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回向偈: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
佛有按:上面的回向偈是净土宗开宗祖师善导大师根据佛经、佛意拟定,而且善导大师本身就是阿弥陀佛化身,具有权威性。专一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愿往生的人,你的愿望即使不说,阿弥陀佛都知道,而且自然具有荫蔽子孙、超度祖先的功能。如果要单独回向你的愿望也可以,就在上面回向偈的前面,把你的愿望简短的说一遍或心里想一遍,然后再加上回向偈,这样就可以了,南无阿弥陀佛。如果白天常念南無阿弥陀佛,可以在晚上做一次总回向,回向语同前面。需要注意的是有一个写有“庄严佛净土”的回向偈,并不是纯粹净土宗的回向偈,认为净土还要靠自己庄严,这不是阿弥陀佛的本怀
早课、晚课后面就念这首偈,其它没有特别需要念的回向文,也不需要另外发愿要往生的。我们本来就有这个愿,就是要往生极乐世界。我们领受弥陀的慈悲,就是做功课的发愿,不必每天每天都重复地来告示自己:我要这样,我要这样。如果是那样的话,就表示还是在最初阶段,还没有领受弥陀的慈悲。 领受弥陀的慈悲就是信机、信法。 信机、信法这种信,是很深刻的信,叫做“深信”,深信就是决定性的信。 因此,善导大师才说:一者决定深信;二者决定深信。 (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这个信是深信,而且是决定性的。既然一决定,就永恒决定了。在机方面已经决定深信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无有出离之缘,所以才“乘彼愿力,定得往生”、“无疑无虑”。这样的话,已经信愿行统统具足了。 时时刻刻你只要称名,念念之中都是在发愿,都在回向。所以,一句名号里面,都是在流露弥陀回向给我们的功德,呼唤我们让他救度,也都是在流露自己随顺、信顺弥陀的救度,领受他的功德,愿往生极乐世界。所以,声声名号都是在表达这种心,所以说:“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 一般要回向龙天护法,要回向什么什么的。其实,在念念称名当中,不祈求、也不知道,自然就有那一种功能。不要我们回向,龙天护法自然就来护我们的法,保护我们。
所以,净土法门是:你只要专称弥陀佛名,自自然然就是在“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我们学佛的人,不能忘掉父母恩、师长恩、国土恩、众生恩;要报这四重恩,就只有称念弥陀名号。称念弥陀名号,你不知不求,自然就能够超度祖先,就能够庇阴儿孙。我们的心虽然没有想到报答不报答,但是本愿的力量,自自然然就会达到报答的功能。
敬请常念:喃呒阿弥陀佛
版权所有:金刚经福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