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的意思是“智慧”,然而佛法中的“般若之智”跟一般的“智慧”内涵并不一样,而且由于“般若之智”有别于世俗的“智慧”,为了不让人误会或产生混淆,所以就直接翻译出它的音,而不译其义。
玄奘法师提倡且确立了佛经汉译的“五种不译”的原则:一、秘密不译,如“陀罗尼”真言咒语的字句,便只音译,不译其义;二、多含义不译,如“薄伽梵”这种名词因意义太多,不好取舍,故只音译,不译其义;三、此无不译(中国没有的东西),如“阎浮树”;四、顺古不译,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五、生善不译,如“般若”之意译较能令人生尊重之感,而“智慧”则比较轻浅,为了令人生敬故,所以不翻其义。
世间的智慧,例如五明(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内明),种种工艺、音乐、文学、诗词、艺术、数学、物理……等等,这些智慧可以增进世间人生活的充满——可增进有形的或无形的、物质的或精神的:或身、或心等方面的满足。然而“世智”因为与染污法(五欲六尘)相应,所以不能够令人断烦恼、得解脱。出世间的“般若之智”就是佛所自证及开示的智慧,这种智慧因“不与染法相应”,故是可以令人断烦恼、得解脱的,所以,“般若之智”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所以你看,一般世间的有学问、或“有智慧”的人,不管是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乃至于哲学家、思想家,都没有办法断他自己内心中的烦恼,不但不能“断”,乃至于“降伏”其烦恼都办不到——进而言之,历来很多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连自己都濒于疯狂边缘,苦恼无量,不能自解,乃至于自杀的都有——可是这些人都被看作是“有思想的人”或“思想家”呀!然而这些“思想家”因为没有佛智慧,所以他们对于种种世间现象以及自身、自心也都看不透,因而不能超脱自心的烦恼痛苦,而且常常连自己家里的眷属都搞不好
。 犹有进者,有的外道的导师或开山祖师,甚至还被自己的徒弟给出卖了,这种事情在佛法中就不会有,佛法中的祖师都是有大智慧的人,谁能卖得了他——由此可知,世间人的种种智慧,不论是凡夫(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等)的智慧,或外道的智慧,都无法断自他的烦恼。相对的,佛法的智慧(简称“佛智”)便可对治我们心中的种种苦恼,使我们断烦恼、证解脱、得菩提,这种究竟的智慧便叫“般若智”。以上简单介绍一下“般若”跟“智慧”的不同。(当代佛教网--禅宗网)
版权所有:金刚经福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