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禅,坐而修禅也。禅者梵语」,禅这个字是从梵文音译过来的,「译为静虑、思惟修等」。静虑就是思惟修的意思,静是清净心,这个属于止,虑就属于观,中国人常讲止观,禅跟止观是一个意思,止是放下,观是明了。确确实实修行的第一步是要放下,你才能把事实真相看清楚,放得愈多,看得愈清楚,看得愈广、看得愈深。用看破、放下这个名词,我们容易懂,用止观不好懂。章嘉大师,我那时候初学,刚入佛门,章嘉大师不讲止观,不讲禅那,他给我讲看破、放下,他一说我就能懂,能体会到。放下能帮助你看破,放下贪瞋痴慢、放下烦恼习气,你再读经、你再听讲,你就容易明白,你容易体会、容易契入,体会浅,契入就深了。如果不能放下,现在人头一个必须得放下的就是心浮气躁、我慢无礼,这两桩事情不能放下,他听教,天天来听,可以说他愈听愈迷惑,他听不懂。圣贤教诲要从恭敬当中学得,为什么?圣贤人所学的、所修的、所教的,全是性德,性德是真心、法性。对真心、对法性不尊重,你怎么能够体会到?所以尊重圣贤、尊重圣贤的教诲,实际上是尊重法性,是尊重你自己的真心,不是别的。真心流露就是真诚恭敬,印光大师讲的诚敬,那是你的真心,真与真相应。妄心它跟真心不相应,所以你听不懂。
古圣先贤留下来的经典文字,全是自性流露的,换句话说,你要能跟它相应也得要用真心,你用妄心跟它决定不相应。用妄心就是用阿赖耶、用意识,用真心不用阿赖耶。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告诉我们,听教,就是我们讲听经,听教学,要用什么态度?菩萨用三种跟我们不一样的态度,不着言说相、不着名字相、不着心缘相。你看看这就是真诚恭敬,所以他听了会开悟、听了会证果。我们不会听,不会听,佛菩萨也慈悲还是在照讲,听得懂、听不懂不管,佛菩萨总照讲就是。听不懂也好,为什么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三六五集) 2011/4/7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02-039-0365
版权所有:金刚经福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