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福音网

宋真宗赐书刻碑 观音寺追捧菩萨(佛在洛阳)

发布时间:2024-11-23 01:20:19作者:金刚经福音网
宋真宗赐书刻碑 观音寺追捧菩萨(佛在洛阳)

且说唐宋以降,洛阳不再为国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迁移,佛教也难现昔日辉煌。但洛阳古佛寺显赫,历代又兴建诸多新寺,这些佛寺历经岁月的侵蚀而岿然挺立,仍在诉说着往事,传承佛教的香火,至今未断。

北宋时汴梁为东京,但由于开国皇帝赵匡胤为洛阳人,皇亲国戚、重臣达贵均出自洛阳,故以洛阳为西京,其繁荣程度不亚于东京,北宋皇帝也多次驾幸

。据《宋史》载,北宋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宋真宗入西京拜先皇陵,游幸龙门,并亲自赐书刻碑,对龙门风光大加赞赏,留下 高阙巍峨,群山迄逦 结而为山,融而为谷 形胜居多,莫灵萃止 等句,此碑称 伊阙铭碑 ,与褚遂良所书的 伊阙佛龛之碑 并称龙门书法艺术 双璧 。宋朝还在龙门石窟新凿了一些洞龛,并为保护奉先寺雕像,加盖了9间木构屋檐式建筑,俗称 九间房 ,只是屋檐早毁,现在空余装梁的方洞。

观音寺为北宋庆历年间(公元1041年至公元1048年)所建,位于汝阳县城东南15公里圣王台村,南倚凤凰山,北临汝河,风景秀丽。寺院殿宇沿山势层层升起,其中轴线建筑仿白马寺之布局,由4个传统的四合院组成。由北向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三关殿、卫佛殿和汤王殿,两侧是逐旭阁、横霞阁、钟楼、碑亭、厢房,严整壮观。寺院周围,树木葱郁,涧泉潺潺。

一进山门,迎面为巍然矗立的天王殿,殿外四角各有一座碑亭。小亭簇拥大殿,极具特色。天王殿后为三关殿,是祭祀关羽的大殿。殿内山墙上,有6幅清代壁画,画的是三国人物故事。壁画线条流畅,形象生动,为清代壁画的上品。三关殿两侧,各有一个月亮门,过门即是正佛殿。

正佛殿是该寺院的主体建筑,面阔3间,进深1间,硬山式灰瓦顶。正脊中间置一玻璃彩狮,四角用4根铁绳牵引。正脊两端置龙门大吻,垂脊和戗(qi ng)脊上列置16个形态各异的小兽。殿前檐下明间有方形石柱两根,柱上刻对联两副。殿内雕梁画栋,五彩缤纷,供奉如来佛祖、观音菩萨和众罗汉。

升仙桥一带,是寺内风景最佳处。桥下流水流淌,汇聚成东、西汤王池。池畔,是迎旭阁、横霞阁。阁下各有一孔石窟,分别为 老母洞 水濂洞 ,水濂洞额题 圣泽日新 ,老母洞额题 何须而壁 ,洞口有联: 莫向他山借石,还来此处作人 ,颇具禅机。

升仙桥南,高台耸立,上有汤王殿。据《淮南子》载,商汤灭夏之后,天下大旱7年。为解除黎民之苦,汤王由西亳(今偃师城西)来到此处祈雨,并 以身为牺牲 ,至诚感天,甘霖普降。后人为纪念汤王功绩,就在这里修建了汤王庙。后来庙宇改为佛寺,但大殿犹存,香火不断。

按佛教说法,佛为第一阶层,菩萨为第二阶层,罗汉为第三阶层。那么,观音寺供奉三者兼有,为何取名 观音寺 呢?原来,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各位尊者慢慢中国化了。特别是唐代以来,观音菩萨不仅改变了本来形象,且备受百姓追捧,地位、名气早列于诸佛之上。

观音是印度佛教的一位菩萨,又称 观世音 观自在 ,原型为印度婆罗门教神话中的慈悲善良、神通广大的阿湿毗尼,为 勇猛丈夫 之身。唐代以前,观音在中国也是一 伟丈夫 的男子形象。但进入唐代,观音的形象悄然变化,最后成了 有窈窕风姿 的 美女 。

据说,观音形象的改变源于《法华持验》记载的一段故事。故事说,唐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的一天,有位美丽的女子提着篮子来卖鱼,人们见她漂亮无比,都争着娶她为妻。女子说,谁能一夜背诵出《普门品经》,我就嫁给谁。结果,一夜间有20多人会背。女子说,我一人不能嫁20多人吧?谁能一夜背会《金刚般若经》,我就嫁给谁。结果,又有10人会背。第三天,女子让人背《法华经》 几天后,有位老和尚对众人说: 这是观音菩萨化身来开导你们呢! 自此,观音开始成为女性形象。

其实,观音成为女性形象的原因在于,她性格特点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一般来说,女性更具同情、慈爱之心;人间有半数是女性,需要一个女菩萨,而男性也乐于从女菩萨身上感受到女性的魅力。(徐晓帆)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金刚经福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