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诸位师兄都知道华严宗的,不过今天要介绍的是华严寺,华严寺是“佛教八宗”之一“华严宗”的祖庭,唐代著名的樊川八大寺之一,全国佛教重点寺院,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少陵原。华严宗的思想精髓是圆融无碍、相互成就。
华严宗以《华严经》为根本典籍,故名。又因实际创始人法藏号贤首,也称贤首宗;华严宗以发挥“法界缘起”的思想为宗旨。学统传承为杜顺—智俨—法藏—澄观—宗密。华严宗推戴杜顺为初祖,而实际创始人为法藏。法藏详尽发挥智俨的思想,正式创立了华严宗。华严宗用四法界、六相、十玄等法门,来阐明法界缘起理论。四法界是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事法界是形形色色的现象世界(“杂”),理法界是清净的本体世界(“纯”),这两种世界互相包容而无妨碍(纯杂无碍),叫做“理事无碍法界”。各种事物之间也都互相包容而无妨碍,叫做“事事无碍法界”。十玄门是从各种角度阐发事物之间的圆融关系;六相说从总别、同异、成坏三方面看待一切事物,认识到每一事物都处于总别相即、同异相即、成坏相即的圆融状态。
据《长安志》所载,华严寺建于唐太宗贞观年间(627年—649年),是长安城南著名风景区,这里既是春秋宴乐、夏日避暑的胜地,又是文人墨客驻足蛰隐之处,留下了大量的诗文咏诵。唐代诗人杜牧《望故园赋》中写道:“余三思归兮,走杜陵之西道。岩曲天深,地平木栳。陇云秦树,风高霜早。周台汉园,斜阳暮草。”
1956年,华严寺被列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华严寺中的华严寺塔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严寺位于西安南郊长安区韦曲东南少陵原半坡上,距西安城约15公里。唐代华严寺居高临下,襟山带河,殿宇庭院精致幽邃。它俯瞰樊川,西望神禾原,南望终南山雾岩、玉案诸峰,正如唐朝诗人岑参题寺诗中所赞:“寺南几千峰,峰翠青可掬。”
据历史文献记载,华严寺建于唐太宗贞观年间(627年—649年),从出土建筑遗迹看,其建筑年代最早可推到汉代。
华严寺从初建至今,无高大殿堂建筑记载。始终以凿原为窟,安置佛像及僧众居住。
唐代长安是佛教兴法弘教的中心,各宗高僧硕学云集,经新疆、甘肃进入中国的译经三藏多半在此成就译业。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华严寺的社会影响所致,华严寺一度成为“世界佛教中心”。
唐会昌二年(842年),唐武宗颁布敕令,推行一系列“灭佛”政策,史称“会昌禁佛”。从会昌二年(842年)到会昌六年(846年),没收寺产,责令僧尼还俗,毁破寺院无数,帝都长安左街留慈恩寺和荐福寺,右街留西明寺和庄严寺。华严寺亦在打击之列,损毁严重。唐宣宗李忱即位后,大兴佛法,华严寺又得重兴。唐宣宗在《幸华严寺》中说道:“云散晴山几万重,烟收春色更冲融。帐殿出空登碧汉,遐川俯望色蓝笼。林光入户低韶景,岭气通宵展霁风。今日追游何所似,莫惭汉武赏汾中”。说明了宣宗在位时的华严寺状况。
宋张礼在《游城南记》说:“东上朱坡,憩华严寺,下瞰终南之胜,雾岩、玉案、圭峰、紫阁,粲在目前,不待足履而尽也……已而子虚、希古开樽三门,予赏苏子美诗,明微吟唐僧子兰诗‘疏钟摇雨脚,积雨浸云容’句,读相国陈公‘悔把吾庐寄杜城’言,则又知华严之胜也。过东阁,真如塔在焉,下阁,至澄襟院……”。宋名相寇准在《游华严寺》诗中说道:“寺对南山积翠浓,水村鸥鹭下遥空。层楼望尽樊川景,恨不凭栏烟雨中”。说明了华严寺在宋代的情况。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6年)1月23日午夜,发生了八级“关中大地震”,塔崩桥毁,建筑倾颓,使唐宋时期的地面古建筑几乎损毁殆尽,幸存者若凤毛麟角。据《陕西通志》记载,华严寺内主体建筑在这次地震中俱遭灭顶之灾,只有唐代杜顺大师舍塔和清凉国师塔得以幸存。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雍正皇帝下诏加封四祖澄观大师为“妙正真乘禅师”,此圣旨碑现在澄观大师塔前。清乾隆年间,发生了少陵原崩塌事件,仅存华严初祖杜顺法师塔与四祖清凉国师澄观法师塔两座。
民国十九年(1930年),陕西大旱,民国政府遣朱子桥先生来陕赈灾,在瞻礼华严寺塔时,见到元代重修碑内有“修塔即降甘露”字句,便于塔前发愿“重修两塔祝愿普雨”。不日,即天降大雨,朱子桥遂与佛教界人士动工修塔,一时传为佳话。此次修缮,重修两塔,建殿三间,并在初祖杜顺、四祖澄观塔下小堂内分别石刻两祖遗影。
1956年,华严寺被列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8年大炼钢铁开始后,碑石用去炼钢,殿堂、僧房被占用,古树全被砍伐。文革期间砸毁佛像,僧人被赶,殿堂被拆。1976年文革结束后,寺院仅存杜顺大师和澄观大师舍利塔及少数碑石。2006年,华严寺塔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进行了局部整修。2009年,华严寺重建工作正式启动,重建工程预计10年左右完成。
上面就是一个关于西安华严寺的介绍了。其实我们平时除了修行佛经之外,我们也是可以去一些佛教的名山去看一看的,这个对我们来说也是很好的。
版权所有:金刚经福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