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常说“信解行证”,什么是“信解行证”?这是清凉大师在华严经上所讲的,他把学佛分为四个阶段,是学佛的一个次第。
第一,信。古人说:“信为道元功德母”,信是道的源头,能生功德,没有信就什么都没得谈了。佛教中常说:“佛不度无缘之人”。什么叫“无缘”?不一定是听闻不到佛法,而是他虽然能听闻到佛法,但是他不能相信,缘还没有成熟,这叫无缘。佛教和其他宗教不同,其他宗教只要信就能得救,佛法里的“信”只是表示入门,不相信,就入不了门,后边的就没法学,所以佛度众生,一定是度能够相信的这些人。
那到底是“信”什么呢?第一是信自己。相信自己也有佛性,相信自己本来是佛,和诸佛如来没有差别,只是我的真性被污染,只要污染去掉,我就能恢复自性,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第二个是信他。相信佛、法、僧三宝。佛是导师;法是导师讲的一切言教;僧就是弘扬佛法的护法。佛教有个很浅显的比喻:我们众生是病人,得了烦恼的病,生死的病,就要找医生看病,医生就会给我们开药方,然后护士就会指导我们用药、治疗。这里就是比喻佛是大医王,专治我们生死烦恼的医生;法就是佛给我们开的药方;僧就是指导我们用药治疗的护士。我们要想看病,首先就要相信医生,你不相信医生,他开什么药方都没用。
这个信很难,尤其现在人都有点文化知识,怀疑心很重,所知障很重,他对佛法很难生起信心,没有信心,佛菩萨就算有再大的神通智慧,也帮助不了他,这是学佛的第一道关口。
第二,解。信了以后,就要求解了。怎么解呢?读经,听经。讲经的法师、善知识,都是过来人,讲的肯定都是他所了解的佛法的精华。听经要用真诚恭敬的心,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不要带着挑剔批判的心理去听,这样才能得利益,久而久之,你也就悟了。另外就是读经,古人说:“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读经就是修定,得定了,也能开悟,自然而然就悟出来了,但这都是解悟,不是证悟。不管听经还是读经,都要一门深入,不能广学多闻,读一部经典就行,修一个法门就可以,不要去读大藏经,那样你得到的是佛学知识,不是智慧。
第三,行。行是建立在“解”的基础上的,理论上还没搞清楚,方法也不明白,怎么可以“行”呢?那样的“行”就成了盲修瞎练了,不是真正的“行”。真正的“行”,一定要有理论基础,有正确的修行方法,有了方法,你就要依教奉行,老实真干了。比如佛说要修五戒十善,那就要真干,真把五戒十善落实到生活当中。通过实际修行,又加深了对经教的理解,边学边解,解行并重,这就能契入佛法。
如果不落实到生活当中,不去改过、断烦恼,光学理论、知识,还希望学的越多越好,这叫“有解无行”,其结果是增长邪知邪见,不是正知正见,得不到佛法的真实利益。
第四,证
。“行”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最后的目的,是为了能“证”,“证”才是最真实的受用。什么是“证”呢?就是把佛法与自己的生活融合在一起了,所有学的佛法都能应用在实际生活当中。佛经里所讲的,就是我们平日所想的、所行的,佛法和我们生活完全一致,生活就是佛法,佛法就是生活,我们烦恼少了,智慧多了,生活越来越幸福快乐了,这就是“证”,是佛法最可贵的地方。所以说,一定要知道学佛修行的次第,乱了次第不行。
版权所有:金刚经福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