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寺院怎么有座戏台? ●献亭为何成了“献殿”? ●大雄宝殿缘何躲过一劫?
站在阳城县城“制高点”凯斯顿酒店楼顶放眼北望,一道保存完好的古城墙尽收眼底。阳城古县城遗址东起滨河西路,西至建南桥,南临南环街,北接新坛路,约94公顷。在古城墙内的南大街东路,一东一西分布着两座古建筑,东面的大庙为文庙,西面的古寺为开福寺。 尽管阳城县城内古建筑众多,但气势恢宏的开福寺却是名气最大的一座。据清同治十三年《阳城县志》记载,开福寺创建于北齐天保四年(公元553年),最初叫“文殊寺”,金大定年间改名为“福严寺”,明洪武初始称“开福寺”,延续至今。 开福寺2006年被列入全国重点保护文物,虽说它现存建筑数量不多,仅舞楼、献殿、大雄宝殿,但座座精致,且各有独到之处,以致后人不得不慢慢参详其中的秘密。 “国保”藏小学 8月11日上午,记者来到县城的南大街东路,站在巍峨高大的古城墙下,抬头仰望,开福寺就坐落在城墙之上。 穿过一条狭窄的街巷,一座高大的古建筑横在巷子的中央。往东一拐,紧靠古建筑的旁边,挂着一个写有“实验小学”的牌子。先进校门才能进入寺内。 阳城古县城是依托车辐山(也称开福山)劈土筑墙的。明景泰初和嘉靖中期,曾两次以砖石修建东西门建楼,南建房和雉堞,在城墙上建望敌台九座。到明万历五年,因城墙塌毁,在吏部尚书、阳城上庄人王国光的倡导下,用皇帝赐其修府第的银两,加之各级官吏资助,以青石筑基,青砖砌城墙,在原10米高的城墙上又加高1.5米,增设敌楼10座,城北无门而建阁,从此,阳城县城规模基本形成。 从一张阳城古县城地图上可以看出,当时的县城面积南北不足一里,东西长度仅三里,开福寺位于县城的最南端。开福寺为三进院落,除舞楼、献殿、大雄宝殿外,在大雄宝殿后面还有千佛阁、地藏王殿、十帝闫君殿。遗憾的是,如今这三座建筑早已不存。 在古地图上,开福寺的旁边还标有一条“官府巷”。原来,开福寺往北不远处,就是阳城古县衙遗址。而与坐落在其东面的文庙,相距也就200米。 1946年,阳城县实验小学以开福寺为校址,寺内仅有的三座建筑成为学生的教室及办公场所。2008年,文物部门对开福寺献殿进行修缮后,仍由学校暂时使用。如今,献殿前的戏台,仍是学校的电教室。 寺院里的舞楼 开福寺内的舞楼为明代建筑,其斗拱秀气的建筑风格,与屋檐如大鹏展翅的献殿明显不同。 据阳城文物局提供的资料显示:该舞楼的梁架上有题记,表明其于清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重新修缮过。舞楼石砌台基,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柱头有砍刹,柱头斗拱五彩,单翘单昂,梁架施彩绘。 按传统习惯,作为娱乐活动场所的舞楼,一般只在祭祀神仙的庙宇中出现。按古人说法,演戏是演给神仙看的。在晋东南地区的舞楼对面,基本都有庙宇相对应。这座作为佛家寺院的开福寺,本应是清净之所,为何却出现一座舞楼?在晋城市古建筑专家、市博物馆馆长张广善看来,开福寺的舞楼,其实是寺院的山门,俗称护神殿,也称天王殿,“从戏台的建筑结构上推断,舞楼的原貌应该是开福寺的山门,门前有一个浅廊,正中开门出入通行,山门内为天王殿,是佛教护法诸神的殿宇。” 天王殿为何要改成舞楼?据说,此是民国时期一名叫吴登云的绅士为家中庆典之事兴工改造的。此说法虽无碑石记载,但张广善认为,时间上相距不远,民国之事口口相传基本可信。“首先,佛教寺院从来不建舞楼戏台;其次,封建时代庙宇中舞楼戏台都是为了娱神而建,人们看戏大都是借神之光。”张广善说,“只有在民国时期的新思潮影响下,才有可能为娱人而建舞楼戏台,尤其是在一个从不唱戏的佛寺里,把护神的天王殿改为戏台,应该说这是一个影响巨大的革命行动。” 张广善的推断是否合理?在开福寺里,记者发现一块民国时期的维修碑,由于石碑字迹多处已出现模糊,只能看到民国重修和捐赠人名等字样。这是否可与张广善的推断相呼应呢? “献亭”变“献殿” 目前,晋城境内宋金时期的木结构建筑共有46座,开福寺的大雄宝殿、献殿也在这一时期被大规模修缮过。与青莲寺、府城玉皇庙、冶底岱庙相比,开福寺名气不大,但这座古佛寺内的“献殿”却是在晋城绝无仅有。 在宋金古建筑群中,只有“献亭”一说,且位置均处于大雄宝殿前,是祭拜陈设祭品之所,同时也是观戏亭。“献亭”构造与传统建筑的亭子无异,四面通透,没有墙壁,用四根柱子撑起。而开福寺的献殿与普通意义的“献厅”明显不同:其四面有墙壁,屋檐如大鹏展翅式展开,为典型的歇山式建筑风格。从结构来看,献殿建在一个较高的台基上,平面呈方形,窗户仍保持元代风格的破直棂窗。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琉璃脊饰,明间板门,殿内梁架四椽栿对后乳栿,通檐用四柱,柱头斗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补间每间1朵。 作为开福寺内保存最完整的建筑,献殿为木质结构,台基1.6米高,这就有效隔断了地下潮气的腐蚀。古建筑的屋顶都是木质结构,墙壁为土坯材质,加上歇山顶式的建筑风格,很好地保护了建筑本身,避免了雨水的侵蚀。 关于献殿的建造年代,如今已有可靠的证据。4年前,曾对开福寺修缮施工的山西古建工程公司技术负责人王文祥曾告诉张广善,他们进行修缮拆除时,在献殿东北角的柏木大角梁上发现了题记,时间是元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这一重要发现,不但为献殿建造年代确定了时间,也为开福寺的其它建筑提供了对照参考的标本。 张广善分析认为,作为元代建筑的献殿,却继承了宋代《营造法式》的规定,并有一些科学合理的新创造,可以说是上党地区元代建筑的上乘之作,“由此也可以推断,当时这里僧侣众多,寺院规模较大。” 乔氏琉璃闪耀 在佛教寺院中,大雄宝殿就是正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然而,与献殿相比,开福寺的大雄宝殿显得有些矮小。让人奇怪的是,这座本是金代结构的建筑,其殿门却带有民国时期引进的欧式风格
。 与建在1.6米高台基之上的献殿相比,大雄宝殿的石砌台基只有0.44米高。大殿面宽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琉璃脊饰,殿内梁架为四椽栿对后乳栿,通檐用四柱,殿用减柱造法,五间屋身仅在后槽明间用两根金柱,金柱用材硕大,柱头卷刹明显,柱础为素伏盆式,柱头施四铺作斗拱。张广善由此认为:“从开福寺大殿现存建筑来看,这的确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建筑,现存建筑大架中有许多构件可能要早于金,但重建的时间似乎要晚一些,很有可能在金、元之际或许更晚一些。当然,那座殿门,可以肯定是民国时期改修的。” 开福寺内还有一件宝贝代表着阳城的古建筑“一绝”,那就是阳城乔氏琉璃。琉璃制作在晋城有悠久的历史,其中又以阳城县乔氏琉璃为最。唐代时,阳城的琉璃制作世家乔氏家族先祖,由陕西迁至高平。经宋、元两代,乔氏家族于明朝时期辗转到达阳城,专门从事黑、绿瓷器和琉璃的生产。由于其所烧制的琉璃远近闻名,于是被人称“乔氏琉璃”。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阳城寿圣寺的琉璃塔、建于明隆庆元年的润城东岳庙舞楼正脊楼阁式琉璃塔刹,均采用乔氏琉璃。从这些古建筑精华中可以看出,乔氏琉璃色质纯正、质地考究、工艺精湛、品种繁多。色彩有孔雀蓝、墨绿、黑、黄、紫多种,其中以孔雀蓝效果最佳。由于乔氏琉璃质地优良,明代故宫的琉璃狮子和明十三陵的部分琉璃制品也为阳城乔氏所制。 开福寺现存的三座古建筑的殿脊上,都有乔氏琉璃,其中在舞楼琉璃脊上,还发现了“大明嘉靖五年起至十一年毕慕绿本显本定本贤琉璃乔武男乔宗贯”题记。献殿殿脊上的琉璃,有少部分损坏后重新烧制安置,大雄宝殿殿脊上的琉璃则均为乔氏琉璃原物,黄蓝两色的巨龙造型灵动,矫健生猛。两侧对峙的龙吻间,镶嵌的大朵牡丹鲜艳夺目、光彩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