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和经济常常同床异梦。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中国和美国是两个天然的贸易伙伴。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理论都像是为了给中美贸易作注释的。
然而最近一段时间,来自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使得中美贸易的发展蒙上了阴影。全球化追求的是长远的利益和全体的福祉,但政治家关心的是如何迎合选民,从而得到他们的选票
。遗憾的是,选民和政客同样短视。当一国国内出现经济衰退和经济困难的时候,找一只替罪羊几乎是政客的天然本能。美国经济尽管已经开始复苏,但是失业问题仍然非常严重。美国经常账户逆差已经到了难以维持的地步。巨额经常账户逆差的原因是美国国内的居民储蓄太低,政府赤字过高,但是指责中国的所谓“货币操纵”远比调整美国国内政策更加轻松惬意。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经济学家一直注意到,在政治体系内部,行政部门似乎比立法部门更倾向于自由贸易。杰格迪什 巴格瓦蒂(JagdishBhagwati)在《贸易保护主义》一书中就谈道,当初英国废除《谷物法》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持自由贸易立场的皮尔首相权势很大,能够力排众议。
一项影响很大的民意调查显示,美国国会远比美国的普通公众和工商界反华。调查显示,1994年有46%的美国公众对华态度友好,到2005年这一比例已经上升到59%,但是在国会里面,只有19%的议员对华态度友好。
2005年,24%的美国公众认为中国在经济上对美国构成威胁,15%的美国公众认为中国在军事上对美国构成威胁,但是在美国国会中,54%的议员认为中国是经济上的对手,36%的议员甚至认为中国还是美国在军事上的敌人。
为什么美国国会如此反华呢?这里面的原因很多,比如台湾当局对美国国会的游说活动不容忽视。很多新一代的中国问题专家大多在中国台湾地区受过教育,对台湾地区更有亲近感。
我们希望从政治经济的角度对此作一分析。中国对美国的产品出口集中度过高,而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集中度不够,这可能是影响美国国会对华态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总体来看,中国产品占美国进口的13%。这一比重并不高。值得指出的是,中国在美国的贸易逆差中所占的比重在1991年是22%,到2005年是23.3%,十多年来并无大的变化,那种认为中国出口带来美国贸易逆差扩大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不过,在一些行业中,来自中国的进口已经占美国总进口的30%、40%甚至60%。根据美国东方经济学家(TheOrientalEconomist)的分析师理查德 卡茨(RichardKatz)的计算,在美国商务部统计的五位码的150种产品中,中国出口排名前10名的产品占其对美国出口的60%,前15名占71%。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前10名产品占美国进口的平均份额是43%,前15名的平均份额是42%,但是其他产品的平均份额只占8%。
我们根据中国的数据计算,结果同样显示出中国出口过度集中的趋势。2000年,在HS六位码共5119类产品中,中国出口额最大的前10类产品的出口额占当年出口总额的13%,到了2003年,前10类产品的出口额已占当年出口总额的20%。
尤为重要的是,2000年这前10类产品分别出现在两位码的7个分类中,而到了2003年,前10类只出现在4个分类中。
这说明不仅出口额越来越集中,而且出口产品的类别也越来越集中。2000年出口额最大的前10类产品的贸易顺差为179亿美元,占当年全部贸易顺差的74%,而2003年出口额最大的前10类产品的贸易顺差已达488亿美元,为当年全部贸易顺差的1.9倍。这种状况将使中国在未来的国际贸易摩擦和国际冲击中面临较大的风险。
由于中国对美国的出口过度集中,无形中可能损伤了美国相关行业的利益,尤其是中小企业主的利益,而那些中小企业主是共和党的主要选民。根据奥尔森的理论,受损的企业集中在少数行业,这意味着参与游说活动的企业更容易达成集体行动,而从中国进口中得益的消费者由于人数众多却无法团结,于是主张保护主义的声音会更加响亮。
美国对中国的出口越来越多,2000年之后,美国的整体出口几乎没有增长,但是对华出口翻了一番,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00年的2%已经上升到4.2%。相反,日本如今只占美国出口的6%,这只有它在20世纪80年代水平的一半。
遗憾的是,美国对中国的出口相当分散。只有少数美国的出口部门高度依赖于对中国的出口。根据理查德 卡茨的计算,在美国商务部统计的450种六位码产品中,只有14种产品的中国进口能够占到美国出口的25%以上。而这14种产品的出口额更加微不足道,仅仅占美国出口总额的2.6%。
看看这些行业,令人惊讶的是,主要是虾和贝壳、金矿石、大豆、森林产品、棉花等资源产品和农产品!这些行业在美国政治中的影响和制造业相比人微言轻,对国会的影响力并不大。我们总是认为中国购买美国的飞机将会影响其对华政策,但实际上,中国只占美国飞机出口的6%,而且飞机出口仅仅占美国出口的3%。
中国对美国的意义应该更加重要,尤其是考虑到跨国公司对中国的大规模投资。这些公司在中国赚得钵满盆满,为什么就不替中国说话呢?因为美国的跨国公司关心的是影响其长远利益的问题:知识产权保护。
面对中国不断提高的竞争力,死守知识产权保护似乎是让跨国公司的大亨们晚上睡得更踏实的唯一出路。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开始抱怨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美国贸易谈判代表已经将中国和其他13个国家列入“首要观察的国家”(prioritywatchlist)。如果情况进一步恶化,美国甚至会考虑动用超级301条款对中国实施制裁。
贸易不应该仅仅是少数利益集团的政治游戏。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贸易保护主义的代价也被成倍地扩大。从历史经验来看,全球化进程也会出现倒退。
在这个全球化发展的十字路口,妥善处理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不仅关系到两国的经济利益,而且将会影响整个全球化的进程。
本文来自《一盘没有下完的棋》
版权所有:金刚经福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