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探微 作者:弘学
第四章他方佛土
第一节净琉璃世界
依玄奘大师所译《药师如来本愿经》,“东方去此,过十殑伽沙等佛土,有世界名净琉璃,佛号药师琉璃光如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佛、薄伽梵。”这就是所谓东方净土,教主为药师光琉璃如来,梵名鞞杀社窭噜(Bhaisajyaguru),简称药师佛。又作大医王佛、医王善逝、十二愿王。说此药师琉璃光如来,具足十号,在娑婆世界过恒河之东方净琉璃光世界。教化众生。
东方净土,是以天界为蓝图的。这是顺应众生的天界信仰,而表现佛菩萨的圣德。印度所说的天,译义为光明,而拟想为神。天是光明喜乐,相对的地狱,就是黑暗痛苦。在佛教中,崇敬的圣者有无量清净功德,而特性是觉、慧。断烦恼、证真理是由般若(智慧)的现证,而般若称之为明,相对的就是无明黑暗。东方净土的佛,名琉璃光佛。这琉璃亦称毗琉璃、净琉璃,译意为远山宝,是青色宝,摄含有天的意思。佛教的世界观中,小世界中间有最高的须弥山,四面是四宝所成。南面是净琉璃宝所成,所以南阎浮提的众生,也就是我们所居住的这个娑婆世界的众生,仰望虚空,见有青色。青天,就是须弥山的琉璃宝光,反射于虚空所致。东方佛土,以此世俗共知蔚蓝色的天空,表现药师如来的德性,而名为净琉璃光。药师这两个字中,含有“病”义。以药为能治之物,师为有医之人,反显有所治、所医之病。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来源,是以能拔除众生生死之病为药师,能照破三有之黑暗,故名琉璃光。
佛土,是佛菩萨的清净土,也是人间的理想王国。东方琉璃世界纯一清净,地为琉璃所敷,城阙宫殿等,也都由七宝所成。其国土中无诸染欲,也没有三恶趣的痛苦,苦庄严之胜处,宛如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净土。药师琉璃光如来有二大菩萨(亦说有八大菩萨)和十二神将助扬佛化。二大菩萨为日光遍照和月光遍照,这显然是取譬天空的太阳和月亮,天际的一切光明中,日月是最大的,一向为人类崇拜的对象。药师佛的左右胁侍,就依此立名,为一切菩萨的上首,有如毗卢遮那佛之文殊、普贤,阿弥陀佛之观世音与大势至。日月的光,对人类来说,其特性是不同的。太阳的光明是热烈的,给人以温暖,生命力的鼓舞;在佛法中,多用日光来表示智慧。月亮的光明,是柔和而清凉的,使人在黑夜中消除恐怖。特别在热带地区,或是在酷暑的夏夜,一旦月亮升起,清风徐徐,烦恼顿消而心情舒畅;在佛法中,月亮多被用来表示慈悲,慰籍众生。这是以日月的光辉,表示日光遍照菩萨与月光遍照菩萨的德性。因此,日光遍照菩萨表智慧,放射无量的光明、普透一切宇宙生命,使其从昏昧迷蒙中觉醒;月光遍照菩萨表慈悲,映现明彻清晖,容摄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使免受贪嗔痴三毒的逼恼。二位菩萨共同辅弼东方药师琉璃光如来弘扬正法,普度有情,位补佛处。故药师琉璃光如来和日光遍照菩萨、月光遍照菩萨合称“东方三圣”。
相传药师琉璃光如来与日光遍照菩萨、月光遍照菩萨本为父子,久远劫前曾于电光如来法运中勤修梵行,受电光如来嘱咐,分别改名为医王、日照、月照,发无上菩提大愿,誓救六道一切有情出轮回之苦。药师琉璃光如来因中发十二大愿,都是针对现实人间的缺陷而使之净化,积极地表现出了理想世界的情况,这对人间富有启发的意义,故药师佛又有十二愿王之称。这十二愿是:
第一大愿:愿我来世,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自身光明,炽然照耀无量无数无边世界,以三十二丈夫相,八十随形,庄严其身;令一切有情如我无异。
这第一大愿体现出人人平等的愿望,一切众生的相好庄严,都与佛一样;这意味着众生与佛的本性不二。净土的众生相,都是黄金色的,表示了种姓的平等。印度种姓的等级森严,起初是依形色来分别。所以梵语的“种姓”从色字而来。近代,还存在种族歧视,这是人间苦迫的根源之一;所以净土中人金色,也就是人人平等,没有种族歧视。
第二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净无瑕秽,光明广大,功德巍巍,身善安住,焰网庄严,过于日月;幽冥众生,悉蒙开晓;随意所取,作诸事业!
这第二愿体现佛光普照,人人能成办一切事业。前一愿诸佛大体相同,这第二愿唯药师佛独具。依世间的光明说,如白日临空,才能进行各种的事业。依智光说,没有智慧,什么都不会,什么困难都不能解决;有了智慧,才能无事不办。佛以无量智光,普照大地,普熏众生而使智慧渐长,所以所作事业,没有不成就的。
第三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以无量无边智慧方便,令诸有情,皆得无尽所受用物,莫令众生,有所乏少!
这第三愿体现出资生物非常充足。在人人平等,智力开展下,无事不成,所以生产丰富、人民安乐。
第四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行邪道者,悉令安住菩提中;若声闻、独觉乘者,皆以大乘而安立之!
这第四大愿体现出宗教的情操,人人安住大乘。在世间,都安住凡夫法。凡夫为了自己的享受而努力;或者为自己而专修禅定,独善其身,也有安住于小乘法的,那是专心于自己的身心解脱,缺少积极为人的悲心。安住于大乘法的,被称为火里莲花,是极难得的。在净土中,都能安住大乘,不离世间,又不着世间。如《维摩诘经》所说:“非凡夫行,非圣贤(小乘)行,是菩萨行。”菩萨自利利他,上求下化,大家都能这样,当然是极其理想的。
第五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若有无量无边有情,于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具三聚戒,设有毁戒,闻我名已,还得清净,不堕恶趣!
这第五愿体现戒行清净。净土众生,行为都合于道德,没有杀盗淫妄的种种罪恶,人格完善,德行具足。
第六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其身下劣,诸根不具,丑陋顽愚,盲聋瘖哑,挛躄背偻,白痴颠狂,种种病苦;闻我名已,一切皆得端正黠慧,诸根完具,无诸疾苦!
这第六愿体现众生得身健美。净土众生,没有六根不全的,个个身心正常,能进修佛法。
第七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众病逼切,无救无归,无医无药,无亲无家,贫穷多苦;我之名号,一经其耳,众病悉除,身心安乐,家属资具,悉皆丰足,乃至证得无上菩提!
这第七愿体现安康乐道。净土中没有众生的逼切苦,有了病痛,也不会贫病交加,而是眷属、资具、医药具足。有疗养、有休息,众病自然痊愈了。
第八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女人,为女百恶之所逼恼,极生厌离,愿舍女身;闻我名者,一切皆得转女成男,具丈夫相,乃至证无上菩提!
这第八愿体现男女平等的愿望。在一向重男轻女的社会,妇女的痛苦和障碍比男性多,净土都是大丈夫相,表示没有男女间的不平等。
第九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令诸有情,出摩羂网,解脱一切外道缠缚;若堕种种恶见稠林,皆引当摄,置于正见,渐令修习,诸菩萨行,速成无上正等菩提!
这第九愿体现思想正确,意志坚定,外魔归正。净土众生,不受魔网所缠缚,不为外道邪见所欺骗,真可谓“净土正道是沧桑”。
第十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王法所加,缚录鞭挞系闭牢狱,或当刑戮,及余无量灾难凌辱,悲愁煎逼,身心受苦;若闻我名,以我福德威神力故,皆得解脱一切忧苦!
这第十愿体现了解脱忧苦,众生不受王法所录。古有“政简刑轻”的思想,政治修明到没有犯罪的,有也是极少,社会多么和平而安乐!净土就是这一思想的体现。不像娑婆世界,多有系闭牢狱,刑戮鞭挞等来惩处扰害社会的罪犯。
第十一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饥渴所恼,为求食故,造诸恶业;得闻我名,专念受持,我当先以上妙饮食,饱足其身,后以法味,毕竟安乐而建立之!
这第十一愿体现出“政重民生,普济民食”,使一切人民饮食供给,无有乏少。净土中的饮食丰足,而又进一步的饱餐法味,身心都有良好的粮食。真可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典范。
第十二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贫无衣服,蚊虻寒热,昼夜逼恼;若闻我名,专念受持,如其所好,即得种种上妙衣服,亦得一切宝庄严具,华鬘涂香,鼓乐众伎,随心所玩,皆令满足!
这十二愿体现衣住行等一切施为,皆依民主平等分配之。生产劳动,咸令得宜,人民生所需,无有不足;节之以乐,和之以乐,五福俱全,文明鼎盛。
净土中,不但物质生活够理想,而智慧、道德又有不断地向佛道进修。药师佛因中立下这样的大愿,为了实现这样的理想,广行菩萨道,从自利利他中去完成。更有“药师十二神将”顺应药师琉璃光如来而化现羯摩神,为昼夜十二时之护法神。药师十二神将是药师佛的分身,或其眷属,是围绕本尊的守护者,其头上戴十二支冠为其标志。根据《药师观行仪轨》将其各神将之名称、形像,及其持物等略述如下:
1.毗羯罗大将:此大将的本地为释迦如来,是子时之守护神。通身青色,现忿怒形,头戴鼠冠,右手下垂持三钻,左手拉右袖之形态。
2.招杜罗大将:此大将的本地为金刚手菩萨,是丑时之守护神。通身赤色,现忿怒形,头戴牛冠,右手把横剑,左手开掌执剑尖。
3.真达罗大将:此大将的本地为普贤菩萨,是寅时之守护神。现笑怒容貌,头戴虎冠,右手捧宝珠,左手把宝棒。
4.摩虎罗大将:此大将的本地为药师如来,是卯时之守护神。通身青色,稍作忿怒相,头发赤色上耸,头戴免冠,右手做拳当腰,左手持斧。
5.波夷罗大将:此大将的本地为文殊菩萨,是辰时之守护神。身呈白肉色,容貌忿怒,头戴龙冠,右手屈臂,作拳携矢,左手持弓。
6.因达罗大将:此大将的本地为地藏菩萨,是巳时之守护神。通身赤色,头戴蛇冠,右手屈肘开掌,置于胸边,左手执三股戟。
7.瑚底罗大将:此大将的本地为虚空藏菩萨,是午时之守护神。通身赤色,现忿怒形,头戴马冠,右手把三股戟,左手持螺具。
8.頞儞罗大将:此大将的本地为摩利支天,是未时之守护神。通身白色,现忿怒形,头发上耸,头戴羊冠,右手执箭羽,左手持箭根,将此箭弯成弓形。
9.安底罗大将:此大将的本地为观世音菩萨,是申时之守护神。通身赤色,现大忿怒形,头戴猴冠,右手屈肘于右胸前开掌向前,屈左手,开掌,掌上放宝珠。
10.迷企罗大将:此大将的本地为阿弥陀佛,是酉时之守护神。通身赤色,现忿怒形,头戴鸡冠,右手执独钴,左手作拳押下腹部。
11.伐折罗大将:此大将的本地为大势至菩萨,是戌时之守护神。通身青色,现忿怒形,头发茂盛向上,头戴狗冠,右手执剑,左手作拳当腰。
12.宫毘罗大将:此大将的本地为弥勒菩萨,是亥时之守护神。通身赤色,现忿怒形,头戴猪冠,右手执大刀横于头上,左手开掌当腰。
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十二大誓愿,基本上是促使众生早证菩提,但另一方面也着重于为众生求得现世安乐。这与阿弥陀佛向来生往生极乐的安乐,有所不同。因此,佛教界称呼药师如来为“消灾延寿药师佛”。佛法本来以出世间为归趣,其意义高深,常人每难了解。而药师琉璃光如来之法门,不但对于出世间往生成佛的道理屡屡言及,就是最浅近的现实人类生活亦特别注重。《药师本愿经》中说:“消灾除难,离苦得乐,福寿康宁,所求如意,不相侵陵,互为饶益。”由此可见,佛法亦能资助家庭社会的生活,维持国家世界的安宁,使人类在现生之中即可得到佛法的利益。
第二节妙喜世界、众香世界、无垢世界及十方佛国
有佛则有佛土,十方诸佛如恒河沙,故十方净土亦有恒河沙。现将佛经中常见之妙喜世界,众香世界及其他佛国净土简介如下:
阿閦佛与妙喜世界
阿閦为东方现在佛名,梵名为Aksbhyabuddha,略称阿閦。又称阿閦鞞佛、阿刍鞞耶佛、恶乞刍毗也佛。意译为不动佛、无动佛,或无怒佛、无嗔恚佛。依《阿閦佛国经)卷上《发意受慧品》与《善快品》所载,过去东方千佛刹,有阿比罗提世界,大目如来出现其中,为诸菩萨说六度无极之行。其时有一菩萨,于闻发后发无上正真道意,发愿断嗔恚、断淫欲,乃至成最正觉,大目如来欢喜而赐号阿閦。阿閦菩萨遂于东方阿比罗提世界成佛,现今仍然彼土说法。又据《法华经》卷三《化城喻品》载,大通智胜佛未出家时,有十六王子,后皆出家而为沙弥,其第一子名智积,即阿閦,于东方欢喜国成佛。《悲华经》卷四载,阿弥陀佛于过去世为无诤念王时有千子,其第九子密苏即阿閦,在东方成佛,国号妙乐。密教以阿閦佛为金刚界五佛之一,象征大圆镜智。位于五解脱轮中正东月轮中央,左方为金刚爱菩萨,后方为金刚喜菩萨。形象为黄金色,左手作拳安于脐下,垂右手触地,即谓阿閦触地印,密号为不动金刚。
阿閦佛之净土为阿比罗提世界,又称阿维罗提,意译作欢喜世界、妙喜世界,位于东方。阿维或阿比,为无比、殊胜之义;罗提为喜之义。阿比罗提世界之众生,皆行善事;其地平正生树木;无有高下、无有山陵、溪谷,亦无有砾石、崩山;其佛土之人,皆无有恶色,亦无有丑者,殊胜异常。
香积佛与众香世界
香积佛又作香台佛,是住于上方香众世界的佛。香积梵语为Gandhālaya,音译乾陀罗耶。据《维摩诘所说经》卷下《香积佛品》说:“上方界过四十二恒河沙佛土,有国名众香,佛号香积,今现在。其国香气,比于十方诸佛世界人天之香,最为第一。彼土无有声闻,辟支佛名,唯有清净大菩萨众,佛为说法。其界一切楼阁皆以香作,经行香地,苑园皆香,其食香气,周流十方无量世界。时彼佛与诸菩萨方共坐食,有诸天子皆号香严,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供养彼佛及诸菩萨。”
香系离垢秽之名,即宣散芬芳馥馨,指理中无上戒定慧之香;积系聚集之义,即积聚诸功德。众香世界的特色是香,十方世界、天上、人间的香皆不能及,所以这个世界及教化这个世界的如来,皆以香得名。众香国中没有小乘的声闻乘与独觉乘,二乘人虽是佛法中的圣者,但皆重于为己,没有利益众生的心。通常所说的极乐世界,恶道虽说没有,小乘之名却是有的。可众香世界中,连小乘之名亦没有,唯有清净大菩萨。初会宣说菩萨成佛,大乘众生来生其国,现借众香世界将之显示出来。既然都是大菩萨众,香积如来所说的佛法,当然都是一乘成佛之法,众生皆学菩萨行。释迦牟尼佛出现在此秽土,是由于众生根机的关系,所以初说小乘,继说大乘,最后皆令回小向大成佛,故尔众香国没有声闻、辟支佛。
众香世界的一切,无不是香,所经行的地方皆是香地,所游的苑园亦皆是香,诸楼阁馆舍皆以香所成,这与一般的净土用七宝庄严有所不同的。甚至连吃的饭“于是香积如来以众香钵盛满香饭,与化菩萨。”众香世界的天子众,悉皆号名香严,象征着以众香为庄严。以事之说,香积国不论是人众,不论是地方,都是极为繁华荣耀的,种种香气充满于整个国土,被认为是最极殊殊的上等净土。众香世界的香,当然不是一般鼻嗅之香,因为香积佛的色身,是由众多功德妙香积聚而成,由此可以想见彼佛正报的殊胜庄严,伟大崇高。
南方无垢世界
此乃龙女成佛之净土。据《法华经》卷四《提婆达多品》所载,娑竭罗龙王的女儿,年方八岁,便有速得佛果的足够条件:一是她智慧明敏,根性聪利,能察知众生的差别根性,及善恶行业;二是她获得了总持的陀罗尼门,对诸佛所说的甚深秘密法藏,能受持不忘,深入禅定,了达诸法性相;三是她能于一刹那间,发菩提心,登不退地,其说法的智辩,无所滞碍;四是慈念众生,就像爱护襁褓中的婴儿一样。以上述之功德,具足了心念口演那微妙广大的一乘实法;慈悲仁让,志意和雅的菩萨风格,使她能速至菩提,成就佛国。
据说有智积菩萨,说他见释迦如来曾于无量阿僧祇劫,行其所难行的苦行,积功累德,求菩提道,未曾休息。遍观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没有一芥子许大的地方,不是菩萨舍身命处;为度众生故,历无边生死,然后方得成佛。释迦如来尚且如此,不相信这区区龙女,能一刹那间便成正觉。此时,龙女闪电般的出现,头面礼佛,以偈赞佛,并且说,闻经得成菩提之事,非他人可以臆测;唯佛深达罪福,自当证知,我为阐扬大乘实教,度脱一切众生故,速成正觉。
舍利弗是重男轻女思想的典型人物,在《维摩诘经》中,他被天女变为女性的教训可能还未好好吸取。此时,他也难龙女说,你以为不久便能无上佛道,这是很难令人相信的。因为有三种理由:其一,女身垢秽,不是堪受清净大法之器,如何能得无上菩提?其二,佛道悬远旷大,必须经无量劫,勤苦不懈的累积万行,具修大度,然后才能成佛。其三,女人身有五障:女身不净,不得作梵行的大梵天王;女人多欲,不得作少欲的帝释;女人性怯弱,不得作坚固的魔王;女多垢害,不得作仁慈的转轮圣王;女具烦恼,不得作万德庄严的佛身。有此五障,如何女身能速疾成佛?
龙女此时将一颗宝珠,价值三千大千世界,持以献释迦牟尼佛。佛即受珠,以示其因圆果满,并全其施德。龙女便问智积菩萨及舍利弗尊者,我献宝珠,世尊纳受,这事在时间上说,快不快呢?他们的回答当然是“快”。但是,龙女说,今以你的神力,来看我成佛,比献珠更快!当时在会的大众,都看见龙女突然间变成了男子,具足菩萨大行,即往南方无垢世界,坐宝莲花,成等正觉,而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应化法身,普为十方的一切众生,演说妙法。此开女身成佛及成就净土之先例,当又是一番不同的情趣。
据龙树菩萨之《十住毗婆沙论》卷五《易行品》所述说之十方诸佛,及其净土如下:
东方:有佛名善德,佛国名为无忧。《观佛三昧经》卷六称佛名为善德;《宝月童子问法经》称佛名贤吉祥,佛国名无忧;《菩萨藏经》称佛名月胜,佛国为阿输謌(无忧);《大宝积经》卷一0一称佛名无量功德宝庄严威德王,佛国名一切法功德庄严。
南方:有佛名栴檀德,佛国名欢喜。《观佛三昧经》卷六称佛名为栴檀德;《宝月童子问法经》称佛名为无边光,佛国名为寂静;《菩萨藏经》称佛名为栴檀吉,佛国名难陀(欢喜);《大宝积经》卷一0一称佛名为功德宝胜庄严威德王,佛国名为功德宝庄严。
西方:有佛名无量明,佛国名善。《观佛三昧经》卷六称佛名无量明;《宝月童子问法经》称佛名为喜吉祥,佛国名欢喜;《菩萨藏经》称佛名为无边光明,佛国名跋陀罗(贤);《大宝积经》卷一0一称佛名为一切法殊胜辩才庄严,佛国名离一切忧暗。
北方:有佛名为相德,佛国名为不可动。《观佛三昧经》卷六称佛名为相德;《宝月童子问法经》称佛名为宝幢,佛国名为不动;《菩萨藏经》称佛名为幢吉,佛国名饶益眼;《大宝积经》卷一0一称佛名为积无量辩才智慧,佛国名为离尘暗。
东南方:有佛名为无忧德,佛国名为月明。《观佛三昧经》卷六称佛名为无忧德;《宝月童子问法经》称佛名为无忧吉祥,佛国名正行;《菩萨藏经》称佛名为无忧吉,佛国名月光;《大宝积经》卷一0一称佛名为千云雷吼声王,佛国名胜妙庄严。
西南方:有佛名为宝施,佛国名为众相。《观佛三昧经》卷六称佛为宝施;《宝月童子问法经》称佛名为宝幢,佛国名为宝幢吉祥;《菩萨藏经》称佛名宝刹,佛国名为幢;《大宝积经》卷一0一称佛名为最上妙色殊胜光明,佛国名无量庄严。
西北方:有佛名为华德,佛国名为众者。《观佛三昧经》卷六称佛名为华德;《宝月童子问法经》称佛名为吉祥华,佛国名妙声;《菩萨藏经》称佛名为华德,佛国名为鸣;《大宝积经》卷一0一称佛名为种种胜光明威德王,佛国名为离垢。
东北方:有佛名为三乘行,佛国名为安稳。《观佛三昧经》卷六称佛名为三乘行;《宝月童子问法经》称佛名为莲华光嬉戏智,佛国名为安乐;《菩萨藏经》称佛名为三勇猛,佛国名为安稳;《大宝积经》卷一0一称佛名为无类劫积集菩提,佛国名为无忧。
上方:有佛名为广众德,佛国名为众月。《观佛三昧经》卷六称佛名为广众德;《宝月童子问法经》称佛名为财吉祥,佛国名为月光;《菩萨藏经》称佛名为大功德吉,佛国名为月;《大宝积经》卷一0一称佛名为虚空吼声净妙庄严光明照,佛国名为无量功德庄严威德。
下方:有佛名为广德,佛国名为广大。《观佛三昧经》卷六称佛名为明德;《宝月童子问法经》称佛名为光明吉祥,佛国名为广大;《菩萨藏经》称佛名为光明吉,佛国名为大名;《大宝积经》卷一0一称佛名为一切法门神变威德光明照耀,佛国名为种种音声。
版权所有:金刚经福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