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福音网

略论因明中能立“支数”多少的问题

发布时间:2022-11-23 15:13:19作者:金刚经福音网

  内容提要:关于因明中能立“支数”多少的问题,古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于因明中之“能立”一词的内涵合外延来说,却还不够精当。笔者多年来经过对因明的研习和梳理后,撰写了此一篇短文。至于能立“支数”多少的问题,我认为能立应该有两种,第一种能立,是与能破互相对待的能立,必须是三支。第二种能立,是与所立互相对待的能立,决定是二支。这个说法,当是解决了能立“支数”多少的问题,也说得较为合理。

  关键词:因明、能立、宗、因、喻

  所谓因明中能立的“支数”多少问题,是指在因明当中,能立的“支”其数量到底是多少。说到能立的“支数”,在因明当中可谓是众说纷纭。在古因明里,如弥勒菩萨的《瑜伽师地论》云:“能成立法有八种者:一、立宗,二、辩因,三、引喻,四、同类,五、异类,六、现量,七、比量,八、正教量。”(1)无著菩萨造《显扬圣教论》:“能成法八种者,一、立宗,二、辩因,三、引喻,四、同类,五、异类,六、现量,七、比量,八、至教。”(2)无著菩萨造《大乘阿毘达磨集论》:“能成立有八种,一、立宗,二、立因,三、立喻,四、合,五、结,六、现量,七、比量,八、圣教量。”(3)到了世亲菩萨便改用五支了:一、宗,二、因,三、喻,四、合,五、结。

  古因明经过不断的发展,到了陈那菩萨手里,因明这支“理智之花”,比以前更加绚丽多彩。陈那大师,诞生于佛灭后一千年左右,南印度案达罗国(又云南印度香至国)人。出家后先为小乘佛教犊子部信徒,后改学大乘,师事世亲菩萨,为世亲菩萨晚年的弟子,常在那烂陀寺讲《俱舍论》和唯识、因明学说。

  陈那,是梵语,汉译域龙,又称大域龙,意思是:因彼有德雄,辩捷如龙,在五印度无敢于抗者,故而如此相称。陈那大师在世时,到处击败外道的辩难,因此得到“辩论之尊”、“辩论牛王”之称号(牛,在印度是神圣的动物,好比中国的龙、狮)。又名童授,此是他年轻时,受文殊菩萨指劝,志在恢复因明,故得此名。

  窥基大师《因明大疏》:“有陈那菩萨,是称命世,贤劫千佛之一也。匿迹岩薮,栖峦等持,观述作之利害,审文义之繁约。于时岩谷震吼,云霞变彩。山神捧菩萨足,高数百尺,唱言:佛说因明论道,愿请重弘。菩萨乃放神光,照烛机感。时,彼南印土按达罗国王,见放光明,疑入金刚喻定,请证无学果。菩萨曰:入定观察,将释深经,心期大觉,非愿小果。王言:无学果者,诸圣攸仰,请尊速证。菩萨抚之,欲遂王请。妙吉祥菩萨,因弹指警曰:何舍大心,方兴小志?为广利益者,当转慈氏所说瑜伽,匡正颓纲,可制因明,重成规矩。陈那敬受指诲,奉以周旋。于是覃思研精,乃作因明正理门论”。(4)

  此段指出陈那菩萨造作因明论前,已能深入禅定,并且“观述作之励害”,这表明他是以定慧为基础来制作因明,足见其着述态度的严谨。

  陈那大师是因明大成就者,因明改革家,新因明创始人,中世纪印度逻辑之父。他在因明学上的贡献,是印度逻辑史上的一大里程碑。对于其后的佛教及诸学派之论理说有极大的影响。

  改五支因明为三支因明,也是陈那大师对因明作出的划时代的贡献。

  改五支论式为三支论式

  古因明五支新因明三支

  宗:声是无常;宗:声是无常;

  因:所作性故;因:所作性故;

  喻:譬如瓶等;喻:凡是所作,皆是无常,譬如瓶等。(6)

  合:瓶是所作,瓶是无常;

  声是所作,声是无常;

  结:故声是无常。(5)

  陈那大师把合支迸入了喻支,合支只是在前三支宗、因、喻的基础上的具体应用。结支是宗支的重复,可以省掉。五支论式改成三支之后,提高了喻支的功能,使本来属于例证性质的喻支变成了演绎与归纳相结合的前提。

  古因明五支作法为宗、因、喻、合、结。其推论性质,为类比推理。新因明三支推论性质为演绎推理,也就是说,具备因三相即能得出正确的推论,并保证其逻辑推理之必然性,这是陈那大师在印度逻辑史上的重大贡献,因此称为新因明。印度学者称陈那大师为中世纪逻辑之祖,也正是由于他的这一贡献。

  能立的支数到底有多少支呢,其实能立有两种情况,一是与能破相对的能立,二是与所立相对的能立。

  能立:指理论圆满,证明确切,于实质与形式双方皆无过失之立论。为与“似能立”分别之故,又称为真能立。此种圆满无过之立论,可令敌者(问难者)与证义者了悟立论者之主张确为正理,故属悟他门。

  真能立就是合乎规范的证明,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是“支圆”,即三支具足无缺(不缺支)。

  第二是“成就”,即三支都无过失(不犯过),三支之过共三十三种,宗九过、因十四过、喻十过。

  《因明入正理论疏》:“一者能立,因喻具正宗义圆成,显以悟他,故名能立。一者支圆,能依所依皆满足故。二者成就,能依所依俱无过故。由此论显真而无妄,义亦兼彰具而无阙,发此诚言,生他正解,宗由言显,故名能立。”(7)

  由上文可以看出,第一种能立,是与能破互相对待的能立,能立就是互相辩论的两方之一的正方,能破就是互相辩论的两方之一的反方。此种能立必须是“三支具足”,缺一不可,否则便犯“缺减过”。亦如《因明入正理论》说:“此中宗等多言名为能立。由宗因喻多言。开示诸有问者未了义故。”(8)

  《因明入正理论疏》:“今者陈那因喻为能立,宗为所立,自性差别二并极成。但是宗依未成所诤,合以成宗,不相离性,方为所诤。何成能立,故能立中,定除其宗。”(9)

  此文透出的信息是,第二种能立,是与所立互相对待的能立,其支数决定是二支,即因支、喻支。宗支不是能立而是所立,即是所要被成立的对象,能够成立这所要成立的对象的,便是因、喻二支的能立。

  在宗、因、喻三支中,宗是所立,即所要成立的对象;因、喻二支是能立,即是能够成立对象的基础和依据。在因、喻二支能立中,因是正能立,即是直接成立宗的主要理由;喻是助能立,即是协助因而与因共同成立宗的。所以,在比量三支中,因是最重要的。这门学问也因此叫因明,不叫宗明,也不叫喻明。《因明入正理论疏》:“宗是何义。所尊所崇所主所立之义。”(10)

  能立,如果是在立敌双方对扬时,便非得“三支具足”不可,若缺一支,便成“缺减过”,是似能立,只有败北的份,没有取胜的希望。此时的能立,便是与能破互相对待的能立。

  能立,如果是在证明一个命题(宗)正确与否上时,这能立,便是二支,即因与喻,而宗支呢?则是被能立所成立的所立,而不再是能立的范畴。例如上所引“新因明三支”

  沈剑英教授在其《能立三论》中也写到:“在陈那的《理门论》中,”能立”这个词共出现了二十四次,在天主的《入正理论》中,”能立”共出现了十二次。寻绎二论原意,”能立”这个词略有二义:一、表示由宗、因、喻三支所组成的论证式(即是与能破相对的能立);二、表示据以成立宗的”一因二喻”(即是与所立相对的能立)。(11)

  能立的支数多少问题,在因明史上已议论了一二千年了,各家说法不一,其实都对,站的角度不同,就有不同的看法。说能立有三支,正确,此是说的与“能破”互相对待的能立;说能立有二支,正确,便是说的与“所立”互相对待的能立。

  能立的支数问题,诚然是因明上一个极小的问题,对于爱好因明者来说,把能立支数多少的问题,彻底的弄个明白,未必不是一件痛快事!

  参考文献

  (1)大正藏第三十卷,瑜伽师地论卷地十五,本地分中闻所成地第十之三,“七因明”。

  (2)大正藏第三十一卷,显扬圣教论卷第十一,摄净义品第二之七。

  (3)大正藏第三十一卷,大乘阿毘达磨集论卷第七,决择分中论议品第四。

  (4)大正藏第四十四卷,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上,第一叙所因者。

  (5)虞愚着《因明学》,中华书局出版,1989年11月第1版。

  (6)虞愚着《因明学》,中华书局出版,1989年11月第1版。

\

  (7)大正藏第四十四卷,因明入正理论疏,第四释本文者。

  (8)大正藏第四十四卷,因明入正理论。

  (9)大正藏第四十四卷,因明入正理论疏,第四释本文者。

  (10)大正藏第四十四卷,因明入正理论疏,第四释本文者。

  (11)超星数字图书网·哲学·宗教图书馆·逻辑学·总论·因明新探·能立三论。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金刚经福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