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福音网

扭转惰性 精进修行

发布时间:2022-11-30 10:21:08作者:金刚经福音网

  扭转惰性 精进修行

  黄国达

  精进能成就道果?

  许多人会有一个印象:觉得修行很难,一打坐、一念佛就妄念纷飞,听经闻法,回家之后就淡忘了!刚打完佛七、禅七,每天按时用功,久之就逐渐松懈,几回下来心里不免气馁,认为自己不是修行的料子。为什么会这样呢?

  从典籍的记载来观察:自以古来,学佛修行能否成就与修行者的特质有相当的关系。同样的师承、同样的法门、同样的环境、同样的根机,具有精进心、强烈的道心的修行者会更有进步和突破,乃至于成就道果。

  在三十七道品中,精进与定慧同为重要的支柱,如四正勤是精进,八正道中的正精进、五根中的精进根、五力中的精进力,讲的都是精进。

  精进是什么 ?精进就是精纯的努力,一心一意、锲而不舍地离恶向善、转染还净、破迷开悟。所以精进就是积极不懈的向道的精神和实力。

  不过,精进也要合乎中道,三分钟热度的拼命修行不足取;耽溺在舒适的俗乐中而失去勇猛心,更是离道日远。必须是持续、有恒心地向前才是中道。

\

  为解脱而精进

  为什么精进如此重要?凡夫在无尽的生死轮回中,之所以不得出离、解脱烦恼,有两个根本原因:一、无明:没有智慧,不见无我、不生不灭的实相;二、爱染:自体爱与境界爱,贪恋不舍。须由智慧的观照灭除无明,并由禅定的离欲断除爱染。而智慧的观照和禅定的离欲是凡夫一向欠缺的心行,甚至可以说是违逆凡夫的习性。唯有以强烈的出离心,精进修行,才有可能成办。

  就如我们向天上丢一块石头,到了一定高度之后就会往下掉,这是因为地心引力的作用;凡夫无明、爱染的力量也会造成巨大的拉力,使人难以挣脱。要脱离地心引力,自由地遨翔太空,就要以燃料快速燃烧来推进火箭;修行也是如此,须要以精进力来突破我见、我爱的迷执。

  扭转惰性

  很多人口说修行,却缺乏精进力。常常听到有人说学佛很好,十分肯定、认同,却要等到退休以后、小孩长大以后、事业上轨道以后……,才来用功修行,这些都是推拖之辞,是一种惰性。其实,修行就在当下,不在明天,或不可知的未来。应当思惟:人生有种种苦迫,若不及时修行,无常迅速,可能等不到那一天就死了!何况真到了那时候,有没有体力、精神来修行,是否具足正知见、善知识的引导都有问题呢!

  中道的修行态度

  长久以来的生活习惯不易扭转,畏难畏苦的心态是一般人的通病,如何克服?

  可以用中道的修行态度,适当地设定短、中、长期的目标,循序渐进去做。不要想一步登天,一次解决所有的问题,一次完成所有的道品。只要有进步,就可自我嘉勉,互相鼓励,增强信心,这不是骄傲自满,而是合乎因缘的现实。也不要老是用超高标准来衡量自己,成为严重的自责。

  譬如读经,可以自我约定每天读一卷,读佛书也可以自己订一个适当的进度,打坐可以由每天二十至三十分钟开始,不要一下子就想要每天坐一两小时,那是“欲速则不达”的。打坐时有妄念也不要紧张,只要觉察之后回到正念即可,持之以恒,妄念会自然减少。

  照见实相须有无比的精进

  明心见性或证悟空性是许多修行人的目标,但是涅槃实相非凡夫偶能得之,也非一般思惟或禅定境界所能及;纵使能解析艰深的佛教典藉,或是修得各种禅定,仍非实相般若。

  实相般若非言语、文字、思惟,乃是唯证方知的现量境界;只能独自行走,师长只能从旁协助,而无法代替当事者心神领会。必须“自依止,法依止”,锲而不舍地尝试,绝不退缩气馁。要有铜墙铁壁也要设法穿越的决心,才能突破凡夫自我意识和世俗认知的窠臼,“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照见前所未知的诸法实相。道心不坚,精进力不强,是无法企及的。

  精进波罗蜜 不但是解脱道需要精进,就是行善、行菩萨道也要精进。菩萨道的精进是与空相应的精进波罗蜜:在精进修福修慧的当下,还要以般若智慧观照精进如幻、无自性,所修的福慧是因缘所生法,修行的人也是空寂无我。不执取精进相,对于自己或他人的懈怠,也不起烦恼、自责、责人,而是以柔软包容的心来理解、探索懈怠的原因,并设法改进。

  以四力助成精进

  要如何助成精进力的开发,导师在《成佛之道》大乘不共法章中也提到:“胜解坚固力,欢喜休息力,能修于四力,精进不为难”。胜解力、坚固力、欢喜力、休息力四种力量能促进一个人精进不懈地修行。

  胜解力是由于深刻的信解佛法的善恶因果业报和菩萨行的微妙功德,自然策发修行的动力。愈是清楚地了知戒律、善法、禅定、智慧、善巧方便的好处和必要性,愈能精进不懈地修学这些功课。

  其次坚固力,就是坚毅、强固的意志力和行动力,即知即行、澈底执行的力量,这是基于对理想、目标的明确愿景而激发的永不退却的力量。

  欢喜力,就是在修学过程中,生欢喜心,也就是学习所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学习不再落入烦琐、枯燥的心情,成为一种折磨,那是很难持久的。在修行中,禅定的喜悦安祥、智慧的自在无碍、福德的和谐安乐、方便的灵活巧妙都可以使我们更乐于修行,来净化身口意,并帮助更多的人。

  谈到休息力,所谓“休息是为了走更远的路”,修行不一定就要时时刻刻绷紧身心,太过严肃。有时候适当的休息或休闲,身心放轻松,反而可以体会随缘自在的风光。而且适当的休息可以自然调整身心,恢复疲劳。所以,修行固然要勇往直前,偶而的休息不是懈怠,其实是充电后的再出发呢!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金刚经福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