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福音网

村民自发修护千年古刹---新密市法海寺

发布时间:2019-11-15 09:16:16作者:金刚经福音网

村民自发修护千年古刹---新密市法海寺

法海寺历经千年风雨保存至今,得益于当地民众的保护。

\

  新密这个

  “看着祖先们留下的文化遗产被破坏,心里难受啊,要是我们这辈人不把文物修复好,到了下一辈人,恐怕就很难看到这些文化遗产啦……”昨天下午,在新密市法海寺里,西街村村民王得位感慨地说。正是出于这种想法,他和当地10多位村民组建了一支民间文物保护队,自发保护千年古刹——法海寺,在他们的努力下,法海寺里的住户搬走了,小学校也搬出了寺庙,当地政府还将法海寺列入文物保护单位。 晚报记者 熊堰秋 文/图

  法海寺与《白蛇传》里的法海不沾边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位于新密市老城区东街村的法海寺。刚进寺内,就见10多名村民正在搬运砖块,修补寺院内一处即将倒塌的建筑。

  “很多人对法海寺有个误解,法海寺其实与《白蛇传》里的法海并不沾边。”谈起法海寺,王得位告诉记者,法海寺始建于北宋咸平二年,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寺名为宋真宗所赐。据密县志记载,当时浙江余姚有位大户人家,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建造了一座寺院和塔,家人和后代也由此得到保佑。梦醒后,他派人四处寻找,最终发现此处与梦境中景象相吻合,就散尽家财,历时两年建起寺院和一座玉石塔。

  “法海寺”得名于佛法无边之寓意,因为法指佛界,海乃无穷之意。

  10余名村民成立民间保护组织

  法海寺历经千年,几经损毁复修,现存大殿、山门、配殿和历代碑刻。

  2006年农历四月十六,以王得位夫妇为首,包括东街村的孙文晓、南街村的王威等9位当地村民,自发组成了一个民间性保护法海寺的“组委会”。组委会成立当天,就收到捐款1000余元。这个民间保护组织成立后,一方面号召群众为重修法海寺捐款,一方面向新密市文物主管部门申请,以求得合法身份。

  按照新密市文物保护管理所的要求,他们只能在《文物保护法》许可的范围内,对法海寺的古建筑进行一般性保护管理。

  在他们的不断呼吁下,寺院里的住户终于搬走了,学校也迁出寺院。2007年10月,新密将法海寺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立碑予以保护。

\

  自发捐款6万多元修复古刹

  “法海寺内最具文物价值的就是玉石塔,可惜被毁掉了。”王得位称,玉石塔高13.58米,通体全部用青白两色玉石相间垒砌而成。上有宋朝诗人潘大友题写的《莲花经》一部,另有秦少游题的《平阇(shé)梨》诗二首。玉石塔与城隍庙的琉璃影壁等,曾被称为“密县八景”。

  “如果我们这一辈人不能恢复,下一代人可能就会将这些东西淡忘掉。”王得位说,村民们正是凭着这种责任感,积极捐资对法海寺进行重修。

  村民们按照文物保护管理所的指导,根据“修旧如旧”的原则,开始对法海寺山门和大殿进行修复,先后共花费6万多元,全靠捐资。

  文物价值很高,已被列入政府开发保护项目

  去年10月30日,施工工人在法海寺后边的一处工地上,挖出了一个八棱形石柱和一座墓葬。新密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钱立森称,出土的石柱是一个宋代佛教经幢,经幢通高1.55米、直径0.3米,八棱,上面刻有佛教《莲花经》经文,显示为宋仁宗嘉祐七年(公元1062年)立,距今已有946年的历史。八棱经幢在新密是首次发现,在郑州地区也不多见,文物价值很高。

  城关镇村民保护文物的热情,也加快了新密市加大古城开发的脚步。新密请来国内知名专家,规划新密古城的开发保护。除了县衙景区恢复县衙全貌外,将新增法海寺、城隍庙、明清商业步行街、古城牌坊等60多个景点。届时,游客不仅可以观赏到1400年前县级官署衙门的实物标本,还可欣赏“古代县试”、“县官出巡”、法海寺朝暮课诵、城隍出巡、请经、上表等特色文化表演。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金刚经全文

  • 金刚经讲解

  • 金刚经注音

版权所有:金刚经福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