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轻松学 卷二(之六)
如来知其魂虑变慴,心生怜愍,安慰阿难及诸大众:诸善男子!无上法王,是真实语,如所如说,不诳不妄。非末伽黎四种不死,矫乱论议。
“如来知道大家内心焦虑恐惧,六神无主。于是生起了慈悲怜悯之心,安慰阿难以及在座的大众:各位善男子!如来是通达一切的无上法王,这些都是真实的开示,都是如实而说的,没有任何欺骗和虚假。”
“不同于末伽黎无因外道,强说四种不死的颠倒错乱之说。”
【魂虑变慴(音:社)】内心焦虑恐惧,六神无主。“慴”同“慑”字,是惧怕的意思。
【无上法王,是真实语,如所如说,不诳不妄】亦如《金刚经》云:“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所说心口如一,名为“真语”;所说符合实际状况,名为“实语”;所说随顺法性,名为“如语”;所说不欺骗,名为“不诳语”;所说从来一致,名为“不异语”。
【末伽黎】古印度外道六师当中的第二种,翻译为“不见”,属于“无因外道”。
【四种不死】依据《楞严经》第十卷,五阴魔境当中的行阴魔境里面,类似于末伽黎之类的外道禅修者,认为法性是:亦变亦恒,亦生亦灭,亦增亦减,亦有亦无的。法性因此而不亡,叫做“四种不死”。
世尊知道在座的非无学大众们,对于“无是见者”和“无非见者”之法义暂时还无法领会,知道他们内心恐惧不安,便予以好言安慰,宣说如来口业清净之功德,让大家拥有信心。并如此鼓励说:
汝谛思惟,无忝哀慕。
“请你们仔细思维观察,不要辜负了如来对你们的怜爱之心,以及你们对如来的仰慕之意。”
【无忝(音:舔)哀慕】不要辜负了如来对你们的怜爱之心,以及你们对如来的仰慕之意。
“忝”:有愧,惭愧,例如:忝列师门。引申为“辜负”。“哀”:怜爱,怜悯。“慕”敬仰,仰慕。
是的,修行就是如此,咱大家都应当奉行世尊的教导:“谛思惟,无忝哀慕”。只有通过仔细深入地观察学习,才有可能明了法义,乃至于明理与见性,最终成道并弘法。这才堪称是“上无愧佛心,下无愧己灵”啊。
就我个人来说,我倒觉得,“谛思惟”这个学修的过程本身,就是其乐无穷的,就是法喜充满的。远远胜过了那些人间琐事,胜过了那些爱恨纠葛,也胜过了那些充斥着名利与谋算的所谓丰功伟业。在这个混乱的娑婆世界,能够有个简单的环境,在简单的生活里面,专心“谛思惟”大乘妙法,呵呵,夫复何求呢!
不过,这样的环境,并不可能依赖于别人的施舍与恩赐,也不仅仅在于宿世的福德因缘,更多的,要看咱自己如何抉择了。在合适的时候,做出有勇气的抉择,乃是智者之所为。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为自己争取“谛思惟”的修行时间与空间,否则,这漫漫人生,哪里有啥意义呢。
看到法会当中的非无学大众们,对于“无是见者”和“无非见者”之法义难以领会,并因此而恐惧不安,文殊大菩萨慈悲地参与了进来,来协助世尊开导大众。
是时,文殊师利法王子,愍诸四众,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此诸大众,不悟如来发明二种精见色空,是、非是义。
“这时,法王子文殊师利菩萨,因为怜悯当时四众弟子们的缘故,在大众当中,从座位上站起来,五体投地礼拜佛陀,双手合掌,恭敬地向佛说道:世尊!在座的大众们,没有领悟您所阐发的,关于‘见精’与‘色空物象’之间,是与不是,这两种深奥的法义。”
【二种精见色空,是、非是义】关于‘见精’与‘色空物象’之间,是与不是,这两种深奥的法义。
“精见”就是“见精”;“色空”就是种种物象,其中,包括色相与虚空。“是、非是义”也就是“见精”与“色空物象”之间的关系,包含两种法义,即:1、“无是见者”,“色空物象”当中没有哪个是“见精”;2、“无非见者”,“色空物象”当中也没有哪个不是“见精”。
世尊!若此前缘色空等象,若是见者,应有所指;若非见者,应无所瞩。而今不知是义所归,故有惊怖。非是畴昔善根轻鲜。
“世尊,这些当前的尘缘,包括色法和虚空等一切物象,如果说是‘见精’的话,应当可以把‘见精’确定地指出来;(实际上,根本指不出来,所以阿难得出结论:其中‘无是见者’。)如果说不是‘见精’的话,人就应当看不见这些物象了。(实际上当然看得见,所以阿难得出结论:其中‘无非见者’。)”
“如今,大家因为不明白这个法义的宗旨和意趣,所以才会惊慌恐怖,而并非他们在过去世当中,所累积的善根太微少了。”
【前缘】当前的尘缘。
【是义所归】这个法义的宗旨和意趣。
【畴昔】从前。此处指过去世。
【善根轻鲜】所累积的善根微少。“轻鲜”就是微少。
咱大家学佛修行,究竟能够到达啥程度,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善根,二是精进。所谓善根,也就是福慧资粮的宿世累积;所谓精进呢,则是今生对于福慧资粮的培植。就咱自己来说,踏踏实实地培植福慧资粮,是最重要的修行。而对于那些缺少善根的人来说,他们没有足够的根基来接受佛法,是不可以向他们讲述深奥法义的。因为,那必然会导致怀疑和诽谤,使他们在无意中造下极大的恶业。
——因此,有的时候,说法是一种慈悲,回答问题是一种慈悲。而有的时候呢,不为他们说法也是一种慈悲,有些问题不回答,也是一种慈悲呀。
像《楞严经》这样深奥的经典,真正能够坚持认真学习下去的人,不会太多。因为,这需要极大的宿世善根,具备的人很少。
正因为在座的大众,宿世善根足够深厚,所以,下面,文殊菩萨才替大家向如来请法,请问甚深之法。哎,不明白不要紧,只要有足够的善根,就会有足够的法缘。慈悲的文殊菩萨,如此请问世尊:
惟愿如来大慈发明,此诸物象与此见精,元是何物?于其中间,无是、非是?
“但愿如来您以大慈悲心,进一步阐发明示,这些物象和这个见精,其本来究竟是什么?在它们之间,‘是’和‘不是’,竟然都不成立呢?”
【无是、非是】“无是、无非是”的省略。
大菩萨一开口,就直指要害,直指本来。“元是何物”,就是要追究一下“物象”和“见精”的本来面目。
下面这段经文,就是世尊的解答,同样直截了当,直接显发出法界的真实相,所谓“诸法实相”。
佛告文殊及诸大众: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于其自住三摩地中,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
“佛陀告诉文殊菩萨,以及在座的大众:十方世界的一切如来,以及诸位法身大菩萨们,在他们自性所安住的甚深三昧当中,所谓的‘见精’(能见之性)与‘见缘’(所见的一切物象),以及在‘见缘’的基础上,心念进一步分别与执着出来的各种相,都如同病人眼中所看到的虚空花一样,纯属幻觉,本来就不是实有的。”
【大菩萨】梵文“菩萨摩诃萨”,翻译为“大菩萨”,是指初地以上的法身大士,也叫做果位菩萨。
【自住三摩地】自性所安住的甚深三昧,也叫做“自受用三昧”,或者“自性三昧”,也就是“首楞严三昧”。那也是法身的实际状况,不是修得的,而是本有的。
【见与见缘,并所想相】所谓的‘见精’(能见之性)与‘见缘’(所见的一切物象),以及在‘见缘’的基础上,心念进一步分别与执着出来的各种相。
依唯识学来说,这个“见”是指第八识能缘的“见分”,“见缘”是指第八识所缘的“相分”,“所想相”则是指依此“见分”和“相分”所起的“依他起性”和“遍计执性”。
依《大乘起信论》来说,在“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里面,“无明”属于三细当中的“无明业相”,本段经文的“见”属于三细当中的“能见相”,“见缘”属于三细当中的“境界相”,这“三细”同时产生,不分先后。
然后呢,“所想相”就是所谓的“六粗”,它是在“能见相”和“境界相”的基础上,也就是在“见”和“见缘”的基础上,分别执着而来的。
“所想相”,或者说“六粗”(只是相对于前面“三细”来说,叫做“粗”。对于普通人来说,其实并不粗,反倒很微细),共有六种,从细到粗,层层生起:1、智相:就是心依赖于所缘境界,所发起的最初微细分别,其内容是“爱或者不爱”。2、相续相:智相当中的分别心得以持续,苦乐开始形成,微细分别念相续不断,能够起惑造业,维持生死轮回(其实就是第七末那识的微细生灭念,《楞严经》卷十所说的“行阴”,它也是生死轮回的基础)。3、执取相:在相续分别的基础上,形成了执着和取舍,苦乐的感受被强化了,变得很真切。4、计名字相:执着和取舍被进一步强化,连虚假的名字、名词、荣誉等等概念,都要执着计较。5、起业相:在执着和取舍的催促下,为了维护名字、荣誉、利益等等概念,而发动造作行为,造种种业。6、业系苦相:有了前面的业行造作,自然会随业受报,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终究不得自在,苦海无边。
由此可见,这个“所想相”,可真是无所不包啊,值得大家深入学习。
【虚空华】也就是“虚空花”,指患有眼病的人,由于眼球被挤压变形等原因,而在当前虚空里面看到的那些星星点点的花点。或者,血压低的人,猛地站起身来的时候,所看到的眼前“金星乱冒”,等等。也叫做“眼前花”,纯属幻觉,并非实有。
【本无所有】本来就不是实有的。但不应当理解为:本来就不存在。因为,一切法性,本来不灭的缘故。
既然“虚空花”能够显现,既然种种幻相能够发生,就已经说明,在“虚空花”显现的那个地方,在种种幻相发生的同时,其根源必然不属于断灭,那里绝不是一无所有,至少,那里拥有着幻化的妙能力呀。
在佛菩萨的“自受用三昧”当中,“见与见缘,并所想相”本来就不是实有的,是幻相。那么,在佛菩萨的智慧观察当中,其真相是什么呢?世尊继续说道:
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云何于中,有是、非是?
“这个‘见精’,以及‘所缘的一切物象’,本来都是无上菩提微妙、清净、光明之体性(即:妙明真心)。在这个真如一体当中,怎么会有什么‘是’和‘不是’呢?”
【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这个‘见精’,以及‘所缘的一切物象’,本来都是无上菩提微妙、清净、光明之体性。
所谓“菩提妙净明体”,也就是“妙明真心”,就是“如如法身”。在诸佛菩萨们的自性三昧当中,也就是法身当中来观察,一切都是法身本身,没有例外。
此时,所谓的“见精”,就是法身之“法眼”;所谓的“一切物象”,正是法身之“法相”。以法眼观法相,嘿嘿,本来是法法一如啊。
【有是、非是】“有是、有非是”的省略。
那么,所谓的“自住三摩地”,也就是大菩萨的“自性三昧”,到底在哪里呢?咱大家是否具备呢?
答:毫无疑问,咱大家,乃至于一切众生,人人本有,各各不无。依据诸大乘经典,以及禅宗祖师们的慈悲开示,它就是咱大家的“本来心”,当前即是,不在别处,不是修来的。只是呢,迷情深的人,不认识罢了。
莫说迷情深,尚存一点儿迷惑,也难得明了呀。正所谓“一片白云横谷口,几多归鸟尽迷巢”。咱大家的心里,只要还残存一丁点儿牵挂、执着与留恋,不肯放舍的话,无论您牵挂的是啥,那么,明心见性的大好时节就还没有到来。从这一点来说,明心见性的确是很难的。
各位兄弟姐妹,许多同修都觉得自己已经明白了甚深法义,可为啥就是不能够当下明心呢?
答:一是明白得还比较浅,心与法还没有足够相应;二是功力不足,他这个“明白”是间断的,而不是相续的,看到经典似乎明白,回到了生活,马上就迷失。这样的话,即使明白,也只是明白了一些道理而已,还不曾把法落实在心里面。只是明理,未到明心。
所以说,修行是需要专门进行的。如果您确实已经充分“明理”了的话,说实话,您自然就会放下手里的一切琐事,专门去修行。至于亲人、事业、家产之类的东西,对于充分“明理”的人来说,完全可以放得下。放下亲人,并不是不慈悲,而是放下狭隘的感情,然后呢,才会显发出广大的慈悲。“一人修行,全家受益”,是对亲人更有意义的回报。即使他们现在不理解,将来,早晚也会明白的,会感恩的。
还有啥比修行更加有意义呢?还有啥比修行更加能够利益人类与世界呢?还有啥比修行更能够利益自己呢?对我来说,生命不是最可宝贵的,自利利他的修行,学习与宣扬佛法,才最可宝贵。因为,我是一个“明理”的人。
“明理”并不容易,就比如这个“无是见者”与“无非见者”之妙理,就不太好理解。所以,世尊与文殊菩萨继续问答讨论,通过现前的比喻,帮助咱大家体会。世尊问道:
文殊,吾今问汝:如汝文殊,更有文殊是文殊者,为无文殊?
“文殊师利,我现在问你:就比如对于你文殊菩萨来说,是否还有另外一个文殊,叫做‘是文殊’?或者,有另外一个文殊,叫做‘非文殊’呢?”
【无文殊】即:非文殊。
在这个比喻当中,“文殊”比喻“见精”,“是文殊”比喻“物象是见”,“非文殊”比喻“物象非见”。
得出的结论呢,那就是:在原本的一个文殊里面,根本没有一个“是文殊”,所以,当前物象“无是见者”;也根本没有一个“非文殊”,所以,当前物象“无非见者”。其中的逻辑关系非常缜密,请大家仔细体会。下面是文殊菩萨的回答:
如是,世尊:我真文殊,无是文殊。何以故?若有是者,则二文殊。然我今日非无文殊,于中实无是、非二相。
“是这样的,世尊:我是真正的文殊,没有另外的‘是文殊’了。”
“为什么呢?因为,如果还有一个‘是文殊’的话,就有两个文殊了。(另外一个必然是‘非文殊’)”
“然而,对于当前的我来说,也没有另外一个‘非文殊’。在我一个文殊当中,其中根本就没有‘是’和‘非’这两种情况。”
同样,对于一体的广大“见精”来说,它无所不包容,一切“物象”都在其中,都与其同体不二,咋会有哪个物象“是见精”,又咋会有哪个物象“非见精”呢。
下面,世尊对于文殊菩萨的提问:“此诸物象与此见精,元是何物?于其中间,无是、非是?”进行小结。
佛言:此见妙明与诸空尘,亦复如是。本是妙明无上菩提净圆真心,妄为色空及与闻见。
“佛陀说道:“这个微妙光明的‘见精’,和虚空、色尘等一切物象之间,也是这样的道理。”
“它们本来都是无上菩提,都是那个清净圆满的‘妙明真心’,被虚妄地认作了色尘和虚空,以及见、闻、觉、知之性而已。”
在运用比喻说明了“于其中间,无是、非是”的道理之后,世尊再次重申,这个“见精”和一切“色空物象”,本来都是咱的“妙明真心”。只是被咱的分别心“错认”为了分开的“色空物象”与“见闻觉知之性”而已。
“见精”并不仅仅代表“见”,它也同时代表着“见闻觉知之性”,因为,它们本来就不是分开的,而是同一个妙能力的不同作用而已。
因为“于其中间,无是、非是”这个法义比较深奥,也非常重要,所以,世尊再次予以比喻说明,顺便,也把“真月”和“第二月”的关系作了说明:
如第二月,谁为是月?又谁非月?文殊,但一月真,中间自无是月非月。
“就如同眼睛受到挤压,看到的‘第二月’一样。在那两个月亮当中,能说哪一个是月亮,能说哪一个不是月亮呢?”
“文殊师利,在一个月亮的真实境界当中,其中自然没有什么‘是月亮’和‘不是月亮’。”
需要注意的是,当咱的眼睛受到了挤压,再来看天上的月亮,这时,天上有了两个月亮,请问:哪一个是“真月”呢?
答:两个都是“第二月”。
再问:为什么呢?
答:因为眼睛已经变形了,根本就看不到“真月”,“真月”是一不是二啊。
这就好比,一颗扭曲的心灵,是见不到“真理”的。而一颗正直光明的心灵呢,“真理”已在其中矣。所以说,“直心是道场,无虚假故”。所以说,修行,在于修心;修心呢,在于明心见性;所明的“心性”在哪里呢?就是咱大家没有造作与扭曲的“本来心”呀。
“本来心”离咱是不会远的,假如说,不带有包装的身体,就是“本来身”的话;那么,不带有包装的心,就是咱的“本来心”了。它必然不离当下,必然光明磊落,必然一丝不挂。莲花生大师把它叫做“赤裸的心”,生动而准确,值得大家借鉴。
关于“第二月”,如世尊前文所说:“此见虽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也就是说,咱的“见精”是“第二月”。可是,“第二月”总是结伴出现的,哎,眼睛一变形,就变出了俩月亮,都是“第二月”。那么,此时,在“见精”之外,另一个“第二月”在何处呢?
答:它就是“见精”所缘的种种“物象”啊。
这样就清楚了,就在当前,当咱大家观察到自己的“见精”,正在面对着种种“物象”之时,此情此景之外,不可能另外有一个“妙明真心”了。
而是呢,“见精”与“物象”本来就是“妙明真心”,被咱大家“错认”为了“能见”的“见精”,面对着“所见”的“物象”而已。
此时,咱大家只要放下对于“能见”和“所见”的“错认”,那么,“见精”当即就自在了,不会再被种种“物象”所牵引,而只是圆满地明了与包容。此时,您的心境,大约就是“妙明真心”了。说大约,那是因为,凡夫的“明心见性”并不彻底,只是相似的。
这个相似的“明心见性”,就叫做最初的“悟道”,得大智慧,心地豁达,了无牵挂;而将来真正的“明心见性”,是指初地菩萨,称为“大乘见道位”,分证法身,属于“证道”,超凡入圣,功德类似于佛陀,人间罕见。
到这里,世尊全面解答了文殊菩萨的提问。回转头来,下面这段话,是对阿难尊者,以及有学大众们说的,因为他们前面“茫然不知是义终始,一时惶悚,失其所守”。在经过了世尊与文殊菩萨的慈悲答问以后,这个问题应该可以明白了。同时,“第七番显见”也即将告一段落。
世尊对阿难及有学大众说道:
是以汝今观见与尘,种种发明,名为妄想。不能于中,出是、非是。
“因此,你们如今观察到的那个‘见精’与‘前尘物象’,以及种种发挥,本来就是错认,无论怎样研究探讨,都叫做妄想分别。没有办法从其中超越出‘是’和‘不是’这两种局限。”
哎,在一如的“妙明真心”当中,错认出了“见精”和“前尘物象”,对立由此而发生,那么,以后的种种矛盾也就无法避免了。亦如莲花生大师所说:“于无二义,分之为二而致误,若二不能融合为一不能成佛。因为皆是一心,轮涅本来无分别,若去断离取舍仍流转于轮回。”
原来咱的心与种种境界,“皆是一心”,都是一如的“妙明真心”啊。如此智慧,仅仅依靠咱自己去修行体悟,啥时候才能够明了呢。所以说,修行先要学习,跟随着佛菩萨好好学习。一旦学习明白了,心法相应,一刹那就可以开悟“妙明真心”,那时,您的智慧眼当中,无处不是妙心妙性,没有了对立差别,哪里还需要去指认哪个物象是见精,哪个物象不是见精呢。
因此,世尊小结到:
由是真精妙觉明性,故能令汝出指、非指。
“只有通过明了这个‘真精妙觉明性’,才能够让你们超越‘指得出来’和‘指不出来’的局限
。”【真精妙觉明性】即是:妙精明心,即是:妙明真心,即是:妙真如性。
【出指、非指】“出指、出非指”的省略。意思是:超越‘指得出来’和‘指不出来’的局限。
因为“物象”与“见精”本来一体,本来不可分,所以,想要从“物象”当中指出“见精”是不可能的。但是,随手所指,又有哪个“物象”不是“见精”呢。乃至于,信手拈来,又有哪个物象不是“妙明真心”呢!生活里面的点点滴滴,时时处处,哪里不是“妙明真心”呢。只是要透得过才好。
到这里才会明白,一如的“妙明真心”当中,“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不明白的人,指也指不出来;明白的人呢,随手所指,皆是妙心妙境,完全不会再被“指得出来”和“指不出来”所困扰了。
到这里,大家应当知道,禅宗门下,那些“云门饼子赵州茶”、“麻三斤”、“干屎厥”等等,看似不可思议,实则,尽在信手所指,无非本来面目也。一切禅宗公案,都不可能超越大乘经典,只不过,是大乘教法的自如运用罢了。
觉悟得透彻,才能够运用自如;要想觉悟,常随觉悟者而学,常随佛学,常随佛经而学。大家正好从此努力。
(“第七番显见”结束,世尊引导阿难观察一切物象,通过其中“无是见者”与“无非见者”,显发出见性与一切虚空及物象,本是妙明真心,众生虚妄分立而已。下面是“第八番显见”,世尊将通过与外道见解相对比,显发出见性非因非缘,非自然,非不自然)
版权所有:金刚经福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