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就是时空之意(四方上下谓之宇,古往来今谓之宙),研究时间和空间最大的困难之一是我们对它(长、宽、高,古今往来)太熟习了。也就是我们认识时间和空间的困难,在于人本身的习惯、思维模式和对物质世界的过份依赖。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就是这种局限性的产物。于此相反,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时空观正是突破了人类习惯思维模式的结晶。相对论的时空观刷新了人们对时空的认识,把时空和物质自身的属性(运动速度,质量和能量分布等)联系在一起。使人们认识到时间、空间都离不开物质自身,当然离不开宇宙的演化。
对时间、空间与物质的关系,恩格斯早就指出:“物质的(时、空)这两种存在形式,假如没有物质,当然都是无
。时间与空间只是我们头脑中存在的空洞的观念、抽象。”根据恩格斯的意思,我们设想一下没有物质的时间和空间。假定宇宙间的物质由远及近的依次化为乌有,待宇宙间只有太阳和地球还在正常运转时(都是假设,以下同),那么我们对时空的观念感受仍然和我们现在一样,几乎没有什么变化的感觉。
但当太阳消失,宇宙一片漆黑,地球停止了转动,很显然地球作为整体没有任何参照物,处于没有丝毫差异的状态。这时对地球外界来讲,时间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整体的地球失去了时间存在的差异性。对地球的空间来说,暂时仍可认识是无限大的。严格的讲,这种无限性是地球作为整体和思维者互为参照的原因。但对地球上的人来讲,各种差异性仍然存在,例如:从高山走向平原、海洋的差异性,动、植物的差异性,物质三态的差异性等等。可见作为地球上的人这个层次的时间和空间仍然存在。进一步将物质化为乌有,设想宇宙间只有思维者自身飘飘然然存在时,这里重要的是你的思维进入只有思维者自身存在的状态,在假设的这种状态下,我们自然会意识到作为人的时间和空间也消失了。但组成人本身的细胞、分子、原子的时空仍然存在,也就是说作为细胞、分子、原子……等层次的差异性在人体内仍然存在。宇宙间只有思维者存在的状态中,思维者自身就是宇宙。他自身参与研究宇宙时空时就能更好地体会时空的真正本质。很显然,他只能看到他皮层以内的不同层次的时空外,再也没有其它的时空概念了。
倘若宇宙中只存在任一微观粒子,要描述这种状态的时空问题,思维者的存在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没有思维者存在的这种状态下,谈论微粒整体的空间无限性就失去了意义。可见空间的无限性是粒子性物质的相互存在为前题的。只有一个微粒的宇宙,认为它的空间是无限大时,这是由于把思维者自身作为另一个质点而存在的原因。所以说空间同样存在于差异性中。也就是说这种状态下的时间和空间的意义只能与微粒内部的差异性相关联,若要想象微粒外面的时空,事实上是思维者自己作为另一个质点无意识介入的结果。很显然,离开了思维者,对这样一个微粒,我们对他的时空能说些什么呢?依次类推,宇宙间什么物质微粒都不存在的状态的时间和空间,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对这种状态的想象,仅仅是思维者的思维过程,这时的时空观念是思维者原有的时空观念的缠绕,也就是恩格斯说的,没有物质的时空,只是我们头脑中存在的空洞的观念、抽象而已。
由此可见,对时空更本质的认识离不开对思维本质的了解。要搞清思维是什么,它与其它事物的联系如何进行,以及思维过程在事物之间处于什么状态,将会引导我们认识更深层次的存在状态和其规律。(信息来源:摘自《法喜》)
编辑:明蓝
版权所有:金刚经福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