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大懂佛经,但觉得佛经与佛经是有区别的,有上层的佛经,也有劳动人民的佛经,如唐朝时六祖(慧能)的佛经《法宝坛经》(《六祖坛经》)就是劳动人民的。”
这段话,出自上个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与十世班禅的一次谈话。据中国民族报报道,毛泽东在众多经书中唯独欣赏《六祖坛经》,多次要工作人员找来阅读,而且经常带在身边,并把其中的故事讲给身边的工作人员听。 《六祖坛经》,主张“明心见性,顿悟成佛”。“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的空灵名句,正是出自六祖慧能。
著名诵经人李罕用近一个半月时间,完成了钦赐龙藏版《六祖坛经》的语音录制。这部禅宗经典终于以语音的方式现于世间。
禅宗、慧能与“何处惹尘埃”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肉身舍利 提到《六祖坛经》,就必须要提到禅宗、慧能和《金刚经》。
禅宗是中国佛教宗派之一,主张依靠顿悟“见性成佛”。
北魏时期,菩提达摩从印度来到古代中国,一苇渡江至中国北方,在少林寺面壁九年。从始祖菩提达摩起,皆以心性为根本,不拘修行,因此也称佛心宗。
菩提达摩将所得禅法授给弟子慧可,之后代代传承至慧能和尚。
慧能(638年—713年),俗姓卢氏,唐代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县)人,史称六祖慧能,著有《六祖坛经》流传于世。
慧能幼年丧父,生活艰辛贫寒,以砍柴为生,与母亲相依为命。一次,慧能卖柴回家的路上,听到有人诵读《金刚经》,便萌生了学习佛法的念头
。他去黄梅山拜谒五祖弘忍,由此开始了学佛生涯。相传五祖弘忍要传法退居,让每个弟子都做个偈,慧能便留下了著名的佛家诗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见后,传衣钵,定慧能为传人。
慧能从《金刚经》发心求法,到《金刚经》中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得大彻大悟(开悟的最高级别),后来公开传教,著《六祖坛经》,最终成为中国禅宗的创始人。
慧能圆寂后,被唐中宗李显追谥为大鉴禅师,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高僧。
禅宗创始人 为何是六祖不是始祖?
很多刚刚接触佛学的信众不解,既然始祖是菩提达摩,六祖是慧能,那么为何把慧能说成是中国禅宗的创始人呢?
这是因为,达摩时期的中原禅学,仅仅是当时诸多禅学中的一家。从达摩到五祖弘忍,达摩禅只是一种学派,尚未形成一门宗派,只限于师徒间的传授,影响不大。
而且,达摩禅没有顿悟一说,本质上还是印度禅的观点,而慧能禅宗是建立在中国人本土的思维和生活方式上的,和达摩禅有本质的区别。
从达摩至五祖弘忍五代,可以说是禅宗的预备时期。到了慧能时代,统治者大力扶持,寺院经济发展迅速,禅学传播影响遍及大江南北,以慧能禅法为中心的佛教哲学被更多僧人和俗众接受,中国禅宗开始以宗派形式出现。因此,慧能被看做是中国禅宗的创始人。
毛泽东:这部经属于劳动人民
《六祖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又称《坛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目前有5个版本,其中敦煌手抄本收录于《大藏经》中。
《六祖坛经》 记载了慧能一生得法传法的事迹和教导门徒的教言,约12000字,中心思想是“见性成佛”,即“菩提自性,本来清静,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是研究禅宗思想的重要依据。
《六祖坛经》认为,清净心即是佛心,要想成佛,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修心。成佛也就是发现自己心性中的佛性。
慧能反对离开世间空谈佛法,主张“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指出“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
《六祖坛经》深入人心,一方面是因为它将佛法和现实生活密切结合在一起,符合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如“恩则亲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另一方面,《六祖坛经》中“顿悟成佛”的思想,为世人指出了一条便捷的成佛路径。既然一念之间即可成佛,那么修行的人只要修自己内心的清静性即可,这使得那些没有太多时间念佛、参禅、打坐的下层劳苦民众也有了信佛的方便法门,让更多的人开始体悟佛法。
根据2010年4月13日《中国民族报》报道,毛泽东很欣赏六祖慧能,在众多经书中也欣赏《六祖坛经》,多次要工作人员找来阅读,而且经常带在身边,多次把慧能的学说讲给身边的工作人员听。
一次与十世班禅谈话,毛泽东说:“我不大懂佛经,但觉得佛经与佛经是有区别的,有上层的佛经,也有劳动人民的佛经,如唐朝时六祖(慧能)的佛经《法宝坛经》(《六祖坛经》)就是劳动人民的。”
录制《六祖坛经》 如同跑马拉松
著名诵经人李罕告诉记者,他对六祖慧能和《六祖坛经》一直十分敬仰,为了能更多的众生能听到禅宗经典,他花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完成了语音版《坛经》的录制。
录音阶段,李罕格外认真,哪怕是觉得经中人物的情绪没掌握好,也要推翻重录。
李罕体会说,《坛经》的另一个难点在于,经中大部分都是慧能所说的“理”,而“理”一定要慢慢地说,缓缓地说,如同跑马拉松一般,而不能像百米冲刺跑那样把力气一下子全用出来。“如何分配力度、精气神,都是对诵经人的考验。”
李罕表示,《六祖坛经》中的很多“理”,普通人可能难以理解,但如果能多听,一样也能增加福报。
“《坛经》是以顿悟成佛为中心思想的。顿悟,需要一个积攒的过程。只有积攒过了某个点,才会有大彻大悟的事情发生,才会有顿悟。”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