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福音网

净土圣贤法要新白话版10

发布时间:2024-04-23 01:23:46作者:金刚经福音网
净土圣贤法要新白话版10

祩宏又回信说:劳烦你来信,玄奥的词句奇妙的辩论,层层又叠叠,真的是又羡慕又仰慕。但是我觉得爱护我太深,就费了太多的话啊。到底是要宣扬禅宗,还是净土,不需要多言多语。不如说“三世诸佛,被我一口吞尽”(慧思大师语),既然没有一佛,更有什么人是弥陀呢?又不如说“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既然寸土都没有,哪里更有极乐国呢?就用这二语,来比喻没有不包含了。在这里我想一个一个应对,又恐犯了争执,不应对,又关系到大道,终究不能沉默,就壮起胆子略微陈述一下。来信提到不了义经,为了说明净土,而用《普贤行愿品》《大乘起信论》当代表。《大乘起信论》先不说,《普贤行愿品》这一品的思想就含盖了八十卷《华严经》的全经,从古到今,谁敢认为是不了义呢?居士您特别崇尚《华严经》,而不是《行愿品》,而《行愿品》若是不了义,那么《华严经》也是不了义了。又来信认为《法华经》讲的往生净土,是女人的因果。那么龙女成佛,也只是女人的因果吗?认为弥陀是十六王子之一,那么毗卢遮那佛,也只是二十重华藏中的第十三吗?居士您特别尊崇毗卢遮那佛,可是毗卢遮那佛与弥陀佛是相等的啊。又来信认为《楞严经》里选取观音法门,遗漏大势至念佛法,还贬低为无常生灭法

。那么憍陈如领悟到客尘二字,可以说是通达无常的道理,契入不生不灭法了,为什么不进入圆通章的优选呢?当然确实有“观音法门登科考中,大势至法门下第落选”的语言,难道没听说“龙门点额”的比喻,是“齐东野人”(意思是没根据)的话吗?又来信说齐己禅师,将古人的念佛偈,咬文嚼字断章取义。人家说“唯有径路修行”,就解释为“依旧打之绕”;人家说“但念阿弥陀佛”,就解释为“念得不济事”。居士您通达禅宗,为什么不知道这是宗师家当下为他人解除知见的缠缚,从而领悟实法的意思,你却死在句子下呢?果真如此,古人还说“踏着毗卢遮那佛的头顶上行走”,那不但弥陀佛不济事,毗卢遮那佛也不济事了吗?这样的语言,在语录传记中,有百千万亿。老朽我四十年前,也曾用来爽快嘴巴,雄壮笔墨,后来知道惭愧,不敢再用,直到今天,还有难为情啊。又齐己说“求往生西方净土的,是舍弃父亲逃走,流落他乡,东撞西碰,苦哉阿弥陀佛”,我去回应他说:“现在却是如子忆母,回归本乡,舍东得西,乐哉阿弥陀佛。”看看这话,与齐己说的,相差多少?又来信说多劫的修行,不如一念能得无生法忍。居士已经得到无生法忍了吗?如果得到了,就不应该有“我是能生,土是所生的”分别了。为什么呢?因为心就是土,谁是能生呢?土就是心,谁是所生呢?没有能生所生的分别而往生,所以整天生,却没有生啊,才算是真无生啊。必定不许生,然后说是无生,这是断灭空啊,不是无生的本来意思啊。又来信认为华开见佛,才悟无生,这样太迂回迟缓了。居士通达禅宗,难道不知道从迷到悟,如睡梦中醒来,如莲华开。念佛人,有现生就明心见性的,是华开顷刻间啊;有往生后明心见性的,是华开久远啊。根机有利钝的不同,功夫有勤惰的区别,所以华开有快有慢,怎么能一概认为是迂回迟缓呢?又来信比喻华藏为全身,比喻西方净土是其中的毛孔,往生西方净土的如撮取全身进入毛孔,是为大海水泡颠倒位置。那么大小的比喻,是这样了。但是居士通达华严宗,却怎么止许小进入大,不许大进入小,而且大小相互进入,根本就是华严十玄门的一玄呢?那华藏不可说不可说的无尽世界,进入极乐国一朵莲华中,还不能充满华的一片,一片中的一芥子那么大,哪里会影响全身进入毛孔啊!又来信说我荒山野僧,只要问到上乘法,就吃惊瞪眼。居士您一向认为应该对华严根性的讲华严,应该对净土根性的讲净土。如今这钝根辈,正应该讲净土,却为什么不用适应病情的药,而非要闹腾呢?又来信说老朽我既然出世开讲堂,不具备大人物的作派,却作老阿公老阿婆的举止,被聪明伶俐的人问住了,被明白人抓住把柄了,是向天堂里藏身呢,还是地狱里藏身呢?老朽我从不敢当这出世的名声,自然没有大人物的作派,就先不论了。但把修净土的,鄙视为老阿公老阿婆,那就像古人所说不是鄙视愚夫愚妇,而是鄙视文殊、普贤、马鸣、龙树等大菩萨啊。岂止是文殊普贤马鸣龙树等大菩萨,还有慧远、善导、天台、永明等大菩萨,等善知识,全都是老阿公老阿婆了?刘遗民、白少傅、柳柳州、苏长公等大君子们,全都是老阿公老阿婆了?就算是老阿公老阿婆,但一念佛往生,就得到不退转地位,又怎么可以鄙视呢?况且老阿公老阿婆,平庸下劣,而谨守规矩,也是愚了;像那聪明善辩,妄谈般若,吃饱了肉,跑来找僧人说禅的,却是魔啊。愚的可贵就在于安守愚的本分,我真的冷静想过了。宁可做老阿公老阿婆,也不做老魔民老魔女啊。至于你所说的聪明伶俐人、明白人,来问住来抓把柄,那阿公阿婆,不须要高登天堂,远避地狱,就只是在伶俐汉的咽喉处安住,明眼人的眼球上摆座。为什么?就是先教他暂时闭上口头三昧,回光返照。或者居士您崇尚华严而极力诋毁净土,老朽我从事净土而极力赞叹华严,居士您冷静想一想,到底是为什么呢?又来信说劝您求生净土,比喻如弃金担麻,是颠倒行事,太受屈辱啊。但是这个比喻还不算亲切。现今我代作一个比喻,如农人投递名片给大富长者家,请长者到他的农舍作客,听到的人都笑话他。农人更要打扫路径,想隆重邀请。嘲笑的人说:“主人没有责怪你,很幸运了,想做冯妇(春秋晋国人,意思是不合身份)吗?”农人说:“我见那些富户,有为富不仁的,有表面富而实际穷的,有还没有富就先骄慢的,有为富人管理财物,却自以为富的。况且‘金谷园’(晋朝石崇的别墅)和‘郿坞’(三国董卓的庄园),如今在哪里呢?而我一个农家老汉,享有太平的乐趣,所以忘了自己的卑贱可怜才干出这种事,现在知错了。”于是相互大笑散去。(《云栖法汇》)

明广制

清泰的国土,就是西方的珍贵地域啊。下水就有瑶池玉洲,上岸就有宝阶金道,都是法身大士所化现的,所有上等善人盘桓的地方啊。而那都城的华丽,宫室的美好,却超越仙都的玄虚,跨越天宫的壮丽了。所以十方交口称赞,各经典都有记载,难道不是因为它的国土殊胜,它的方法快捷吗?或者名声超出其它刹土,或者本体不同于其它各方世界。起始脱离轮回的乡土,最终达到无生的境地,若不是厌离世间憎恶欲望,害怕无常到来,怎么能向往而乐意往生呢?若不是穷究深钻,相信佛法真心实意,怎么能遐想而好求呢?所以我神魂奔驰思绪运作都是净土,念想成结情绪寄托都是净土,醒与睡之间,好像已经往生了啊。洗脱尘世的俗根,把心安放这个极乐境界,忍不住的专想到了极至,就略微写写景致抒发一下胸怀。(《怀净土赋序》)

明德清

佛说修行解脱生死的法,方便有多门,唯有念佛求生净土,最为捷要。这个法门,却是佛不问自说,三种根性普遍涵盖,四类众生全都包括,不是只为方便下根人而设立的啊。经上说:“若净佛土,当净自心。”现今修行净业,必须以清净心为本。要清净自心,第一先要戒根清净。因为身业三种(杀盗淫)口业四种(妄语绮语恶口两舌)意业三种(贪嗔痴),这十恶业,是三恶道的苦因。如今持戒的关键,先须要身口意三业清净,心就自然清净。在这清净心中,厌离娑婆世界的苦,发愿往生安养国,树立念佛正行。但念佛一定要生死心切,先断外缘,单单提起一念,把一句阿弥陀佛作为命根子,念念不忘,心心不断。一天到晚,行住坐卧,吃饭喝水,转身弯腰,动静闲忙,在一切的时候,不愚痴不糊涂,并且没有别的缘。如此用心,越久越纯熟,甚至梦中也不忘失,清醒睡着都一样,那么工夫绵密,打成一片,就是得力的时候啊。如果念到一心不乱,临命终时,净土境界现前,自然不被生死拘束留住,感应到阿弥陀佛,放光接引,这必定是往生的效验啊。但一心持名,固然是正行,还要有观想助行,更加稳当。佛为韦提希夫人说十六妙观法(《观无量寿经》事迹),就能在这一生成就。现今应当在十六观中,随便取一观法,或者单一观想佛及菩萨妙相,或观想净土境界,如《弥陀经》上说的莲华宝池等,随自己的意观想。如果观想分明,那么在一整天中,当下就如身在净土,临命终时,一念顿时往生。如此用心,精持戒行,永远断除恶念烦恼。用这样的清净心,观与念相继不断,修净土的道理,不过如此。

修行第一要务就是生死心恳切。生死心不恳切,如何能念佛成片?而且众生无量劫来以,念念都是妄想,凡情的根性坚固遮蔽,就是今世出生以来,何曾有过一念是痛切地为生死着想呢?平常念念都随着凡情,从未反省过。如今要用虚浮的信心,就要断掉多劫生死,所谓杯水救一车的薪火,有这样的道理吗?若是果真为生死心切,念念迫切救你头上燃着的火,只恐怕一失人身,百劫难再恢复,就要将这一声佛号咬定,一定要敌过妄想,在一切处,念念现前,不被妄想遮障。这样下苦切的工夫,久久纯熟,自然与佛相应,不求成片而自然成片了。这事完全要自己努力,如果只是将念佛做门面,这样的话到驴年也没有受用的时候。只须要勇猛,再不要迟疑。(《梦游集》)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金刚经福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