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识规矩颂》凡四章四十八句。唐代玄奘大师着。师河南偃师人,俗姓陈,名袆。我国四大翻译家之一,法相宗的创始人。十三岁入洛阳净土寺出家,后因诸师所讲经论各有不同,经典中之义理亦有隐晦之处,乃于贞观三年(629)孤身涉险,备尝艰辛,西行求法。贞观七年达印度,入那烂陀寺,以戒贤为师,学《瑜伽论》等。贞观十九年归至长安,请回梵文原典六五七部,奉敕于弘福寺翻译,主持译事二十年,译出经论七十五部,凡一三三五卷。
佛说唯心唯识道理遍该一大藏经,玄奘大师集其要义,作颂四十八句,统收一大时教,世出世法无不该尽,可谓至简至要,是法界的纲维,相宗的指南,大乘的入门。一切众生无始以来在三界六道中的一切活动和受用,都离不开识。识有八种,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以上称前五识)、意识(第六识)、末那识(第七识)、阿赖耶识(第八识),因此称为八识。 此八识行相心所缘性境、量、界地诸法,各有定数,所以称为规矩。又因玄奘大师将此八识分为四章,每一章作颂一十二句,将五十一心所各配于本识位下,条理不紊,因此称为规矩。又谓规矩乃正方圆之器,譬喻八识是范围三界万法的规矩。方圆不出规矩,万法不离八识,此八识即是规矩。 本颂颂文以七字为一句,概述唯识学说,其内容着重于讲说唯识学说中心的心识问题版权所有:金刚经福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