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类的世界以来,不知经过多少的宗教缘起缘灭,组立掘起又解散、恒古至今不知有多少,但是到目前为止,被世界公认的宗教很少,主因也是离开了戒律及教义。
宗教要被人肯定,必须要有明确的圆满教义,与明确的戒律,因为戒律的功用,不止是防止信徒的腐化,更要能够增进大众的福祉,否则,便会遭受社会自然的淘汰
佛陀成道后的最初数年之中,佛陀弘法其间尚无戒律,根本没有所谓的戒律,因为初期佛的弟子,都是根器道德很好,听闻佛陀说的法,都能马上悟出真理,而信受奉行,所以佛陀就不必制定戒律来约束大家。直到佛陀成佛以后的第五年,有一位比丘由于俗家母亲的逼迫,听说其父母准备要供养比丘,所以叫他出家的儿子比丘带着所有比丘回去接受其父母供养,结果其母设下圈套,迫使他与其未出家时所娶的太太行淫欲而犯了淫戒。同行比丘告知佛陀,所以佛陀才制戒,佛教的戒律就从此陆续的制定下来。佛陀制定戒律目的是要维护僧团的清净庄严,若教团内有所犯错,随犯随制,从此以后凡有违犯僧伽团体清净生活者,即制下定律大家遵守,所以佛陀制戒的动机,是为僧伽团体清净的缘故、和合的缘故。只要进入佛门,我们一定要了解制戒的动机,因此,佛教的根本精神,即在于戒律的尊严与遵守,所以凡是佛弟子,不论是出家或在家,只要踏入佛门,第一件大事也就是必须受戒及守戒,若是无者,虽然自称为信佛、学佛的佛教徒,也不过是被称为佛教徒,却是徘徊佛教门外的人,因为你只是嘴巴说信而已,对佛教的戒与律不清楚,那只是说信而已,是信仰的信,这样是不会被佛教所承认的。
版权所有:金刚经福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