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建立佛教后,广收门徒,教化众生。佛陀住世时,领导的僧团有比丘、比丘尼、沙弥、优婆塞、优婆夷等七类弟子。当时,单是佛陀的常随弟子,就有1255人之多。许多佛经的开篇,往往就就有“千二百五十人聚”的记录。
要统领这么多徒众,使他们和睦相处,精进学法,当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佛陀考虑到这个重大问题,便制定出一些十分有效的方法去统领徒众,“六和敬”就是其中之一。
1.见和同解
“见和同解”中的 “见”字,是见解的意思
。也就是说,僧团的所有僧人,应当在思想观念上保持高度的统一。这样,处理问题时就有强大的凝聚力。修行的过程中,更能一致的精进共修。2.戒和同修
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在佛教中的表现形式就是戒律。当然,佛教的戒律远比世间的规矩更复杂、更深刻。佛教的戒律,是所有出家人都必须遵守的;在戒律的制约下,僧众才能有效的共同修行。“修行”者,就是修正自己的不良习气和行为。
3.身和同住
一个道场之中不可能只有一个人,道场是多个人组成的。在道场之中,僧众应当共同修行,共同进步。在这个基础之上,每个僧人都应该做好自己该做的本职工作。
4.口和无诤
人类的语言是一个最奇怪的存在,利用好,可以造大善业,利用不好,也可以造大恶业。语言犹如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不能够很好地驾驭语言的,因此往往会带来灾难。佛陀深刻地看到了这一点,于是提出“口和无诤”的原则。佛陀要求弟子们不要去争辩,很多道理是对的,一旦争辩就错了。“无言”,往往是最高的真理。
5.意和同悦
伟大的思想家孟子曾提出“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思想,其实和佛教的“意和同悦”的内涵是一致的。所谓“意和同悦”,就是大家住在一起时,做到心灵恬淡清净,相互交往很愉悦,没有什么隔阂。
6.利和同均
“利和同均”中的“利”不单是指财利,更是指佛法之利,以及知识之利。无论是财利还是法利及知识之利,对于佛弟子而言,都应该有分享的意识。这样做,就可以饶益身边的所有人。万不可藏有私心,据为己有,否则必然导致内部出现利益冲突,失去和合的共修环境。
佛教的僧众,正是在佛陀所制定的“六和敬”的原则基础之上,才能一直维持清净和合的团体。僧团和睦,弘扬正法,方能广利有情众生。
版权所有:金刚经福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