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福音网

《金刚经》十句名言,感悟佛法智慧

发布时间:2023-09-20 01:24:21作者:金刚经福音网
《金刚经》十句名言,感悟佛法智慧

《金刚经》是知名度最高的一部佛教经典,很受大众欢迎。但并不太适合初学者去读,因为此经阐释的是佛教最高深的智慧,即佛教的空性,相当于佛教的大学课程。如果一个人没有从基础学起,直接去研究《金刚经》,就好比小学中学都没读过,却直接上大学,不但很难得到佛法真实的利益,还会增长浮华和傲慢,陷于空谈。

一,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佛经中常讲八万四千法门,这不是具体数字,只是形容法门之多。法门为什么没有高下?因为任何一个法门,就如对治众生疾病的药,药不分贵贱,只要能对症,能治好病,就是最好的药;不对症,再昂贵的药,也没有用。

二,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世尊讲经,都是契机说法,这句话可不是对一般人说的。很多人喜欢拿这句话指责别人执着佛法,其实很可怜,人家好歹还有个佛法执着,你连佛法是什么都还不知道呢,还谈什么舍弃佛法?佛法是修行必不可少的工具,你修好了,当然要舍弃工具,不要成为自己的负担,但你现在还没有修好,甚至根本都没有修,就直接把工具扔掉,你这是学佛吗?

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这句话确实是真理,但不能因为这句话就执理废事。很多人或许看到这句话就开始想,反正都是虚妄的嘛!什么都无所谓了,还不如放任自己的欲望,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守什么戒律呀,这就彻底玩完了。相是假相,但要借假修真,不然的话,佛也就不用弘法四十九年了。

四,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这是修行的最高标准,是大学时期的课程,可我们现在是初学,还是小学阶段,根本就无法做到,不可能做到无所住。所以想要无所住,还得先有住,住什么?住善法,用善法代替恶法,用善的念头代替不善的念头,从这开始,循序渐进,这才是修行

五,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不取于相”,不是什么都不干了,而是在认清事实真相后,该干的还是要干,只是心中不留痕迹,没有挂碍,不再执着结果。“如如不动”,不是身不动,而是心不动,心里不再有妄想。这也是修行的目标,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

六,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布施是学佛修行的必经之路,只要修布施,就有福德。但是呢,你以怎样的心态去布施,福德大小是不一样的,“不住相布施”是布施的最高境界,既不著有,也不著空,这个很难,但是一旦做到了,福德大到不可思量。

七,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这句话表面看起来不难理解,其实含义很深。在理论上,我们也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也承认这是真理,但也仅仅是知道而已,并没有切身悟透,一到生活实际当中,就把这句话抛到脑后了,原来怎么样,现在还怎么样,照样执着其中。如果真的能在一切时、一切事当中,都能清楚地观察到“诸相非相”,那就是真的见性了。

八,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

如果真的以为佛没有说法,那世尊七七四十九年讲法都是干什么?岂不是白讲了吗?这里是讲,佛讲八万四千法门,都是契机说法,是对症下药,他并没有讲法的念头,不是他主动要给大家讲个什么法,他讲的任何一法,都是针对当下一类众生来说的,讲完即修,没有一丝痕迹。

九,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时间在不断的过去,我们的心念也在不停的变化,根本抓不住,得不到,现在刚萌发的一个念头,转瞬之间就已经成为过去。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这三种心,我们都抓不住,我们唯一能把握的,就是管好当下这一念,一念善就是天堂,一念恶就是地狱。

十,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妄语是佛家大戒,释迦牟尼佛讲的都是最真实可信的,不可能讲妄语,但总会有一些人不相信,总以为佛是在骗大家。那请想想,佛到底有什么理由骗大家呢?为名还是为利?国王的地位都放弃了,整个国家本来都可以是他的,他还稀罕那些名和利吗?他还稀罕弟子的那点供养吗?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金刚经福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