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习禅用功方法,不外乎调摄身、息、心。「调」是调伏,调柔,人心如拢悷的劣马,不堪驾御;又如恶性牛,到处践踏禾稼,必须加一番调练、降伏功夫,方能使心服贴柔顺,随自己的意欲而行,所以古来有『调马』,『牧牛』的比喻。
调即调和之意,身体、呼吸、心念,都要调和得恰好,勿使动乱,才能渐入安定。「摄」是收摄,使心念集中,勿让它散乱。
如何调摄身、息、心三事?如《小止观》等说。身体要平稳正直,舒适安和,不得随便动摇,也不使产生紧张、积压的感觉。闭目,闭口,舌抵上颚,也不可用力。调息──呼吸,要使之渐细渐长,不可有声,似有似无,但这是渐习而成的工夫,不可过急,欲速则不达。调心,恒常不间断的使心系念缘中〈心的所缘境,如数息〉,不散乱,不惛沈,不掉举,心意集中〈归一〉而能平和,自然安定。三事有相互关系,然以心为主,在身、息正常安静调适中,达心息相依,则定境自生。
(1)下着安心:把精神集中在下丹田〈脐下二吋半处〉。
(2)身体放松:全身松解下来。
(3)气遍全身:用观照力,想象自己气息,不从鼻孔出入,普遍地从全身毛孔出入,而毫无障碍。举要言之,呼吸任其自然,不加控制。但平心泯念,而安住于寂然之境,久而久之,自然气沉丹田,脉解心开。息调,则百病不生,心亦易于安定,这即是我们修习坐禅,初入学时最好的调息方法。
「修习止观」这四个字可以念一句。「修习止观法要」、「坐禅法要」,可以念成两句。这个「修习」这句话怎么讲呢?「修」这个字,就是「习」的意思,或者修就是「学」,修习就是学习。在《俱舍论》上说,其他的《杂集论》上也有提到。「修」这个字在闻思修三慧里边是修慧,是说你已经得到色界四禅了,得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了,你在禅定里边你修某一种法门,那个时候叫做「修」。这样子这个「修」是一种很有程度,程度很高了的时候才叫做修。我们没得禅定的时候,都是闻思的境界。没得禅定的人,我们想要用功,都是在闻思的境界里边,不是「修」。这样讲,这是一种讲法。但是本书似乎不适合这样说。
就按一般的来说,这个修有两个意思。比如我们造房子,也可以说修造,或者是修改,也可以说是修,这样说这个不合适的地方把它改造了,叫做「修」。我们有不满意的地方,我们重新创造。这样说,我们在自己的内心里面创造一种清净的功德,那么那叫做「修」。我们心里面有很多的垃圾,有很多污秽的地方,我们去掉它,那么也叫做「修」,这也正好就是「修行」的意思,就是破恶生善的意思。这里最明显的当然就是修止观。
这个「习」这个字,就是数数不断地学习,一次又一次地重复不断地这么样去做,叫做「习」。修习止观这件事不是一下子会成功的,也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会成功的,你要数数地去修习,不断地这么样去修习,才可以成功的,所以叫做修习。
这个「止」字,印度的梵语叫「奢摩他」,翻中国话是「止」。「止」这个意思就是一心不乱、你心能专一而不散乱,就叫做「止」了。或者是「明静而住」叫做「止」。我们这个心,这是指内心说的,这个内心里边有的时候,我们睡着觉了,睡眠的时候不做梦,这个内心里面的境界就是无所觉知的,是昏迷的。我们睡醒了以后,我们能见色闻声,能分别种种事情,这时候叫做「明」。现在说这个明,是在你没有昏沉,也不是睡眠,心里面很明了的,叫做「明」。这个「静」是什么意思呢?没有杂念,没有杂念的时候。心里面东想西想很多的妄想,那就不是静,那就是乱。现在说这个「止」就是心里面明了而没有杂念,没有杂念而心里面又明了,那么叫「明静而住」。我们睡着觉的时候,心里面是没有妄想,睡眠不做梦心里面没有妄想是静,但是什么也不知道,就不是明。我们不睡觉的时候,心里面明了,但是妄想很多,明而不静。现在说这个「止」就是又明又静的这样子继续下去,那么叫做「止」,这样意思。
这个「观」是什么意思呢?这个「观」是观察、观想,是思惟的意思。有人讲心里面明了就是观,这个静就是止,明而静、静而明就是止观,这个说法我不同意
。这里说这个观是思惟的意思,就是思惟真理,叫思惟。当然这个「思惟真理」,我们是根据佛说的经、法而思惟的,不是说自己随便乱思惟,那个不是观。修习这个止,也要修习观;修习观也要修习止,学习这样的法门。这个文简单就这样解释好了。「坐禅」,这个「禅」这个字其实也就是止观。我们说这个六波罗蜜里边,般若波罗蜜是最后,前面是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前面是个禅。这个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第五个是禅、第六个是般若波罗蜜。这个次第,这个禅放在般若的前面,般若放在禅的后边。我们怎么样解释呢?这个禅里边也有智慧的,那么禅后边又有一个智慧,这应该怎么解释呢?解释是很多很多的解释的,我们现在说一种。这个般若波罗蜜是圣人的智慧,佛菩萨的清净无漏的智慧叫般若波罗蜜。这个禅里边的智慧就不是无漏的,在得无漏慧之前的这些智慧都放在禅里边,这样说禅里边也有智慧的。
这个「禅」中国话翻作「静虑」。这个「静虑」,「静」就是「止」,这个「虑」就是那个「观」,正好是「止观」的意思。这个禅有世间的禅,有出世间的禅。现在说这个禅是佛法里边的禅,不是世间外道的禅,也就是修习止观的意思。可是前面加个「坐」字,那么是「坐禅」,就是修这个禅的时候,四威仪都可以修禅,行、住、坐、卧,你走路也可以修禅,你立在那里也可以修这个禅,坐卧都可以修禅。但是初开始学习禅的人,坐的威仪比较好。如果你卧在那里修禅很容易睡着觉了,所以不如坐的好。这个走路的时候也可以修禅,但是初开始修行的人还不太合适。因为身体若动,心也随着动,你叫他去修禅可能有点困难,坐在那里心安身也安,所以叫坐禅,这是为初发心学禅的人说坐禅。那么前面这修习止观也就是禅,这里又说坐禅;那么就是前面只是说你的内心里面修习止观,叫「修习止观」。「坐禅」就把这个表现于外的形象也加上去了,那么劝你坐在那里修禅,这和前面只是这么一点不同。或者说「坐禅」和「法要」两个字连起来念,「坐禅法要」。这个「修习止观」这一句话可以包括全部的佛法在内的,是很广也很深的,现在我们不要说得那么广,我们只是说修习止观的「法要」,提要说这一少部分,那么这样讲就不同于前面修习止观的意思了。修习止观是广,坐禅法要是略,由广而略,这个题目也就看出了本书的一个形式、一个内容,它的内容就是这样意思。这个坐禅的法门的大要,它其中重要的部份。其实「重要部份」这句话,就是我们初开始修禅的人的程度来说,这是最重要的。若是你已得无生法忍了,那么可能就不同了,可能这个「坐禅法要」不是这样了,可能另有别的说法了。所以就我们初发心修行禅的人来说,是这样的「坐禅法要」。或者可以这样解释。
版权所有:金刚经福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