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线讯 自6月26日中佛协下发《中国佛教协会:关于自觉抵制佛教领域商业化不良影响的通知》后,自觉抵制佛教领域商业化不良影响的号角在全国吹响。佛教商业化是如何形成,又该如何治理?
2018年6月28日,中国佛教协会在其官网发布学诚会长在“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双周座谈会上的发言”,讲述佛教领域商业化问题的形成原因与治理思路,全文如下:
学诚会长在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双周座谈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汪洋主席,
各位副主席,
各位领导、各位委员、各位专家学者:
佛教领域商业化问题,主要是指商业资本等非宗教主体介入佛教领域,将佛教寺院、佛教活动或者某些佛教教义等变为牟利工具,牟取经济利益。主要有以下突出表现:
一是景区高价门票问题。有的地方为发展经济,热衷打造佛教文化景区,将寺院圈入景区内,出售高价门票,佛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进入景区内的寺院参加宗教活动,也要反复购买门票,引起社会广泛诟病,损害佛教形象,景区内寺院的合法权益也难以保障。
二是一些组织或个人违规滥建露天大佛,吸引信众游客礼拜参观,收取门票和宗教性捐献。
三是一些非宗教组织或个人,比如企业、村委会、老人会、商人老板等,乱建寺院,以佛教名义进行一系列敛财活动。
四是一些非宗教团体、非宗教活动场所违规设置功德箱,收取宗教性捐献,甚至雇佣假冒僧尼,引诱、欺骗、胁迫游客花高价烧高香,开展迷信活动等。
五是乱放生,滋生借教敛财,危害生态安全,催生“放生利益链”。
六是佛教原有的教风问题,在商业化影响下,有的地方呈现发展蔓延的趋势,有的地方出现了一些新的表现形式。
商业化问题的成因,从佛教外部来说,“文革”结束后,大量佛教寺院归文物、旅游、园林等部门所有或由其管理、使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宗教信仰需求的增长,佛教的精神、文化价值就转化成了经济价值。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驱动下,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为了发展旅游,支持商业资本介入佛教领域,不断对佛教进行商业运作,牟取经济利益。非宗教活动场所的寺院也纷纷借教敛财,以教牟利。
从佛教自身来说,传统的中国佛教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商业化、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然而,佛教的人才培养、修学体系、制度体系、寺院管理、组织建设远未完成现代转型,佛教应对现代市场经济、抵御商业化不良影响的能力依然不足。
从思想认识方面来说,社会上的功利主义、商业化、娱乐化泛滥,对精神领域不断侵蚀、冲击,宗教不知不觉就被待价而沽,成为特殊商品与牟利工具
。其结果严重伤害了世道人心,破坏了宗教信仰,腐蚀了民族精神,消解了佛教信仰的根基和民族文化的自信。治理商业化应重点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明确治理商业化问题的统一主体。治理佛教领域商业化问题的法规规章文件已经比较健全,关键是如何落实。建议明确治理佛教道教领域商业化问题的牵头部门,明确地方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由地方党委政府统筹协调、综合施策,推动相关政策法规落实。
二是明确治理商业化问题的致力方向。佛教并不反对市场经济和商业,历史上、现实中佛教都曾经而且将继续为市场经济、商业活动提供精神指引、伦理规范与文化调节。佛教自身的生存发展以及服务社会、利益人群也需要必要的经济基础来支撑。治理商业化问题的致力方向,不应是将宗教与经济一刀两断、完全隔绝,而是要明确企业、宗教界与政府各自的定位,审慎地划清三者之间的界限。
佛教界也将持之以恒加强自身建设,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佛教修学体系、制度体系、教育体系,推动寺院管理现代转型,努力开创佛教中国化新境界,自觉抵制商业化不良影响。(作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
版权所有:金刚经福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