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们的重点是在九字读经上,有的同修常常会困惑于用时间正常读经,还是用以九字读经呢?因为九字读经可能几个小时只面对一句经文,而这时间若放在读经上,已经读完毕了。
我过去做了一个对比,说九字读经一句的效力可比正常读五百部还要多。所以如果这个账我们算得明白,就要知道一句经文若能去理解、思维、深入、研讨,收益会非常丰厚。很多经文中常常记录类似的句子:以此经的一句偈,为人解说,获得的福德都无量无边,自然我们要先抛弃功德这个名词。
以《地藏经》来说,用九字读经去挖掘深入一句经文与泛读五百部,可能效果差不多,但是需要用的时间和精力完全不对等;如果能持续地使用,收获就会更多,所以通过这个模式对经教的理解和体会要超越过去的速度。这么快的成长速度,各位是否做好准备了?
在九字读经里有自带的纠偏功能,如果你跑偏了,只要这个系统你不去省略,都会通过行和戒这二点把偏的地方纠正回来。
行和戒是如何纠正偏颇的?
过去我强调愿的重要性,你想真正获得收益,要真实地面对自己的愿。
你愿如何?
你的目的在哪里?
你的行做方向就明确了,只要方向明确,行为必然要去配合这个目标,所以愿行的配合度,这是我们在九字读经练习的过程中要去注意的。
往往很多同修开展练习很艰难,说实话就是愿没贴上,说了很多都是在自身之外的,和自己没有关系,必然不会深入地去思维:我到底要去如何做?
所以最后你能不能在经文里找到自己要去做什么?就表现在“行”上是否清晰明白准确了;如果在“行”上乱,在“愿”上肯定也是乱的,在自己的心里也一定是各种事物举棋不定,就是没拎清自己到底要做什么。这种状态,无疑是自己没有做好决断。
行之义理纠偏
在生死的这场考试里有三个大状态:答对、答错、没作答。前两个状态都好理解,对了就是对了,错了就是错了。没作答,这是因为什么?
1.没有发现这是场考试;
2.选择恐惧症犯了;
3.可能有的人讨巧,以为不作答就能回避了这个问题。可是在生死的考试前,没做答就是0分,所以不要妄图拿无为搪塞过关,用无为去辩论可能很厉害,但是用无为回答生死,这是作死的节奏。
在行上的纠偏是非常容易发现的,各位也可以在自己的练习里看得到。先找到写的行,去看好自己打算施食什么,然后倒推这些行在支撑什么样的愿力呢?返回到愿上二者对照就会发现愿和行是否匹配。所以这个自检很容易,技术上没难点。
比如作业里写的愿是往生极乐,而自己写的行是五戒、十善、好好念佛,这些行的内容表面上看没毛病;持戒、修善、好好持名念佛,确实是没毛病,走到现在任何一个地方都说得通;可是要返回到愿上一对照就发现这个行有点和愿脱节。
我们千叮咛万嘱咐地说:往生极乐的关隘在信愿上!我也多次地强调信愿二者,我们最得愿力,而次得信力,愿力是我们最容易得到的,而信力就不如愿力那样容易获得,所以你若想往生极乐,必须要强调落实信愿,而之后才是如何念佛的行做。如果不强调信愿,只强调念佛的行为,这种行为都会因为脱节而使往生艰难。
所以这种脱节在自检的时候,是很容易看得到的,从行反推到愿,再与愿对照就会发现信愿二者的匹配上做的如何了。
行之行为纠偏
如上是义理纠偏,还略存在于字面形式上,第二个纠偏是真正的行为纠偏,你到底做的事情是否是你写的那些?是否做到言行合一,心行一如了?如果这句经文我按九字读经写的滴水不漏,九字也用的非常娴熟,可是在现实行做上和九字里提的没啥关系,这事基本断定肯定是偏了。
戒的纠偏功能
在九字读经练习里把戒展开了,并非是完全固化在五戒、十善这类的戒条、戒律上;而是强调你要避免什么?
比如愿往生极乐,那么要避免什么行为?比如我们依赖十念必接求生极乐,那么十念必接里有二类情况不接引,我们就要避免触犯这二类情况,可能无意间造作了五逆的事情,或许没有上升到口诛笔伐的阶段,也没有落实在刀光斧影的行为中,如果在心念里有五逆的念头,导致怨恨丛生而又不能自知,不能自止,不能自制,这个五逆是否也算造下了?算的!
有人愿去地狱,所以他造作了种种恶业,什么罪大他干什么,一切好话听不进去,一切善行他都诽谤,那么他做对了还是做错了?他做对了!因为他就要去地狱,这样做肯定能去地狱啊;如果他要去地狱,而做了种种善,又种种忏悔,种种改过,地狱就不容易去了,对不对?
所以从行反推愿,反推到目的,就像《地藏经-第四品》后面的那大段因果的部分了,你做了什么事情会得什么果报,你是否愿意获得这个果报呢?想获得就继续做;不想承受就改过,能找到要改过、要禁止的事情,这就是戒了,对不对?
现在我并没有过多的强调“行做戒定慧”这五个字,现在总体在“信思愿”这三个字偏多,“闻”几乎被省略和代替,后面五个字几乎缩略为“行”一个字了,所以从戒的纠偏上没能彰显出效果来。
那么我们就看第一纠偏点的行,行能不能匹配愿,这是正推;反推是,你所谓的行,能不能真实落实在自己身上。我过去说学佛的真实智慧并不在答案上,而是在过程中。
愿生极乐,信愿行都配合,就像教科书一般的准确,这个事情看着滴水不漏;可是你的信愿行是否真的能契合自己的根性?据说关公的偃月刀有八十斤重,我们就算学会了他的三十六式,能不能拎得起来、舞得动?
我们拎不起来,挥舞不了,就不要总以为自己能单刀赴会。所以贴合自己的境界根性,这才是行有效果与否的关键。我们那么多学佛人学来学去,是否能找到自己能去落实的路子?并非学佛的路子很少很窄,而是我们的根性太窄太劣。
如果第二纠偏点没效果,压力就都在第一纠偏点上了,如果“行”又挂不上自己的根基,九字读经练习就有点如作文了,随便写看文采,随便说看格局,可是却失去了佛法对生死、对当下、对烦恼、对痛苦的认知、剖析、解释和解决的能力了,那就失去了佛法的精神了,对不对?
我们学佛千辛万苦的,决定不是来学习写作文的,肯定是要面对自己当下的问题。
所以认识好自己有什么苦难,要在佛法里去获取答案,去获取解决的手段方法,而非是一味地求佛烧香磕头捣蒜。
如果这些都明白了,把佛法真实地拉回到解决痛苦上,落实在烧香磕头捣蒜里了,这个捣蒜就有莫大的功德或者巨大的福德了。
所以行做的纠偏并非是单看行做,而是要看愿和行是否配套,如果行做的再好,而愿不同,结果也一定会不相同的。
就像有人来佛群就是消食打闷,他有什么收获呢?他的成长又能在哪里,在什么时候才有点成长呢?对不对?就如《地藏经》二王发愿一般,同样的因缘、同样的身份、同样的发心、同样的初衷,就是因为在愿上有不同,而一王成佛许久,一王做菩萨许久
。所以要正视愿和行的匹配,不能单看愿,也不能单独强调行做,同时还要明确是否和自己的根基匹配。
九字读经练习的两个纠偏点,及怎么运用,和大家略说如上,各位自取。
版权所有:金刚经福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