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其人对父母之教诲,则“违戾反逆”。
现在在这个社会,这桩事情特别多、特别明显。所以社会为什么会这么乱?人心不善到极处。什么原因?固然是今天人与人的关系,报恩的少,抱怨的多,还债的少,讨债的多,原因就在此地,不能不谨慎。人命无常,年轻走掉,二十几岁、三十几岁走的很多,七八十岁的少有,我们都看在眼里,有没有警觉?佛经上所说的现实环境——“诸法实相”,每一天时间都在给我们警告。这一秒钟过去了,再不会回来;这一天过去了不会回来,一分一秒也不会回来。到哪里去了?回归自性了,我们自己不知道、不觉悟,唯有真正通宗通教、真正修行人他知道、他能够掌握,能够与时俱进,成就道业。这也是业,这个业与道相应、与自性相应。
【解】“违”指违背。“戾”者狠暴。故违戾具狠毒背叛之义。
这就是“不孝”。现在人把不孝、不敬视为正常。真正做到“孝顺父母,尊敬师长”的,人家看到你觉得奇怪,叫“反常”了,这问题严重!
这个底下说:
【解】父母有子犹如冤家,故云“不如无子”也。如是恶子,辜负慈恩,故云“负恩”。违背礼仪,故云“违义”。“无有报偿”表对于父母之恩德,全无报答。
这些事情,释迦牟尼佛怎么知道的?完全讲我们现代社会,三千年前他怎么知道的,佛的六通,六种神通,天眼、天耳没有障碍,把我们今天现实环境统统都说清楚说明白了,苦,太苦了!有极乐世界,很容易去,应该记住,到极乐世界去,这就对了。
【科】癸二、情义俱无
【经】放恣。游散。耽酒。嗜美。鲁扈。抵突。不识人情。无义无利
。不可谏晓。六亲眷属。资用有无。不能忧念。不惟父母之恩。不存师友之义。这几句话,可以说把现代社会都说尽了。真苦!
我们看念老的注解:
【解】“放恣”者,放荡自纵。“游散”者,游乐散漫。“耽酒”者,好酒贪杯。“嗜美”者,爱食美味。又“耽”者取乐过度也。“嗜”者贪而无厌也。以上指肆情酒食,贪饮无度,正明酒恶。
现代社会年轻人、中年人,经上所说的事有几个人不犯?!几乎是找不到了。即使是在佛门也很难得真正找到。学佛了比较收敛一些,难得有不犯的。我们读这些经文,最重要的是反省自己,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有没有违犯。有,赶快改,来得及;没有,很好,要坚持,决定不违背佛陀的教诲。经典里面所记的佛陀教诲、这《注解》里面东西都是菩萨、祖师大德,都不是凡人,圣贤教诲。
特别是说到酒,没有理由破戒。前面讲了酒的开缘很多,不能借酒的“开缘”去破戒。“开缘”是一种不得已,特别是利他,真正起作用是可以的;如果不起作用,一笑了之,还是算破戒,不能不知道。
【解】“鲁扈”,义寂《述义》曰:“鲁者鲁钝,谓无所识知也。扈者跋扈,谓纵恣自大也。”
目中无人,狂妄无知。
版权所有:金刚经福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