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善导大师在《般舟赞》就说:
四十八愿因兹发,一一誓愿为众生。
阿弥陀佛在因地法藏菩萨的时候思惟、观看,十方众生由于业障深重、烦恼强盛、罪恶繁多,一直在六道轮回,无法脱出,因此就为我们发下四十八大愿,所以,善导大师就说“四十八愿因兹发”,因为观看众生轮回之苦,而使得法藏菩萨发下四十八大愿,“一一誓愿为众生”,每一愿每一愿都是为了众生而发的。因此法藏菩萨于因地时,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每一行每一行的功德,点点滴滴都回向,送给十方众生,十方众生只要发愿生之心、起称名之行,当下就拥有阿弥陀佛为我们所修的全部愿行,当下就拥有阿弥陀佛为我们所完成的净土果报。
父母积财为儿女喻
像父母为儿女累积财宝,点点滴滴都送给儿女,只要是父母的真子(真的儿女),就拥有父母的全部财产。
不过,虽然我们都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可是还是有很多烦恼业障,并不是立即超凡入圣。就好像虽然儿女将来能拥有父母所有的财宝,但是因为儿女还不会使用,现在还是父母在保管,必须等到儿女长大成人再全部给他们。
太子年小喻
又好像国王现在还在位,太子年纪尚小,还没有能力管理国家,时间到了才让他登基。我们还在娑婆世界,因缘果报还没有尽,当因缘果报尽了,就立刻到极乐世界,承继阿弥陀佛所有的功德财宝。《无量寿经》就说:
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
又说:
专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
又说:
以大庄严具足众行,令诸众生功德成就。
因为是令我们十方众生离开三界六道轮回、往生极乐世界成佛的功德,所以说“令诸众生功德成就”。
如果以《华严经·十回向品》来看的话,又有另一层贴切的内容:
我为救度一切众生,发菩提心。以身为质,救赎一切恶道众生,令得解脱。
意思是说,菩萨是为了救度一切众生而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为救度一切众生”,一切众生都是必需被救度的,可见这样的众生是六道轮回的众生。因为,如果是阿罗汉,就已经脱离六道轮回了,未必需要救度;尤其是六道当中的三恶道众生,更需要救度,所以这里就说“以身为质”。众生造下了必堕三恶道的罪业,应该堕落三恶道而受果报,发心的菩萨就以身为质,代替这个人下地狱,使这个人不受三恶道之苦,让他解脱三恶道的果报,所以说“以身为质,救赎一切恶道众生,令得解脱”
。阿弥陀佛也是一样,为我们发愿,为我们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在累积这些德行当中,无数次地以身为质,预先赎还我们三恶道的罪业乃至六道轮回的罪业,然后把这一切功德容纳在六字名号当中,好让我们只要专称弥陀佛名,念念之中就可以赎回我们未来堕三恶道的罪业,以及永无穷尽、无缘出离的六道轮回之罪。所以《观经》就说:
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念念之中都在消灭、偿还我们生生世世应堕三恶道、永在六道轮回的罪业、债务。
念佛而得的果报土就是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专为我们十方众生准备的,我们一旦到了极乐世界,就能快速成佛。阿弥陀佛因地为我们发愿、修行,功德都在六字名号当中,因此,以念佛为因,就能脱离六道,就能往生成佛,道理就在这里。
所以,善导大师就说:
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
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这首偈一开始就说极乐世界是涅槃的境界,然后讲出两种方法,一种是“随缘杂善”,这个方法不能往生,一种是“念佛专复专”,这个方法必定往生。如是因、如是果就是这个含义。
《庄严经》说:
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
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亦以大慈心,利益诸群品。
这八句非常好,一目了然,让人晓得往生的方法与往生的果报。
往生极乐世界不但是无量寿,同时也跟阿弥陀佛一样,身是金色之身,相是无量相好,心有大悲心,行是一样“利益诸群品”,就是“广度诸众生”的意思。从这一段也可以看出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当中第三愿——悉皆金色愿,第四愿——形无好丑愿,就是等同阿弥陀佛一样,没有差别。
版权所有:金刚经福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