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化县丹霞山区一瞥
[原标题]丹山霞彩
在广东韶关仁化县丹霞山区游览时,满目风光像一支色彩斑斓的画笔,蘸上了阳光的金色、锦江的绿色、岩石的丹色、修竹的翠色、云霞的橙色,尽情地挥洒、涂描在我脑海那张雪白的画纸上。
然而,在这张画幅里,最令我神往的,首先要数丹霞那奇谲异常、变幻万千的山色。据说,有位画家来到这里,打开了画盒,铺平了宣纸,但始终没有下笔。该用哪一种颜色才能维妙维肖地绘画出丹霞的美貌仙容呢?画家迟疑了半天,最后失却了拿起画笔的勇气。
这段佳话吸引着我,迅速地踏上了登山的梯阶,丹霞山立刻将我引进一个神奇的世界。夹着磴道的悬崖绝壁,巍然高耸,丹赭色的崖峭似用鬼斧神工劈削成一块块平板洁滑的壁面,上面镌刻着“拔地千尺,凌天两关”等力透山石的大字。其中,“耸秀争奇”一语,十分惹人喜爱。秀而耸,奇且争,实在是贴切不过地概括了游人亲临险境尽览奇景的心情。
峰回路转,磴道已尽。猛然抬头,右侧陡壁如削,锁关截隘。眼前危楼高阁,依山接石,上书“别传寺”3字。面对这别出心裁的构筑,我情不自禁地驻足不前,吟咏起清人郑绍曾“古刹何年辟,山门路蜿蜒。栈道依松划,危楼叠石连。”的诗句来。画意牵动诗情,诗情又添画意:碧澈如练的锦江,轻轻拍打着丹山石崖,恋恋不舍,缓缓南流;适才登山的磴道,有如一条银蛇,盘缠着青色的山,赭色的石;晚霞的金辉,照得石壁上斗大的“丹霞”二字金光熠熠,如跃似动,这时的丹霞山,简直就像一位妙龄玉女,在“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衣裙上,系上了一青一银两根绸带,翩然起舞,隐入云海之中……
踏进山门,但见楼榭殿宇,飞檐凌空。再往里走,霞霭氤氲,轻纱薄罩。一霎时又恍惚置身于蓬莱仙境了。好客的服务员小谢,陪我到高坡上,让我不失时机地领略丹霞晚照的奇观。他一一指点说,这是茶壶峰,那是醉汉岭;这是蜡烛峰,那是观音山……我极目远眺,逶迤绵亘的远山,喻形肖物,浮雕似的,本来就极为相像,加上晚霞毫不吝啬地为它们镶嵌着一条红灿灿的裙裾,益发轮廓鲜明,妙趣横生。圆圆落日,金线千缕;依依山烟,青碧连云,真叫人心荡神摇。谁知刹那之间,暮色弥漫,大地空蒙。西沉的金轮,匆忙得不打一声招呼,就把大自然席卷进万籁俱寂的恬静境界里去。我足沾冷霜,手攀悬崖,去领略那光明长夜与白昼交替、繁星莅临人间的动人心弦的一瞬。
次日凌晨,我起个大早,登山看日出。山径时而蜿蜒于山隙,时而贯通于壁林,岩影复叠,依稀可辨。摸索中,来到一个险要关隘。划着火柴一照,只见磴级递升,持续不绝。两旁漆黑模糊一片,定睛细看,竟是陡崖石峡,森严肃立。磴道旁筑有铁链,供游人攀援助力,以防偶一返顾,心悸失足。手摸上去,冷气飒飒,寒意顿生。借火柴的弱光,照看着游览图,才知已过了石壁形如合掌、中露绝径的通天峡和以方石筑建而成、上达霞关下临石峡的咽喉要道二关门,来到了登山路上最为险峻的去处“丹梯铁锁”
。这里高达数十丈,如天梯直立,指向云表。因其险仄崎岖,游客至此,非手牵铁链、面向崖壁、俯首躬身而不能上。不知不觉间,居然越过有如位于天半的霞关,步入观日亭。恰好夜幕掀开,天边的颜色从黛转青,由青化白。天上的云彩,初时像排笔横扫,层层列列,浓浓郁郁;逐渐似有一只纤手,把它们撕扯开来,变作一团团,一絮絮,在青天白幕上闲适地浮游。突然,云朵为玫瑰色的火环所圈围,光焰不住扩展,燃向云块中央,云层深处。晨曦亦随之白而转橙,橙而化红。云团霞彩,成片成片的,抖落薄薄的一层金粉,给大地披上光鲜闪亮的新衣。一颗通亮金黄的火珠,在一片狭长的云层里,隐隐现出了它弯月形的边缘。紫红色的云团,陪伴着它,推拥着它。群山汇聚成海洋,金波粼粼,浩渺无际。蜡烛峰站立其中,飘然起落,划向苍穹,叩击地面,有节拍地指挥着一曲云水共欢、霞波齐唱、千山呼应、万壑雷鸣的交响乐章。
下山途中,我反复思考着观日亭上的一副对联:“丹山登天,霞彩团地”。此刻,我豁然省悟:霞彩映丹山,丹山尽彩霞!倘若光有丹山之色,而无霞彩之美,丹霞能这样婀娜多姿、妩媚娇艳么?
版权所有:金刚经福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