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名句积累
国学名句【1】 1、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2、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1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1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1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宣公二年) 1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1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1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1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8、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19、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20、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2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2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2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2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25、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2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2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2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29、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3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中考国学名句【2】 《诗经》 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3.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6.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易经》 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8.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老子》 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0.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1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3.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尚书》 15.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6.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17.满招损,谦受益。 《左传》 1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19.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20.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21.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22.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23.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国语》 24.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25.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学名句及解释【3】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 译:君子应该像天体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2.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3.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版权所有:金刚经福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