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福音网

李叔同出家之谜:开创中国人体模特美术教学先河

发布时间:2019-11-15 09:15:24作者:金刚经福音网

  李叔同出家与王国维自沉昆明湖、周作人当“汉奸”是中国现代文学艺术史上的难解之谜。凤凰卫视《风范大国民》日前的一期节目指出,李叔同在中国近代艺术史上创出多个第一:他最早把西洋绘画引入中国,开创用人体模特进行美术教学的先河。他还最早用五线谱教音乐,创办中国最早的话剧社等。

  以下为该期节目文字内容。

  解说:1918年的春天,一个日本女人和她的朋友,寻遍了杭州的庙宇,最终在一座叫虎跑的寺庙里,找到了自己出家的丈夫,38岁的他原来是西湖对岸,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教员,不久前辞去教职离开学校,在这里落发为僧,十年前他在日本留学时与妻子结识,此后经历了多次的聚散离合,但这一次已经是最后的送别。

  马鼎盛:一首“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道尽了人间的离愁别绪,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它的词作者就是刚才片中提到的李叔同,38岁落发为僧的弘一法师,这位“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文豪,在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多个领域,为中华文化艺术加砖添瓦,以卓越的艺术造诣,培养出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文化名人。丰子恺看李叔同第一眼是,高而消瘦的上身穿着整洁的黑布马褂,在讲桌上宽广得可以走马的前额,细长的凤眼,隆正的鼻梁,形成威严的表情,这副相貌可用“温而厉”三个字来概括。1918年7月,浙江第一师范学校的校工闻玉陪李叔同进入虎跑寺,李叔同换上一件海青,对闻玉合十说,闻居士请回吧,闻玉大惊痛哭,看到他决绝的表情,只好独自下山。清末民初蜚声中外的一代艺术大师和教育家,李叔同的遁世曾引起一片哗然。直到今天,李叔同出家与王国维自沉昆明湖、周作人做汉奸还是中国现代文学艺术史三大谜。弘一以苦行僧终其后半生,他把失传的律宗继承下来,被后人誉为第十一代律宗祖师。

  解说:青年时进出名场,他是潇洒无羁的风流才子,后半生芒鞋布衲,他是苦修律宗的空门高僧。他被林语堂誉为那个时代最有才华的天才之一,也因为其剧变的人生轨迹,而被世人视作一个传奇。

  解说:这位被誉为现代中国文化正待从他脚下走出,婉约清丽的艺术大师,悄然在杭州虎跑寺以盛年出家,他遁入空门的决定,在当年震动了整个中国知识界。

  李莉娟(李叔同孙女):当时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爷爷是一个和尚,就只知道这个,到了文革以后呢,恢复了纪念,就逐渐的对祖父在艺术上的一些个成就感,出家以后在佛学的研究上,一点点逐渐的才了解。

  解说:李叔同人生的第一个重大转折发生在1905年,这一年,相依为命的生母在上海病逝,这给了李叔同很大的打击,也让李叔同重新审视在上海的生活。

\

  解说: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内外交困之中,1894年甲午之战败于日本,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接连不断的赔款割地讲和,让青年李叔同痛下决心,东渡日本留学,寻求强国之道,临行前,他写下了这首词,二十文章惊海内,毕竟空谈何有,是祖国,忍辜负。

  解说:脱掉长袍马褂,剪去长辫,换上洋装和服,留一个三七分的发型,李叔同做起了典型的留学生打扮。这是位于东京上野的东京美术学校,作为第一批艺术专业留学生,李叔同在这里度过了6年的留学生活。

  陈星(弘丰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叔同是中国留学生当中,在日本东京美术学校留学生当中成绩最好的一位,这个是有史料记载的,他的绘画的水平是非常高的,那个评价就是说,直到今天为止他的西洋画水平,还没有人超过他。

  马鼎盛:李叔同在中国近代艺术史上创出好多个第一,他最早把西洋绘画引入中国,最早用五线谱教音乐,创办中国最早的话剧社,著名画家刘海粟说过,“近代人中,我只拜服李叔同一人,李叔同画画,书法,音乐,诗词样样都高明,我却比他少了一样——演戏。”

  李叔同开创中国用人体模特进行美术教学的先河

  马鼎盛:李叔同在南洋公学时英文就很好,曾细读《莎士比亚全集》原著,对西洋戏剧倾心已久。1906年,他与曾孝谷等人创办“春柳社”,演出了《茶花女遗事》、《黑奴吁天录》等话剧,李叔同均任主角,一时声誉鹊起。由于《黑奴吁天录》反对民族压迫,遭到清政府禁演。1907年2月,为赈济徐淮水灾,李叔同带话剧社义演《茶花女》,李叔同为演好女主角,不惜剃去小胡子,长期节食像剧中苗条的女人,还花重金做了好几身女西装。在日本留学时,李叔同全面攻读西方艺术,大获全胜,连专攻一门的艺术家都不及他。6年后,李叔同学成回国,此时,天津的家业已濒临破败,他不懂做生意,也不大在乎,不过李叔同也没想到,自己会走上艺术教员之路。

  解说:今天的杭州高级中学就是曾经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当年这里汇聚了文化界的众多名人,夏丏尊,马叙伦,沈尹默,包括后来的鲁迅都曾在这里任教,他们抱着“教育救国”的理想,献身教育。当时这所新式学堂,领全国风气之先,开设了艺术类科目。1912年秋,李叔同应时任校长经亨颐邀请,在一师担任音乐和美术课老师,他一改西装革履的留学生打扮,穿起长袍马褂布鞋,严肃而朴素,完全像一位教育家了。

  李莉娟:学校的学生也不太重视这个音乐课和图画课,自从我祖父来担任老师,学生们对他很感兴趣,认为李先生国文比他的国文老师还要好,英语比他的英语老师还要好,所以他们请教什么问题,李先生都能给他们做答复,所以学生们反倒把这个图画课和音乐课当成了主科来学习。

  解说:后来学生们慢慢发现,这位先生是如此不同寻常,他似乎不吃饭,很早就静静等候在教室里,大风琴上的谱表与音栓都已经安排妥帖,学生们嚷着吵着涌向教室,一见老师,便一声不响地坐到自己的位子上,上课铃响了,先生站起来,深深一鞠躬,开始讲课。夏丏尊说,李叔同做教师有人格作背景,好比佛菩萨有“后光”,有一次,学生宿舍里发生了一个失窃事件,作为舍监的好友夏丏尊,苦恼于无从调查而向李叔同求助。

  陈星:夏丏尊因为学生宿舍遭到失窃事件,问他怎么办的时候,他劝他用自杀的方法来感化学生,应该讲是非常极端的这么个行为,当然夏丏尊是没有这样去做,你比如说,像这个,刚才这个,他在上课的时候,他会非常郑重其事地向学生鞠躬,学生犯了过错的时候,他会让他们留下来就是用非常低三下四的声音对学生说,今后痰不要吐在地上,然后讲完以后,他还要再向这个学生再鞠一躬,你现在可以走了,那么他的教育方法是这种方法,完全是感化的。

  解说:在李叔同的主持下,学校的艺术教育气氛十分浓厚,图画、音乐两课最被看重,虽然课程表中没有增加课时,然而课外时间,满校都是琴声,图画教室里不断有人在练习石膏模型、木炭画,光景宛如一艺术专科学校。

  陈星:还有一件做得了不起的事情,就是他开创了中国人体模特,进行美术教学的先河。刘海粟他是中国第一个用女性裸体模特进行美术教学的人。而李叔同他比刘海粟要早,但是他用的是男性,但是我们从笼统地讲,这个人体模特进行美术教学是李叔同。

  解说:李叔同以其人格魅力、深厚的中西文化底蕴,培养了一大批音乐和美术的优秀人才,从中华民国初年到民国二十年间,南中国音乐界人物,几乎都是李叔同的薪传,不是他的学生,便是他学生的学生。

  解说:1903年,上海南洋公学附属小学里,传出中国第一首学堂乐歌,《男儿第一志气高》,这首歌由沈心工借用日本曲调,填上中文词而作成。在沈心工的启发下,李叔同也开始尝试创作学堂乐歌。穿越了百年的时空,如今李叔同填词的《送别》有了不同的演绎方式,但依然打动人心。

  马鼎盛:1880年,李叔同出生于天津富有的盐商之家,他是父亲第五个姨太太王氏所生,16岁入辅仁书院学习,17岁随天津名士赵幼梅学习填词,同时师从书法篆刻名家唐静岩,他18岁参加科举考试,人家一格写一个字,他一格写两个字,当时的外号就叫李双行,年纪轻轻的他文章洋洋洒洒、颠倒众生。成家后,李叔同和母亲妻儿定居在最西化的上海,凭着诗书才华,弱冠之年的李叔同很快成为上海滩上的名流,与江湾蔡小香,宝山袁希濂,江阴张小楼,华亭许幻园义结金兰,号称“天涯五友”。回国后任职的浙江一师,是当时很有影响的学校,师生中英才辈出;有著名文学家夏丏尊做国文教师,有丰子恺、刘质平等文化名人是李叔同的得意门生。鲁迅也是弘一的粉丝,他在内山完造家见到弘一法师写的《金刚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偈》“一切又为法,入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鲁迅很欣赏,内山完造便送他一幅李叔同的“戒定慧”。李叔同曾经同艺妓坤伶过从甚密而名噪一时。这位风流才子为何出家?世人百思不得其解。

  弘一法师避开俗世往来且不愿做应酬和尚

  马鼎盛:艺术教师李叔同,培育出了丰子恺、刘质平、吴梦非、潘天寿等一大批艺术名家,他以盛年出家,令他的朋友、学生和追随者都有很多揣测,他们崇敬、叹惋、困惑、演绎,甚至有误解和讹传,入世和出世两段人生轨迹,两重天地,他本人从来没有澄清,更使得李叔同出家扑朔迷离。有人说“断食”是外因。夏丏尊从日本杂志见到“断食”的文章,说断食是身心更新的修养方法,自古宗教上的圣人,释迦,耶稣,都断过食。李叔同读了这篇文章很感兴趣,他出家前一年,秘而不宣地实行断食,共经历了三个星期。据说第一星期是逐渐减食到绝食,即渐减食量,并渐薄其质,由两碗而一碗,而半碗,而断粒。由饭而粥,而汤,而水,第二星期除水以外,完全不食。第三星期起,一反第一星期的顺序而行,以至复原,即由粥汤逐渐增加到平常的食量。他说,经过这样由断食而再复食,不但并无痛苦,身心反觉轻快,飘飘欲仙、犹如脱胎换骨。

  解说:1918年农历七月十三日这天,李叔同最后一次以世俗中人的身份,走在通往校门的林荫路上,从这里离开后,便结束了世俗生活,遁入佛门,法名演音,法号弘一。这张照片就是爱徒丰子恺和刘质平,一起到虎跑寺为老师送别时的情形。

  李莉娟:我祖父出家,刘质平也是在他左右,他写字的时候在他旁边给他磨墨,所以刘质平有很多我祖父的一些墨宝在他手里头收藏。到最后抗战的时候,刘质平都是用生命来保护这些个墨宝,现在已经把这些东西,大部分捐给了浙江平湖纪念馆里。

  解说:这双补丁上再打补丁的僧鞋,弘一大师曾穿着它,走遍了多少座中国的名寺古刹,弘扬佛法。泉州开元寺是大师后半生长居之地,这里保留着大师的众多遗物。弘一最终以苦行僧终其一生,他将失传700余年佛教中戒律最严的南山律宗拾起,清苦修行。

  李莉娟:律宗在佛教讲是最戒律非常严谨的,主要是持戒,过午不食,是他持戒的这个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吧,另外他这行动坐卧所有的一些举动,都是有戒律来约束的。那么律宗呢,到那时候已经失传了,没有人来修,他就把这个继承下来,学习律宗的一些著作,另外研究律宗的经典,成为现在被后人誉为第十一代律宗祖师,也是说他对律宗的一些贡献。

\

  马鼎盛:李叔同突然出家为僧,令他的形象声誉更添神秘的色彩。他成了某些附庸风雅者,追逐的特异目标。弘一法师决心由杭州远走永嘉掩关静修,就是为避开烦人的俗世往来,不愿做应酬和尚。由于他名气太大,达官贵人依然闻风而至,看一看、聊一聊也好。前任温州道尹林鹃翔,四次到庆福寺进偈,都被他称病拒绝。现任道尹张宗祥又来求见,这是浙一师的老同事。弘一的依止师和寺主寂山长老不便辞却,李叔同乞求说:“弟子出家,非谋衣食,纯是为了生死大事,都抛弃了,又何况官家朋友?请师父以弟子有病为由送走客人。”弘一法师对于以往擅长的诸种艺术门类都视作是俗物而放弃。但他的名气太大,不管到什么地方,总会有人慕名来索求墨宝。起初他一概婉拒,后来,嘉兴有名的居士范古弄劝他说,可以改写佛语,从此作为弘扬佛法的手段。日寇全面侵华后,有日本人请他循当年鉴真之例,东渡弘扬佛法。弘一法师面斥敌国说;当年鉴真法师去日本,海水是蓝的,现在已被你们染红了,日本,我是万万不会去的!日本侵略军逼近厦门,友人劝大师内避,他却说,为护法故,不怕枪弹,他教育众弟子说,吾人所食,中华之粟,吾人所饮,温陵之水,我们身为佛子,不能共纾国难,为释迦如来张些体面,自揣不如一只狗子。

  赵朴初称弘一法师为“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

  解说:大师当年的手迹,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如今仍陈列于福建泉州开元寺中,他还在给朋友的信中说:时事未平静前,仍居厦门,尚值变乱,愿以身殉,他将自己的居室改名为“殉教堂”。

  解说:这是我们今天常见的弘一大师的照片,在这张照片背后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陈星:他跟夏丐尊要告别,夏丐尊请他到照相馆去拍一张照片做个留念,然后他到照相馆拍照,这个时候附近还在轰炸,而他拍出来的那个形象,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经常看到的所谓的标准照,很慈祥,带着一丝微笑。

  解说:此等风光和定力,让夏丐尊佩服得五体投地,只是弘一大师的须发已比从前白了许多,照片中的大师只有57岁,却比一般人显得尤为苍老,执著的性格和悲悯的情怀,在一点点耗费着他的心力。1942年10月13日,他随意地写在一张用过的纸上,写下“悲欣交集,见观经”,成为绝笔。

  陈星:其实李叔同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他早就想到,别人后世可能会对他这个四个字,有误解,所以说你们在仔细观察的时候就知道,悲欣交集四个字体的旁边有三个字,叫见观经,也就是说提醒后人,你们在理解这四个字的时候,要根据佛经上的意义去理解。

  解说:三天后,弘一大师沐浴更衣完毕,在念佛声中保持吉祥卧姿,安详圆寂,留下舍利子500多颗,可惜的是,他没能亲眼见到三年后抗战胜利的那一天。

  马鼎盛:在李叔同出家的众多揣测中,丰子恺的解释较为中肯;他说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有的人做人认真,满足了“物质欲”还不够,满足了“精神欲”还不够,还必须去探求人生的究竟。20世纪的中国佛教界,有四位大师同放光辉,他们是虚云、弘一、太虚和印光,弘一大师的佛学思想体系,是以华严为镜,四分律为行,导归净土为果的。曾著有《华严集联三百》、《四分律比丘戎相表记》、《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篇》等名著,最终成为南山律宗第十一代宗师。大师虽以持律闻名,但笃志念佛。晚年时神采气力渐衰,自知将要往生,因而尽力弘法,时常劝人听时钟念佛。他先后在厦门、漳州、安海、泉州、惠安、永春等地城乡开展讲经活动,并且关心佛教教育,在泉州开元寺尊胜院倡办南山佛学苑。作为浊世佳公子,李叔同品尝过锦衣玉食,荣华富贵;作为中国近代艺术的先驱,李叔同又享受过中外闻名、倍受推崇的荣耀,但他毅然诀然地从十丈红尘中抽身,三袭衲衣,一肩梵典,埋名遁世于丛林山谷,义无反顾度过了24年的兰若岁月,最终修得正果。从声名显赫到寂寞孤独,从荣华富贵到一贫如洗,这样巨大落差的考验,真是大彻、大悟、大智、大勇。赵朴初评价他,“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金刚经全文

  • 金刚经讲解

  • 金刚经注音

版权所有:金刚经福音网