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第一要守戒,戒律没有什么了不起,怎么说呢?它是个生活的规范,生活的艺术。尤其是比丘、比丘尼戒,它是佛教僧团生活的规范、道德、艺术,是一种民主社会的自我约束。因为佛的弟子男的女的出家很多,如果没有共同遵守的规范,这个集团怎么样带领?除了根本戒律是属于道德性质的规范以外,很多戒律是共同生活在一起必须有的规律。能坚持遵守戒性的人,是了不起的,但是难了。我们每一个人心里都有戒律,但是那个戒律可不是教主规定的,你知道吗?例如儿女或丈夫、妻子,违反你的要求就不可以,那就是你的戒律。又例如你的东西习惯这么摆的,旁人给你摆得不对就不高兴,也是你的戒律。所以你看不惯别人,是因为别人犯了你的戒律。这是小戒律,不是真的戒律。
大戒律是团体的行为,道德的戒律基本上有杀盗淫,这不只是一个人认为是罪过,而是一切众生都害怕这个行为,是根本戒。其它的生活戒律是为了团体的安全。普通的戒律是什么?就是公交车后面写的,「保持距离,以策安全」。你懂了这个,就懂了戒。你们同学们不懂生活的艺术,都觉得自己是特殊的,常来找我有特殊的要求,我看你就不值钱了,不懂事。对老师也好,对团体的主管也好,越信任你就越要守规矩,给人家作榜样,聪明的领导人一看,心里有数,知道这个人可以。假使有人在团体里,不要人家告诉他戒条,自己处处严谨,保持道德规范,没有不成功的。所以礼仪的戒律是这样
。基本道德上的戒律除了居士戒、沙弥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萨戒以外,什么是戒律?经典就是戒律。你们没有研究律宗,律宗的根据是:所有经典就是戒律,每一条都是戒律。你以为受了二百多条的戒是戒律?那个行为太有限了,那二百多条戒,大部分的行为与印度当时的环境有关,我们不会犯的。有许多根本没有办法,我们早就犯了,连祖师爷都犯了。环境不同,时代不同,那些戒早应该改了。所以到了中国来,百丈禅师就把它改了,叫做丛林规矩。但是丛林规矩到了现代,又应该改了。要改的地方很多,时代不同了,过去是点青油灯,现在是电灯;过去吃饭时苍蝇蚊子一起来的,现在没有;现在有自来水,过去丛林,早上四点钟几百和尚起来,一起在院子排队,手里拿了洗脸帕,轮流去巡堂和尚抬出来的热水桶中,沾点热水,擦把脸就下去,你现在讲丛林,也这样擦吗?怕都擦成花脸了。过去丛林半个月排队洗一次澡,现在行吗?这些都是生活行为,很多需要变动,这个不是真戒。真的戒是什么?此心随护道意是真戒,念念随护道意,念念随护行为。
进一步说,真正的戒是「乐坚持戒,乐忍辱柔和」。尤其在团体生活中,几个人能够修到忍辱?反而是狠心的侮辱人家,给人家好看,认为这样才够英雄,其实处处在造孽。性情要柔和,做得到吗?性情柔都很困难,和就更难。我常观察同学们,一有什么达不到他的所望,那个眼神都横起来变成毒蛇了。告诉你们,眼跟心是连在一起的,就是起了这一念的因,在你的阿赖耶识就有了嗔毒的种子!就不得了啊!所以,学佛不是光盘腿盘得好,这些行都是戒,做不好都不行。而且不只是忍辱柔和,要乐于忍辱柔和,做到了就是乐坚持戒的成果了。
版权所有:金刚经福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