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愿名——念佛往生愿
愿名——“念佛往生愿”
。这一节法然上人特别就第十八愿愿名的确定,来显明宗义,显明净土宗的宗旨。第十八愿愿名的确立,关系到我们这一宗的宗旨、方法与目标,所以非常重要。
“题名”是总括一篇大意,显示内容的核心;而每一愿每一愿的“愿名”也是如此,一般讲“名不正则言不顺”,如果名正言顺的话,那么顾名思义,只要看它的名称,当下就一目了然,可以体会它核心的内容。可见愿名的确立非常重要。
接下来这一节,我先念一遍:
法然《选择集》“第三本愿章”言(《法然上人全集》33页):
但善导与诸师,其意不同,诸师之释别云“十念往生愿”,善导独总云“念佛往生愿”。诸师别云“十念往生愿”者,其意即不周也。所以然者?上舍一形,下舍一念故也。善导总言“念佛往生愿”者,其意即周也。所以然者?上取一形,下取一念故也。
这一节也有三段:一总标,二别出,三评决周否。评决周否也就是评判、决定周不周全。
第一总标。“但善导与诸师,其意不同”,这两句话是总标。一开始就直接说明善导大师与其他法师对第十八愿愿名的命名是不一样的。
这里用“诸师”两个字,显明法然上人与善导大师的同一风格。善导大师《观经疏·玄义分》有很多地方都用“诸师”,因为善导大师撰写《观经疏》就是为了纠正当时诸师的错误之处,善导大师泛泛地说“诸师”,而不明确指出是谁。法然上人这里也用“诸师”,也没有明确指出是谁。不过,法然上人所讲的“诸师”跟善导大师《玄义分》所讲的“诸师”,所指的对象是不同的。善导大师所说的“诸师”是指隋唐时代净影寺的慧远大师以及嘉祥寺的吉藏大师、天台宗的智者大师。而法然上人所讲的“诸师”是指唐朝时代的怀感、法位、玄一,以及日本的智光、真圆、慈惠等。所以,虽同以“诸师”二字行文,但所指的对象是不一样的。
第二别出。“诸师之释别云‘十念往生愿’”,其他法师都说第十八愿是“十念往生愿”。“善导独总云‘念佛往生愿’”,只有善导大师对第十八愿总云“念佛往生愿”。“十念往生愿”和“念佛往生愿”只有一个字的差别,但意义上的差别却很大,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第三评决周否。“诸师别云‘十念往生愿’者,其意即不周也。所以然者?上舍一形,下舍一念故也”,“十念往生愿”就愿名来看,只取十念,局限于十念,没有上包一形、下包一念,十一及以上、九及以下都被漏掉了,所以在意义上不周全,会被人误解只要念十句南无阿弥陀佛就可以往生了,“十一念及以上就多余,只念九念,少了一念,也不行”,就会有这种误解。“善导总言‘念佛往生愿’者,其意即周也。所以然者?上取一形,下取一念故也”,善导大师总的来讲,对第十八愿解释为“念佛往生愿”,不局限于一念或者十念的数目,不局限于念佛的多少,显示一多不定的“乃至”之义,概括了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一念,所以,善导大师这种“念佛往生愿”的解释意义最为周全。
版权所有:金刚经福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