少雅兴。然而,善昭禅师却说:古来高僧访名山古刹,是为感悟天地通圣心而解脱,岂是为了观山林之美!
在首山禅师圆寂后,善昭禅师更是不惹尘世因缘,隐姓埋名,过起了隐士野老的生活,同时精进修持,境界大增。他曾写了一首诗偈:“石径有尘风自扫,山谷无门白云关。尽把好月藏峰巅,不教胜境落人间。”以此示意自己内心安住,外无攀缘的禅定之心。襄州太守刘昌言也是一个在禅机方面有所感悟的人,听说善昭禅师隐居在自己的地盘,便寻寻觅觅前来造谒。两人一番禅话之后,刘太守感叹相见恨晚非要在自己辖区内空出名刹中方丈的位置,让善昭禅师去亲自主持。
但是善昭禅师秉承着“不驻繁华只住心”的原则,不愿再尘世中惹因缘。刘太守八次相请,善昭禅师八次婉拒,坚卧草庵,不肯出山。曾经潭州知州张茂宗听闻善昭禅师大名,也想请他到州内四所大寺中自由选择一寺担任住持,善昭笑而谢绝,趁着夜间悄然远去。方丈是谁?谁是方丈?善昭禅师只知道我即是众生,众生即是我,众生与我一体,我与众生不二。禅修之人每发一念,必济众生,决不为我设一计以享尘世繁华,所谓“应无所往而生其心”。善昭禅师早就领悟到,心无所住就是无依法、是永恒法、是自在法、是断缘法、是清净法、是如来法,不论处于何境,善昭禅师之心皆能无所执着,不惹因缘,随时潇洒任运自在,如实体悟真理,深刻领悟佛性。
后来,善昭禅师受到师弟契聪禅师责备,说:先师已经弃世,你是有能力荷担如来大法的人,如何能安眠山中,独享禅悦?!善昭禅师考虑到宗门大法需要有人弘扬,矍然惊起出山,到汾州太平寺太子禅院坐榻弘法,一坐就是三十年,足不出户。善昭禅师到太子禅院弘法,不为安住繁华,只为续佛心灯。善昭禅师坚信:一切万有,皆由因缘之聚散而有生灭。因此,他一直认为自己只是一个粥饭僧,只修向西解脱之心,绝无攀缘之念。随着善昭禅师的声名日盛,当时的龙德府太守李侯,下令善昭禅师到承天寺当住持,连着下了三道命令,善昭禅师都无动于衷
。最后李侯派了一个使者去迎接善昭禅师,临行时说如过没把善昭禅师带回,就要将他活活打死。于是,使者失魂落魄的来恳求善昭禅师离开汾阳,哀求救他一命。善昭禅师于心不忍,就对众徒弟说:我怎么能够丢下你们,一个人去做住持呢?如果带上你们,你们又都赶不上我。
有一个徒弟便上前说:师父,我能跟您去,我一天可以走上八十里!
禅师摇摇头,叹口气说:太慢了,你赶不上我。
另一个徒弟高声喊道:我去,我一天能走一百二十里路!
禅师还是摇头说:太慢了!太慢了!
正当徒弟们面面相觑,纷纷猜测师父的脚程到底快到什么地步的时候,另有一个徒弟默默站出来,向昭善禅师叩首说:师父,我知道了,我跟您去。
禅师问:你一天走多快?
那弟子说:师父走多快,我就走多快。
善昭禅师一听,便高兴的微微一笑说:“很好,我们走吧!” 话音刚落,善昭禅师就一动也不动的坐在法座上微笑圆寂解脱了,接着,那个弟子也恭恭敬敬的站在法座旁边立化了。梵音缭绕中,一众徒弟伏地送善昭禅师潇洒解脱、向西归去。使者在一旁目瞪口呆,只好打道回府向太守回报。后世人对善昭禅师赞叹道:高僧大德以奇迹般的方式,从繁华与因缘中解脱。
版权所有:金刚经福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