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福音网

禅籍里的俗谚

发布时间:2023-04-11 18:01:16作者:金刚经福音网

  许多禅师无论上堂说法、应机接人,还是著书立说、吟诗作偈,都喜欢使用俗谚。这也与禅宗的基本宗教观念和生存方式有关:其一,禅宗主张“不立文字”,主要是反对书面文字以及名相概念,对口头语言以及非教理的熟语俗谚不妨“放一线道”;其二,禅宗于机锋酬酢之际,反对拟议,提倡随机应变,而熟语俗谚稔习于口,自可信手拈来,不费思索;其三,禅宗主张“平常心是道”,寓禅于日用事之中,谚语作为中国民间的日用语,正与这种参禅方式对应;其四,禅师为了方便学人,有意使用通俗易懂的谚语譬喻禅理,以收到更好的传教效果;其五,禅宗的语言风格建立在农禅话语系统之上,并由语录灯录的传播而积淀为一种传统,所以尽管宋代出现文字禅的倾向,但书面文字仍保留了农禅通俗的特点。

  禅籍中谚语极为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充满智慧,往往无意中三言两语,说出精辟的见解,益人神智。比如《坛经》中著名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句谚语,其中蕴藏的深刻道理决不亚于“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以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这样的哲学名言,它最形象地描述了禅经验的直觉性、个体性和不可喻性。水的温度可以用语言描述,但饮水人的感觉语言却无法传达,这一人人皆知的日常生活经验显然比长篇大论更能确切说明禅的性质。

  就形式而言,禅籍的俗谚可分为谚语和歇后语两种。谚语是民间长期流传的常言熟语,字面具有完整的意义,如“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歇后语是一种特殊的谚语,其特点是从字面上省去挑明意思的后半部分(字、词或句),如“徐六担板,只见一边”是唐宋谚语,但只说“徐六担板”,省去“只见一边”,就是歇后语。先看看一般的谚语:

  “官不容针,私通车马”,意思是官法严明,不容丝毫含糊,但以私下人情却大可通融,可开后门。禅师用这句谚语,意思是说,按宗门“不立文字”的原则,本不能使用任何语言,但在接引学人、交流禅法时,不妨稍微通融,允许略开方便之门,以语言暗示启发学者。例如:

  镜清问:“清虚之理毕竟无身时如何?”师曰:“理即如此,事作么生?”曰:“如理如事。”师曰:“谩曹山一人即得,争奈诸圣眼何?”曰:“若无诸圣眼,争鉴得个不恁么?”师曰:“官不容针,私通车马。”(《景德传灯录》卷一七《抚州曹山本寂禅师》)

  有行者问:“某甲遇贼来时,若杀,即违佛教;不杀,又违王敕,未审师意如何?”师曰:“官不容针,私通车马。”(同上卷二二《韶州双峰山竟钦和尚》)

  沩山问仰山:“石火莫及,电光罔通,从上诸圣,以何为人?”仰云:“和尚意作么生?”沩云:“但有言说,都无实义。”仰云:“不然。”沩云:“子又作么生?”仰云:“官不容针,私通车马。”(《五灯会元》卷一一《临济义玄禅师》)

\

  这句俗谚在唐宋时期广为流行,在敦煌变文和宋词里都能看到它的踪迹,但它出现在禅宗公案中,已具有特殊的意义。这类由唐宋俗谚转化而来的宗门语还可举出很多:

  看楼打楼――或作相楼打楼,楼即耧,也叫耧犁,播种的农具,用人力或畜力牵引,开沟下种,同时完成。这条谚语出自农业耕作经验,意为根据耧犁开沟情况来下种,引申为见机行事,禅籍特指语言使用上的随机应变。例如:“问:‘古人拈起拄杖,意旨如何?’师(智门光祚)云:‘看楼打楼。’云:‘放下拄杖,意旨如何?’师云:‘百杂碎。”(《古尊宿语录》卷三九《智门祚禅师语录》)

  相席打令――意思与看楼打楼相近。本谓主人视席上宾客多少、贵贱而行令,引申为随机应变。例如,克勤云:“雪窦相席打令,动弦别曲,一句一句判将去。”(《碧岩录》卷四第三十九则《云门花药栏》)

  看风使帆――意思与看楼打楼相近。例如,克勤云:“世尊会看风使帆,应病与药。”(同上卷七第六十五则《外道良马鞭影》)

  泥多佛大,水长船高――比喻随所凭借而增长。例如,克勤云:“前箭犹轻后箭深,只这个多少人摸索不着。水长船高,泥多佛大。”(同上卷三第二十九则《大隋随他去也》)

  一字入公门,九牛车不出――本意谓一张状子送进衙门,便身遭讼累,无从摆脱。禅宗用以譬喻一落言诠,便成滞累,即所谓“才涉唇吻,便落意思,尽是死门,终非活路”(《五灯会元》卷一二《金山昙颖禅师》)。“公门”即衙门,“车”,方言,意为用运输工具拖、运。例如:“问:‘无为无事人,犹是金锁难,未审过在什么处?’师(黄龙慧南)曰:‘一字入公门,九牛车不出。’”(同上卷一七《黄龙慧南禅师》)

  一人传虚,万人传实――意为以讹传讹。例如:“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护国守澄)曰:‘一人传虚,万人传实。’”(《景德传灯录》卷二O《随城山护国守澄禅师》)

  美食不中饱人吃――意思是对于已饱之人,再精美的食品也是多余的。禅宗用来比喻自心是佛,本身具足,不必向外寻求。例如:“师(俱胝)将顺世,谓众曰:‘吾得天龙一指头禅,一生用不尽。’言讫示灭。长庆代众云:‘美食不中饱人吃。’”(同上卷一一《婺州金华山俱胝和尚》)

  鹞子过新罗――意为转瞬即逝,禅宗指禅机迅疾,不容拟议,稍有迟疑,即已远逝。鹞子,或指纸鸢(风筝);新罗,隋唐五代时国名,地在今朝鲜半岛,代指极远处。例如,克勤云:“所以云门道:如击石火,似闪电光。这个些子不落心机、意识、情想等,你开口堪作什么?计较生时,鹞子过新罗。”(《碧岩录》卷一第一则《圣谛第一义》)

  寸丝不挂――原指鱼类不受钓丝的挂碍,禅宗用以比喻丝毫不为尘俗所累。例如,《景德传灯录》:“陆(亘)异日又谓师曰:‘弟子亦薄会佛法。’师(南泉)便问:‘大夫十二时中作么生?’陆云:‘寸丝不挂。’师云:‘犹是阶下汉。”(《景德传灯录》卷八《池州南泉普愿禅师》)

  杀人须见血,为人须为彻――也作“为人须为彻,杀人须见血”。本义谓救助人要救助彻底,禅宗比喻禅师救人于苦海的慈悲手段。例如,克勤云:“也好杀人须见血,为人须为彻,瞒却多少人来。”又云:“到这里须是如此始得,何故?为人须为彻,杀人须见血。”(《碧岩录》卷四第三十一则《麻谷持锡绕床》)

  骑驴觅驴――也作“骑牛觅牛”,比喻忘其本有而到处寻求。此语最早见于梁宝志和尚《大乘赞》:“不解即心即佛,真似骑驴觅驴。”(《景德传灯录》卷二九《志公和尚大乘赞十首》之四)禅宗以喻不知自性,向外寻求。例如;“问:‘如何是正真道?’师(白龙道希)曰:‘骑驴觅驴。’”(同上卷二一《福州白龙道希禅师》)又如:“师(大安禅师)即造于百丈,礼而问曰:‘学人欲求识佛,何者即是?’百丈曰:‘大似骑牛觅牛。”(同上卷九《福州大安禅师》)

  图他一斗米,失却半年粮――“一斗米”或作“一粒米”(见前引《云门匡真禅师语录》)。意思是因小失大,类似现代俗谚“捡了芝麻丢西瓜”。例如:“僧问:‘如何是触目菩提?’师(福清玄讷)曰:‘阇梨失却半年粮。’曰:‘为什么失却半年粮?’师曰:‘只为图他一斗米。’”(同上卷一九《泉州福清玄讷禅师》)

  路逢剑客须呈剑,不是诗人莫说诗――“说诗”或作“献诗”。本意是见内行知音才显露真本领,禅宗常用于应接时的宾主问答。例如:“问:‘如何是曹溪的的意?’师(睦州陈尊宿)曰:‘老僧爱嗔不爱喜。’曰:‘为什么如是?’师曰:‘路逢剑客须呈剑,不是诗人莫说诗。’”(《五灯会元》卷四《睦州陈尊宿》)

   ――摘自周裕锴著《禅宗语言》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金刚经福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