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位悉知,衡量是否为菩萨只有一个标准,既是否具有菩提心。生起菩提心的最正因是为利益一切众生,但这并不是说以其他因缘生起的菩提心就不算数,其人便不堪称为菩萨。在本人读过的经典中,此经中(注,指《佛说首楞严三昧经》,原贴中列出了《佛说首楞严三昧经》中,如来在宣说首楞严三昧诸功德后的一段经文。)恶魔之发心动机最为低劣,竟是为其他有情退失菩提心而发心,但如来仍为其受记,将来必定成佛。是故此之恶魔亦安住菩萨位,只是因地不正,果遭迂曲。 本人这里给兄提的第一个问题是:根据你对某法师的了解,你是否有十足把握断定,某法师的发心动机要比上述恶魔的发心动机更低劣???即按照上述称恶魔为菩萨的标准来衡量,某师亦不配称其为菩萨??? 下面的经文引自《华严经普贤行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复告诸菩萨大众言。佛子。如向所演。此但随众生根器所宜。略说如来少分境界。何以故。诸佛世尊。为诸众生。无智作恶。计我我所。执着于身。颠倒疑惑。邪见分别。与诸结缚。恒共相应。随生死流。远如来道故。出兴于世。佛子。我不见一法为大过失。如诸菩萨。于他菩萨。起嗔心者。何以故。佛子。若诸菩萨。于余菩萨。起嗔恚心。即成就百万障门故。何等为百万障。所谓不见菩提障。不闻正法障。生不净世界障。生诸恶趣障。生诸难处障。多诸疾病障。多被谤毁障……(注:因为篇幅关系,节略数百字)……于菩萨无失坏道不能修习障。随顺二乘正位障。远离三世诸佛菩萨种性障。佛子。若菩萨。于诸菩萨。起一嗔心。则成就如是等百万障门。何以故。佛子。我不见有一法为大过恶。如诸菩萨。于余菩萨。起嗔心者。” 本人当年读到此品经时,不觉吓出一身冷汗。试想,我们周围的同修以及网上的诸兄哪位不是已经发心的菩萨!彼此之间因为意见相左而生起嗔心是多么平常的事!但就是这样一件平常事,却正是普贤菩萨所说之“我不见有一法为大过恶,如诸菩萨于余菩萨起瞋心者”! 某兄,本人所提的第二个问题是,在兄指出某法师种种不如法时,心中嗔心是否生起??? 本人毫不怀疑某兄参加讨论的动机──护持清净的佛法。但正如经中所言,“尔时长老摩诃伽叶。前白佛言。从今以后我等当于一切众生生世尊想。所以者何。我等无有如是智慧。何等众生有菩萨根何等众生无菩萨根。世尊。我等不知如是事故。或于众生生轻慢心。则为自伤。佛言。善哉善哉。伽叶。快说此言。以是事故我经中说。人则不应妄称量众生。所以者何。若妄称量于他众生。则为自伤。唯有如来。应量众生及与等者。以是因缘。若诸声闻及余菩萨。于诸众生应生佛想。”我们这些初入佛门者亦无有智慧断定菩萨的利生方便,若妄加评论,伤人自伤。对于某法师,能够带领如此众多的人念佛,而念一声佛号又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功德何其广大!对于法师的某些说法,本人亦多有不解之处,但本人因此发心,愿早得一切种智,早知利生之方便。 以上两个问题仅供某兄深思,兄不必予以回答。文中佛经均引用“佛典宝库”电子版,在此致谢。 如说:“不论广说不广说,都不违背菩萨戒。至于要不要广说,那就要看某种邪说的影响范围”
版权所有:金刚经福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