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古称陵阳山、九子山,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传说因唐朝李白《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诗:“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而更名为“九华山”
。十王峰,九华山最高峰,海拔1342米,山上怪石嶙峋,奇石林立,而且岩石都为花岗岩,经过经年累月的风雨冲刷侵蚀,整个崖壁形成了柱状石林。峰上植被繁茂,有杉木林、黄山松,并有珍稀动物猕猴、穿山甲、鹰嘴龟、娃娃鱼等。
九华山山清水秀,这里不仅山美,而且水系也很发达。九华山河溪属长江水系一、二级支流的中、上游段,从山体中心部位呈放射状向外流出,镶嵌在山地、丘陵之间。规模最大的为九华河和青通河,它们均为长江一级支流,沿断层和岩层接触带发育。山南以陵阳河和喇叭河规模最大,均向南汇入太平湖,经青弋江入长江。九华山地流出的河流河谷纵剖面呈阶梯状,多裂点、陡坎,形成许多飞瀑,如龙池瀑、九子泉、舒姑泉等
九华山连绵百里,山峰很多,九华山北俯长江,南望黄山,东临太平湖,西接池阳,绵亘一百余公里,主要有九十九峰,最高的十王峰海拔1342米。其中最著名的有十王峰、芙蓉峰、莲台峰、天柱峰、插霄峰、天台峰、罗汉峰。这些山峰风景美不胜收,四季风景变幻无穷,这些山峰形状各异,各不相同,有的一柱擎天,有的山峰形似人形物形,千奇百怪,有人赞誉这里的芙蓉峰:“群峰可自五丁开,剖就芙蓉可乱栽。常怪九华山上客,纷纷不为看山来。”
九华山所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非常优越,四季分明,夏季溪流纵横流水潺潺,冬季山脉连绵白皑皑延绵数百里。四季风景韵味各不相同。
九华山,作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这里的寺院和这里的山峰一样很多,著名的寺院也很多,名刹古寺林立,文物古迹众多,尚存化城寺、月身宝殿、慧居寺、百岁宫等古刹78座,佛像1500余尊,藏有明万历皇帝颁赐的圣旨、藏经及其它玉印、法器等文物1300余件。九华山佛教传播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期间它虽呈阶段性地时盛时衰,潮起潮落,但跨1600年而未衰。天台寺、化城寺、肉身宝殿、祗园寺、甘露寺、观音峰上院、天池庵等属于国家重点寺院。
九华山作为佛教圣地,经历一千多年经久不衰,在这里高僧也层出不穷,这里的佛教文化延绵至今,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所以九华山也被评为了世界自然文化双遗圣地。为历代文人墨客所追捧,到这里一览九华山的风采,并且一睹高僧真容和这里丰富的文化。李白曾在此留诗“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我欲一挥手,谁人可相从?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相继王安石杜牧曾接连到此并留下对九华山的赞美。九华山自晋唐起,有众多诗词文人游历,存有历代名人雅士的诗词歌赋500多篇
九华山历代都有高僧现世,他们被现代人们称为活佛在世,这是因为他们在圆寂之后身体历经长时间不腐不朽,历经百年依然完好无损。自从唐代开元年间,金地藏开辟九华佛教道场,被尊为地藏菩萨应化,九华山成为地藏道场以来,在这一百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有据可查的肉身菩萨就达14尊。其中“文革”焚毁5尊。现在能看到的还有8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这种现象完全颠覆了科学与现实,佛教认为,佛菩萨或高僧大德圆寂后,可得舍利。《玄应音义》载:“舍利有全身、碎身之别”。全身舍利即是指高僧示寂后,其身体经久不烂,常保原形而栩栩如生者。碎身舍利指高僧大德荼毗后之遗骨。我们所说的肉身菩萨,就是佛教所说的全身舍利。这些高僧圆寂之后千年不朽,直到现在都被供奉在百岁宫里,受后人瞻仰膜拜。这又为九华山带来了更加神奇的一面。
版权所有:金刚经福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