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录自《净土大经解演义》
再看底下一段,「经云以疑惑心者,以不能信了佛智,故生疑惑」,这确实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疑有四意。以下广摄昙鸾、元晓、峻谛,并兼取憬兴等诸师精意,简化其文字而综述之」。下面再看看昙鸾法师怎么说的,元晓法师怎么说的,元晓是韩国的,峻谛是日本的,再兼取憬兴,憬兴是中国的。你看看这些中外祖师大德他们对这五种智的解释,不信五种智是怎么回事情,来做个总结。「一者,不信不思议智,故疑但念阿弥陀佛,未必得生极乐。不知不思议智有大威力,非思量所能及,一切万法无非自力他力,自摄他摄,千变万化,无量无边,安得以凡夫有碍之情识,疑彼如来无碍之妙法」。我们看这一段,不思议智。智慧广大不可思议,为什么?我们的思量、言语,议是议论、是言语,是有范围的,是有限的,智慧是没有限的。以有范围的思量,第六意识,佛说了,第六意识能力是大,大到什么程度?对外它能缘虚空法界,对内它能缘到阿赖耶,这么大的范围,其它的智没有这么大的能力。但是它缘不到自性,这就是它有限。我们凡夫,包括十法界,十法界以内的,没有转识成智,换句话说,我们都用第六意识,所以永远不能见性。如果学佛了,对佛能够生起信心,知道什么?佛已经转识成智,不再用妄心,八识是妄心,不是真心,他不用妄心,他用真心。真心没有障碍,什么障碍都突破了,妄心里头有障碍。我们从这个地方生了疑问,怀疑只是念阿弥陀佛未必得生净土。这就是不知道阿弥陀佛不思议智的能量之大,能保证你往生。你不相信他,你带着怀疑的心。念不念?还念,试试看。这样的人就生边地,生疑城。如果他不相信,也不念了,那就去不了,就得继续搞轮回。对佛的智能,说佛有这么大的智能,恐怕是假的,大概都是赞叹的,不是真的。这是什么?善根不够,会找这个麻烦。
下面跟我们讲道理。「一切万法无非自力他力」,信则合,两个力量就合起来,不信,这两个力量就分散,自力是自己,他力是阿弥陀佛。一切万法,自力是主,是真因,他力是助缘。阿弥陀佛建立极乐世界,如果与我们自己不相干,到那里去真难。为什么说我们到极乐世界是决定可以去?我们跟阿弥陀佛是一体,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心变的,也是我心变的,我心要不变极乐世界,我怎么去?他变了,极乐世界在那里,我的心没有变,我不能去。我的心里也变成极乐世界,这一结合,去了,这么个道理,这不可以不知道。为什么?自性只有一个,相有差别,性没有差别。这个道理想通了,我们这个疑惑就化解了。我们两个人相不一样,性一样。譬如我们看电视画面,电视里面很多人,我也在其中。画面就是真心,我们每个人是妄心,妄心不一样,真心一样,都是一个屏幕所现的,你离开屏幕什么都没有。所以心现识变,极乐世界、我们娑婆世界,阿弥陀佛跟我,都是心现,一个心,识变呢?识不是一个。现在问题是,心是一个,识也是一个,我们这个识也是在那里分别执着阿弥陀佛,执着极乐世界,那我们就合了。所以信就合,合一了,那怎么不能去?不信那就隔离了。「自摄他摄」,《还源观》三种周遍第三句所说的含容空有。我要摄取西方极乐世界,我要摄受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也摄受我,阿弥陀佛也摄受娑婆世界,这是自摄他摄。「千变万化」是出生无尽,「无量无边」是周遍法界,我们用《还源观》上这三种周遍来看这个经文。「安得以凡夫有碍之情识」,这是讲一般不相信的人,有怀疑的人,怀疑是他有障碍,「疑彼如来无碍之妙法」。碍从哪里产生的?不信就是碍;诚信,障碍就没有了。
下面举比喻来说,「岂知一面之镜,能现万像」。用镜子,这一面镜子能照见外面境界,远近统统在里头。这面镜子代表什么?能容、能摄,显示一切万法无非自力他力。镜子自力能把他力融入自力里头,自他不二。「千年积薪,一火烧尽」,你堆积这些柴火堆积了一千年,一把火烧干净了。这个千年堆积柴火是什么?罪业,无量劫来积的罪业。一把火是什么?智慧光明,你觉悟了,一觉悟罪业就完全没有了。不觉悟,这个罪就重,你要受;觉悟,罪就没有了。为什么?一切法都是空的,没有一样东西是真的。可是你要是迷,你要不觉,那个罪会产生罪报。其实罪报也不是真的,假的,就像作梦一样,你在做恶梦,梦中你要受苦,无不是自作自受。下面总结,「故至心一念称名」,这至心两个字重要,不是有心无意,不是这个,至心是真诚心,真诚到极处,念一声阿弥陀佛,「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临终「十念必生又何足异」,那有什么怀疑的?你就相信了。所以理一定要明了。不思议智就是成所作智。
第二,「二者,不信不可称智」,不可称智就是妙观察智。「不了佛智体绝对待」,对待就是对立,佛智里头没有对立,这个一定要懂。我们今天转不过来,对立没有放下,有喜欢的、有讨厌的,这就是对立。为什么?不平等。佛智体绝对待,我们是佛,这释迦牟尼佛说的,「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佛智体绝对待,这是我们自己本分的事情,为什么我们不觉悟?为什么我们还搞对立?「离过绝非」,没有过也没有非,为什么?对立才有,不对立哪有过,哪有非?「昙鸾师曰:不可称智者,言佛智绝称谓(不可称量),非相形待(不相对待)」,佛智不可思议,不可称量,不相对待。「何以言之?法若是有,必应有知有之智。法若是无,亦应有知无之智」。有知道有的智慧,有知道无的智慧,法要真的有,法要真的无。「诸法离于有无」,这一切法非有非无,那怎么办
「以知取佛,不曰知佛;以不知取佛,亦非知佛」。这两句话说得好。我知道那是阿弥陀佛,给你讲真话,你不知道佛;那不是阿弥陀佛,你也不知道佛。为什么?你有分别、有执着,你心里有有、有无,有非有、有非无,你有这些东西在。这是什么?这是知识,不是智能。「以非知非不知取佛,亦非知佛;以非非知非非不知取佛,亦非知佛。佛智离此四句」。「离此四句,即离百非,佛智离四句、绝百非,体离对待」。佛没有相对的,也就是说真正转第七识就没有对立,对立就没有了。对立没有了,什么境界?一体,遍法界虚空界跟自己真的是一体,一体当中有相应、有感应。所以说不可称智,这个智你没办法称它。「智不可称,故念佛功德亦不可称也。念佛往生为不可称智所成,于此有疑,名不了不可称智」。所以真正学佛人,真正念佛人,真正求往生的人,一定要放下妄想、分别、执着。这放下,自性本具的般若就现前,本具的般若就是此地所讲的五种智。
版权所有:金刚经福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