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对于我们出家人来说,却是书中自有智飘香,书中自有慧如宝。从文字般若到实相般若,是许多出家人必经的一段路程。至于我自己是什么时侯喜欢上了读书,已不记得了。只记得学生年代时非常害怕写文章,即便是到南京栖霞山佛学院上学,仍常有一种厌学的情绪。不过,每次放假回寺院时,却总不忘随身带上几本书。其实带回去的书一本也没有打开来看,原因是觉得寺院里没有学院的学习氛围。不过,也有真想学习的时刻,那就是在与人交流佛法的时侯,常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恨劲。而我真正开始喜欢读书的缘由则是因以下几个方面而起:
一是缘于写作。为了振兴和发展湖北的佛教事业,便于掌握佛教方面的情况,迫使我不得不提笔写作,写有关寺庙的行政管理、规章制度,写有关上报政府的汇报材料,写人代会上的人大提案等等。说句实在话,初写的时候颇有点吃力,提笔有如千斤的感觉,使我深深体会到:写作与读书是密不可分的,不读书就会感到下笔的枯涩;不写作就体现不出读书的意义。加之后来由于我经常出门在外,几乎走遍了省内的山山水水,祖国的大好河山和人文景观在涤荡我心灵的同时,也不断促使我产生写作的冲动。特别是行脚到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时,心情更是格外地爽朗,脑海中常情不自禁地会产生一种莫名的感动和冲动,故使我逐渐养成了边走边写旅行日记的习惯。没有想到这样一路写来,一发不可收拾。几年中,我从九华山写到云南,从广州写到太湖,从杭州写到香港,从韩国写到美国,记录下了不少的图片资料,也收集了许多的文字素材,写作成了我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05年我的第一本散文集《茶禅的味道》终于问世了,今年我的第二本散文集《出家人的样子》也即将在下半年发行。从1997年年底回到东方山弘化禅寺至今,我在各大寺庙讲经说法不下千余场次,提交佛教各种学术性论文有上十篇,近四十余万字。在北京中国佛学院以及武昌佛学院的讲义、讲稿近百余万字,我都已经把它们以文字的形式保存了下来,准备今后再一一整理出来结集出版,作为《东方山弘化禅寺丛书》系列。写出出家人的样子,写出出家人脱俗的味道,已经成为我写作的愿望之一。我希望通过写作,使有更多的有缘之士,品读出家的脱俗,清净无我的禅境和禅悦,最终,能够优游于人生世间和出世无染的书禅三昧!
现在,我写作的一个最大原动力,是缘于对人生、对时间、对生命、对佛教,有了更深一层的体验和感悟。我想记录下人生走过的历程,因为我知道,我已不完全属于自己。我是中国佛教界的僧青年,我属于佛教,在我的血脉中,流淌的是佛教的热血。今天的佛教需要我们承载起如来家业的历史使命,所以,充学养德已成为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不读书,佛教的经、律、论三藏经文,怎么看得懂呢?只有“深入经藏”,才能“智慧如海”;只有“体解大道”,才能“发无上心”。要能“统领大众,一切无碍”,只有不停止地学习,不间断地读书,才能为佛教的复兴做点实在的事情。
如今的我,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坐下来,一边读着自已喜爱的书,一边品茗着茶禅的味道,一边写作或思考。如果有几天不读书,便会有苏东坡所说的“三天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的感觉。我想静下心来,以读书来回报佛教。因为中华传统文化是以儒学、道学、佛学三家为代表的,佛教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而以文化作为弘扬佛法的切入点,正是我毕生的追求。
二是缘于书法。在我交往的朋友们当中,有书法写的很好的中青年、老年书法家。在他们的熏陶之下,我也爱好起了书法,并与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其实,我原本对传统的书法并不陌生,首先是因为我的家师常乐老法师,毛笔字写得特别的好,还有我的一位师兄弟正耀法师,练就了一手非常漂亮的行楷书法。而黄石市当地的书法家樊稼生老先生、李声高老师等,每年春节之前,他们都要上山来写春联。每次我都是站在他们旁边,做牵纸磨墨的服务工作。那时,看到他们的字写得龙飞凤舞,非常的好,只知道羡慕他们。后来,我在南京栖霞山佛学院、北京中国佛学院读书期间,学院为我们开设了书法课的课程,但我仍对中国的书法文化知之甚少。那时的我心态比较浮躁,完全不明白古人用一支毛笔在宣纸上写的中国文字,其间还蕴藏着属于中国人所特有的一种文化。
现在,我开始渐渐懂得,中国的书法文化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部博大精深的书。看似简单的写字,却蕴含着深功。因为要想把毛笔字写好,不但对个人的修养要求非常高,且先得把心静下来。只有身心平静了,心态详和了,写出来的字才格外不一样,很受看也很耐看,简单地说就是清新脱俗。从一幅字里头,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和人生追求,正所谓“字如其人”。 查阅一下古人的碑帖,回过头来再对照一下现代人所书写的作品,就不难看出古人与今人的笔下功夫了。
我经常在安静地书写毛笔字的同时,也从中领悟着人生的滋味,常有一种“字里人生”的感悟。同时对于古有“先识器而后识字”的教育方法,也有了更加深切的体会。因为做人之道,比对知识的需要,有时显得更为重要。因为真正做一个合格的人,做一个有品味有气质的人,需要一生的时间。做一个有人格的人,就是在做功夫,不完全是知识可以替代得了的事。说起来这人生,这书法,又何曾不是道呢?2002年6月,我在东方山弘化禅寺创建起“三楚书画院”,就是旨在“以艺术弘扬佛法,藉佛法彰显艺术”。
三是缘于佛法。对于我来说,佛法早已是我生命的全部,弘扬佛法更是我不可推卸的职责。回到东方山弘化禅寺后九个年头里,虽然我一年到头都很忙、很累,完全失去在佛学院时的那份清闲,但我并不后悔,因为我已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那就是弘法利生,荷担如来家业。而要能够很好地弘扬佛法,不深入经藏又怎能畅游智慧的海洋呢?所以,读书已成了我个人行持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每当出门在外,我经常会走进一些比较有品味的书店,买一些我很喜欢读的书籍;无论我走到哪里,也都会随身带上一两本书,以便在旅行的路上随时翻阅。沉浸在书中的人物命运里,感受着人世间的苦与乐,启示着我对人生的思考,这已经成为我出外旅行的一种习惯。
在弘法和做佛协工作的过程中,我结识了不少爱读书的书友。他们在诗、词、文章方面的造诣很高,受他们的影响,有时我也附庸风雅,写了一些所谓的古诗,不过从来也不敢拿出来。虽然我在佛学院读书的时候,对于平仄押韵略知一二,但至今也没有完全搞清楚。但这丝毫也没有影响我对于古诗的兴趣,特别是对禅诗和禅偈的喜欢和偏爱,这不但是因为佛教的禅偈打破了传统格律诗韵的局限,比较灵活,没有那么深涩,更因为禅诗和禅偈的出现对于文化的普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用今天的话来说,它接近于白话,人们比较容易接受和理解。如“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首平白道明我们本有面目的禅偈在佛教界传诵至今,令人感叹。其实,六祖慧能大师本不识字,可他却给后人留下了一本《六祖坛经》,这说明道非关文字,但也不离文字,不然,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又怎能从《六祖坛经》中去体悟禅的精髓,禅的风采呢?
其实,我们在生活中既要读有字书,也要读无字书,这本书就是人生。无论你是富有还是贫穷,这本书都需要你一页页地去解读。只要你是一个有心人,在生活实践中,善于体察和发现生活中的真理,用心来感受生活、体验人生,就能增长智慧。关键是我们要热爱生活,心存慈悲和关爱,对于人生始终有一种无私、无为、宽厚的心地和坦然的胸襟,而这也可以说是道。这种道也只有追求人生真谛的人才有可能、有机会与之亲近。因为“道末远人”, 却因人们常常舍近求远、舍本逐末,一味地向外驰求,蒙蔽了心性,才致使“人自远道”,真是可悲可叹啊!
今日人类的航天科技,可以把人送到太空上去,但是人们对自己的无知,对人生的困惑,丝毫不比古人少到哪里去。如今,人们的生活已经到了“吃荤的怕有激素,喝饮料的怕有色素,吃素的怕有毒素,喝水的怕有害元素”的地步,可见在贪欲的驱使下,人性中最丑陋、最自私、最可怕的一面,已登峰造极。这些人不明白“命自我立,福自我求”,不知道“享福原来是消福”的简单道理,更不知人的福德因缘,是要在自身的勤劳、俭朴中求得。一个人不种下好的种子,怎能指望有好的果报呢?
所以,我常思考,如果一个人不能安下心来,多读一些好书,常长心灵的智慧,那就非常容易在愚痴和迷失中生活,更不用谈追求与信仰了。而一个人没有了追求和信仰的支撑,与飘在水上的浮萍又有什么区别呢?读书能够使人理智,读书能够使人升华,读书能够使人芬芳,读书能够使人从此改变命运。因此,有时间来读书,真是人生的一种福气。
我以为,人的一生是孤独的,因为他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但是有了书籍结伴而行,人生就从此不再孤单。哈佛的学生曾这样说过:“人生无法选择自然的故乡,但人可以选择心灵的故乡。”而一本好书,往往就是指引我们走向心灵故乡的导航。所以我祈望:普天之下的人,都能好书常读,好事常做,好人常为,让自己的人格健全,让自己的心灵健康,让自己的人生充满智慧。
版权所有:金刚经福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